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新法
阎芳的“凌空劲”曾惊动“朝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其进行了抨击,可见国人对太极拳的重视与关心。
近几个月来,有不少拳友问我:“你见过李经梧,凌空劲存在吗?”“不用挨着对方,太极高手就可用内气将人放出吗?”
吾曾受朋友之邀,带着几位武术同好来到北京,亲眼目睹了太极拳传人“凌空劲”的现场表演,那场表演很有轰动效应。主持人介绍说,被发放出的三位壮汉是国家武协的,他们都会太极拳,绝不是“托”。当时和我同去的有一位韩国人叫李承宰,是天津“武德跆拳道馆”馆长,黑带9段,向我们师兄弟学习太极拳和推手已有数年。他提出想要试试身手,让我转达他的意,我前去把他的意思重复了一遍,得到答复是他的内气还没通,没有资格较量,下次有机会再“比画”。在回津的汽车上,大家对“凌空劲”的看法不同,各执其词,我就打圆场地说:“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咱们学习他们的长处就是。”
“凌空劲”不像武侠小说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也不同于影视剧的表演。凌空劲确实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发人方在欲触及对方之际能迫使对方腾空而出。其实,被发放方也需有一定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在化解不开眼前的攻击时通过弹跳退出圈外。这种避过被打击距离,在空中调整重心和身体平衡的技法,在拳谱中谓之“跌前有一跃”。由此可见,在真打实斗中,如果功夫悬殊,被发放方不会闪、展、腾、挪,就难逃挨打。
但是,以此偶然现象作为训练方式长期仿效,最多只能有其形无其实,没有实际意义。只有从基本功练起,循序渐进,才能得到太极拳真谛。如何能够将武林人逼到腾空而起的地步,这是当下要研讨的内容。
太极拳高手在实战中没有过多的纠缠,往往搭手见输赢。这种功夫是长期运用太极拳的进、退、左顾、右盼、中定的步法,通过虚实变化的身法,在“沾、黏、连、随”中运用“、捋、挤、按、采、、肘、靠”进行推手训练的结果。
通过站桩和打拳等训练,逐步练出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当练到周身一家时,意识一动,丹田内气就会随之而动,内劲依次贯穿各个部位,全身上下相随,形成一个柔韧的整体架,连绵不断地运行,与人推手时可根据对方的力刚柔相济进行应对,需要时可做到运化时极柔软、发劲刹那极坚刚。
太极推手实战,还要练出时刻掌控对方变化的能力。利用“沾、黏、连、随”的方法,感觉到对方的劲路变化,与彼力“不顶不抗”、“随屈就伸”,达到“无过无不及”地运行,在运行中用太极劲法化解对方之力,同时随时调整自己重心的稳定,达到立身中正、运行自如,在运动中使对方重心失稳,将劲运向可导致其失重部位,在得机得势之际进行发放。
太极散手利用对方出手打人瞬间出现的定式尚未及收回之际,趁机利用接触部位作为传导体,将彼引进落空,就可使对方重心失稳,将他放出。
具体地讲,太极散手主要特征是实战中脱手,属于没有任何限制的搏击。但是,只要双方动手,就会有肢体接触,只要能用意、劲“跟踪”住对方,太极推手的功夫就能得以施展。我用肢体与彼接触部位相“黏”,根据对方力的强度进行大小变化,使对方无法摆脱,促使他运动不灵出现“呆滞”状态。此刻,我顺其力给劲,迫使他重心出底盘而失稳,我同时借运转之机,捎带造成与彼接触部位脱开至适合发劲的间距,随即通过“着力部位”将其放出。
当然,在太极技击中“动手”的对象包括全身各个可击打的部位。当对方在重心失稳状态下无法抵抗时,我也可以腾出手来,选择打击部位进行攻击。
如果在我出手之际,彼方位不变向背后一跃避开了打击,这种逃脱方式只有在我打到他身上之前才有效。当我手还没挨到对方身上时他就腾空而出,相对而言这就是“凌空劲”。对方如果逃得慢,就会受创或跌仆而出。
一般情况下,太极高手运到此步,对方是脱不开身的。但是由于太极拳能修炼到这个水平的人,其恬淡、不争理念较深厚,他会主动停住手而不去伤人。客观上,这种威慑力也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几十年来,人们出于了解真相抑或猎奇的心理,经常问我:“不挨着人到底能否把他打出去?”这次再谈“凌空劲”不过是老调重弹,我认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只不过是想证实一下而已。
20世纪80年代,全国出现过“气功热”,我的同事小柯问我:“顾伯,听说太极拳含有气功,你老练拳肯定会气功,能让我在远处动吗?”我说:“行,但是有个条件,你得按我的要求去做。”他表示可以,于是我就给他摆好姿势,让他站稳,我在2米开外坐定,以缓慢、沉稳的语气发出指令,让他身上各部位依次放松,不时提醒他调整身形的要求。当我看到他身体已进入松、静状态之后,我就念念有词:“双臂起、起……”只见他的两臂随着话音渐渐从两侧徐徐升起。他一脸迷茫地问:“我没用力,怎么胳膊自动抬起来了?”小柯琢磨一会,大声地说:“我就不听你的,看你还能把我的胳膊抬起来吗?”我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我是调动你的意念,用你的内气促使手臂上抬,如果你不想让臂抬起,我当然无能为力。”由此可见,意识可以决定内气的运行,心理暗示可以影响意识、导致行动。
太极理论中提到“力从人借,劲从脊发”。有的人认为,只要我不出力,你就无力可借,看你奈我何。于是,他们在推手中化不开来劲,眼看就要被发上时,有意地把身体全松散开,让对方打不实。可是如果遇到行家,这种方法不但毫不奏效,还会一败涂地。当你感到要被发上时做出此对策,即使能把对方这一招化开了,但是自己已把全身松懈掉,来不及恢复整劲,此刻毫无抵抗能力。而对方的太极劲是连绵不断的,可以继续吃进逼实,连打带发。这样,你就无异于任凭处置,而且没有了内劲的屏蔽,身体失去了抗击打能力,一旦被对方打实了很容易受伤。
这种身体全松的做法还有另一个弊端:当对方在接触部位感觉到你的身体已松散时,他便会随机应变,顺势改用拿法,手到擒来,非常便当,毫不费劲。这可就是“得实则发,遇懈则拿”。
太极擒拿属于太极散手的范畴。在美国麻州豪利士顿市新英格兰太极学校(New England School of Tai Holliston.Ma.)讲学时,我在讲课结束前用太极方式进行格斗、擒拿教学和表演,博得热烈掌声。在此,我用文字把太极实战内在机理表述出来。
当对方用直拳向我面部打来,我以对应的前臂侧接来臂,将彼拳带向身外,顺势进身,前脚进到彼侧面,这是太极散手动作的外在表现。此时身体内部依靠劲抵御外力入侵,使自己不致被挤“瘪”,以避免被彼用力一鼓作气“吃实”而导致重心失稳。当双方二臂相接碰之际,我用劲将彼的作用力引出,彼为不失稳只得用力对抗,我正好借用此力。就是说,对方先出拳打过来,我以螺旋之臂去迎接彼前臂腕部的侧背面,利用摩擦力的作用起到“黏”的效果,通过螺旋劲手臂内旋向前转使彼臂向后移,螺旋劲既有包裹作用又有化解矢向力的功能,顺彼打来之力将彼臂“挂”向我身臂外侧,同时借此反作用力上步进身。这些动作一气呵成,我已占势得机,这正是太极拳“后发制人”的玄机。由于我已面向彼身侧背,又接近其身,“一寸长,一寸强”,如此既助长了劲力又增大了我相对彼的运行幅度,这样,彼已受到了无形的约束。
在上步进身时,我另一手就势搭到彼的肘部,随着身转螺旋形成阴阳掌,一正一反含蓄地若敷似离地黏在彼臂上,我用与彼相触的臂掌“听”彼力的变化。只要彼一动,我挨着的双掌随之收拢,顺势别紧其臂,带动彼身,促其重心出底盘,造成其身体倾斜失稳。彼若向回找正,我仍顺其力,在“来回劲”中将他放出。我这种相应的变化是在彼要调顺身形时,我随之而动达到的。
其实,太极拳的“舍己从人”是双方接触部位的表面现象,貌似随彼力同步运行,实际上接触点随着双方身形和力度变化在移动中若即若离,我手臂在螺旋运劲中含有横向力,可轻易化解和推动彼施加给我的竖力,并将劲渗透到彼接触部位。这样运行所产生的摩擦力,在动态中将彼“黏”住,再继续对彼实行固住梢节、拿住中节、带动根节的举措,利用彼用力的惯性作用顺势而动,适时加劲,促使彼不易收住,让彼动作超过其稳定的范围,使彼重心倾斜。与此同时,我还要保持自己不丢、不顶地与彼相“连”运行,做到游刃有余。其中机窍,除了前面所述彼一出手,我后发先至占位得势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遵循太极拳实战原则,我在与彼“周旋”中肢体的弧圈转动角度和幅度虽有大小变化,但是始终保持身体重心在以双脚为底盘的范围内,整体柔架不散,松、整、圆、活,按“∞”运行的方式连绵不断运行。这样做,须让彼被“黏”部位依照我整体劲运行,造成彼身与臂之力脱节、上下不随,使彼全身犟成一体,形成“自锁状态”无法调整。当我通过“触觉”得知此况时,顺彼挣扎之力就可一蹴而就。
如果此时彼明知打不上就逃,可是由于彼打来时已成背势,所谓“断劲分输赢”,我则已含机待发,彼一脱手我就打,必是百发百中。
同理,如果要擒拿对方,运行到这个地步时只须随全身“∞”运行之劲,一手紧固住彼手腕,另一手压彼肘部,即可控制其全身。实质上,这是杠杆原理在太极擒拿中的运用,我的双手起到支点与力点的作用,在螺旋滚转中把彼手臂当做杠杆,施劲的强度和角度依据彼身体抗力程度进行调整,渐渐渗透,逐渐“吃实”,直至彼失去抵抗能力。
长期的擒拿实践表明,我劲大于对方之力才可奏效。太极擒拿也不例外,只是在彼出手时,我利用太极功法,让彼臂与身体脱节,在运动中运用全身的整体劲应对彼臂的局部力,再牵制彼身,最终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以上对太极散手实战的客观描绘,体现了太极拳顺应自然的理念,如同老中医把诊号脉,在与对方搏击中总能不差丝毫地摸准对方力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待彼出手要打上时让彼打不实,退却时又甩不掉,我如影随形“黏”住对方,已在自然而然中“套牢”对方,这就是太极拳的大写意的玄妙。
擒敌拳节奏快,动作明朗,具有可观性,适合对敌斗争、群体作战。其弊病是,动作虽快但仍有停顿,会让对手有机可乘;双方相距空间较大,在从出手到挨上的过程中,只要对方稍有移动,就会使原定攻击部位出现偏差;连续用力会造成气喘,缺少耐久性;单打独斗时未知对方的实力,出手后一旦遇到力大者擒拿失手后不易撤身,反被人所制。
将此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太极擒拿不存在与人角力的情况,而是劲在“吞吐”中黏着对方,随时掌握着对手的动态,有回旋的余地。
一天,在练功场上,一位师傅在教徒弟太极推手。师傅发放自如,引起周围习练者的兴趣,有一人提出试手。双方搭手后,这位师傅前臂 住此人手腕,后面松开肩、肘,含机待放。只见此位习练者一给力就受制,身体扭曲,无论怎么用力推,都无法使这位师傅双脚移动,反被师傅柔活的身体引进落空,导致身体歪斜、僵滞,轻易就被发出。此人问:“我为什么总推不上您?”得到答复:“你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身体松不透。”又问:“怎么才能放松到位?”回答:“该松的地方就松,该紧处就紧。”其实其中奥妙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