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和幸福感特征分析*

2013-11-20 11:23王中杰耿耀国王宇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本科生幸福感个体

王中杰,耿耀国,王宇中

郑州大学教育系 郑州 450001

伴随着教育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1],而本科生一直是留学的主力军。学生到了国外后要承受文化、语言、生活、人际交往、教育、自我发展等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则可能导致抑郁、绝望、孤独、无助等一系列负面情绪的产生[2]。但国内对预备留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了解学生出国前的心理状况,对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预先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培训,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应对能力。该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以非预备留学本科生和预备留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群体的比较分析,了解预备留学本科生出国前面临的压力种类、常用的压力应对策略、当前的自尊和幸福感水平等方面的特征,以及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和学生出国前的心理教育和培训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1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从郑州大学大一到大四的非预备留学本科生(排除预备留学的学生)和培训机构中的预备留学本科生中共抽取400名作为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

1.2.1 自尊量表(SES) 使用Rosenberg(1965)编制的SES。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被试者直接报告相应的描述是否符合自己。计分方法为4级评分。总分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0.88[3]。

1.2.2 压力来源分布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获得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来源分布情况。

1.2.3 应对方式问卷 由汪向东等[3]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由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等6个因子组成,共62道题,每道题目有“是”和“否”两个答案。量表信度为0.62~0.72。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属于成熟型的积极应对方式,退避、幻想和自责属于不成熟型的消极应对方式,合理化因子既与成熟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也与不成熟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属于混合型应对方式。

1.2.4 幸福感指数量表 由Campbel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量表得分范围为2.1~14.7。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9。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不同性别和自尊水平预备留学本科生、非预备留学本科生和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和幸福感差异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考察变量间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30份,问卷有效率94.3%。非预备留学本科生243人,男生106人,女生137人;预备留学本科生87人,男生31人,女生56人(农村学生4人,城市学生83人)。

2.1预备留学本科生与非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自尊和幸福感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非预备留学本科生和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

2.2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来源见表2。

表2 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来源分布情况

2.3不同性别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比较见表3。

2.4不同自尊水平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比较按照自尊得分各取两端27%的预备留学本科生为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比较见表4。

2.5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见表5。

2.6预备留学本科生的自尊、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路径分析根据SES量表把压力应对划分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合理化等3种应对方式,并把自尊(X)、积极应对(PC)、消极应对(NC)、合理化(RC)、幸福感(Y)等变量进行去中心化处理,即转化为Z分数,通过多元回归分别构建自尊和幸福感,自尊和压力应对,自尊、压力应对和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表6),建立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等3个变量间的路径模型,以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作为路径系数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见图1。

表3 不同性别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自尊和幸福感的比较

表4 自尊水平不同的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比较

表5 预备留学本科生的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的相关系数

*P<0.05。

表6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1 预备留学本科生自尊、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关系的路径分析图

3 讨论

3.1预备留学本科生的压力来源学生在出国之前已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最紧迫和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语言考试和学校的申请,因为语言考试不过关意味着无法成功留学,不能申请到好学校意味着理想中的目标可能不能顺利实现,但这些压力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随着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消失。其次是对将来能否适应国外学习和生活的担心,以及当前独自应对困难所产生的孤独感。这可能是因为预备留学本科生的数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在各自生活的环境中仍属于少数群体,周围绝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选择在国内读研或找工作,当他们面临留学准备过程中的种种考验时,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群体支持,只能独自面对,由此难免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而学生到了异国他乡更是边缘群体,要重新学习和接纳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还要承受学业的压力,不能有效应对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但大多数学生感到自己应该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外的生活,表现出较高的自信。

3.2预备留学本科生的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特征对应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幸福感常被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正性指标[4]。它反映了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5],揭示了心理健康的正性内涵[6]。虽然在陌生环境中遭遇压力的强度无法预料,但应对压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却可以预先获得,个体面临压力情景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决定生活事件是否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7],是压力和事件结果的中介变量[8],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幸福感,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9]。自尊涉及个体对自我的总体判断,是人格特质的基础和核心,是主观幸福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10],高自尊的个体往往具有更高的幸福感[11]。该研究表明,预备留学本科生属于自尊水平较高的群体。一方面,选择出国留学的本科生往往学业成绩较为优异,对自身的期望值高,出国留学意味着享受更优质的资源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能够出国留学的学生其家庭经济条件往往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而且多为城市子女,这可以从研究对象的家庭来源反映出来。87名预备留学本科生中有83名来自于城市家庭,只有4人来自于农村,说明经济水平和成长环境可能会导致预备留学本科生整体自尊水平较高。

虽然预备留学本科生的自尊水平高于非预备留学本科生,但研究显示其幸福感水平与非预备留学本科生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因为预备留学本科生当前面临的压力要远远大于非预备留学本科生,除了要达到学校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还要应付语言考试、国外学校申请、信息收集等额外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水平。

当面对压力时,预备留学本科生更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但和非预备留学本科生相比,预备留学本科生更多会应用“幻想”的消极策略来应对困难,这可能是因为,预备留学本科生对未来要面对的压力充满了不确定感,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对于自己能否有效应对挫折、顺利适应陌生的国外环境、成功取得学业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从主观上设想自己是有能力来应对各种困难的,这就增加了“幻想”这种策略使用的频率,而预备留学本科生对自己适应能力所表现出的自信也可能是“幻想”策略使用的结果。此外,预备留学本科生压力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采用求助的策略。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角色有关,男性更多地充当“强者”的角色,遇到问题多倾向于自己解决,而女性多倾向于向人求助[12-13]。

3.3预备留学本科生的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对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压力应对方式和幸福感均显著相关,其中自尊和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自尊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幸福感,低自尊的个体幸福感水平较低,说明自尊是个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之一,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4]。自尊与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高自尊的个体更多采用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而低自尊的个体更多采用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和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另外,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和混合型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是自尊和幸福感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自尊对幸福感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实现的。同时,自尊是影响压力应对方式的重要变量,自尊越高的个体,越可能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处理问题,而自尊越低的个体,越可能采用消极应对和合理化的方式应对压力,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4]。

[1]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48

[2]胡佩诚,刘裕品,孙国庆,等.留美中国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3(10):14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

[4]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

[5]Diener ES,Eunbook M,Richard L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2):276

[6]苗元江,白苏妤,冯骥,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19

[7]郑红.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4):110

[8]姜乾金.“应对”研究近况[J].中国临床医生,1999,27(11):16

[9]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

[10]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 Bull,1984,95(3):542

[11]Baumeister,Campbell,Krueger,et al.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1

[12]刘凤娥.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5):73

[13]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60

[14]岑延远,郑雪.大学生成就需要、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5(2):75

猜你喜欢
本科生幸福感个体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