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架的学练阶段

2013-11-20 06:27广西钦州
少林与太极 2013年5期
关键词:技击架子太极

广西钦州/陈 雄

不重视拳架的训练有害于太极拳本身的普及和发展。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修”,注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顺避害,内敛而不外露,习练起来难度颇大,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不会一蹴而就。观察太极推手赛场上,部分参赛者习拳两三个月者,为应付检测打了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比赛中没有太极拳架的基础功夫,妄凭一身好气力,没有神、意、气、劲等东西,怎么会把太极拳中的、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技法和策略融会贯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呢?因此,太极推手、散手的技击功夫应以习练拳架为基础。在熟练掌握拳架的基础上再探讨、研究、切磋太极拳的致用。如这一问题不加以解决,定然会舍本求末。太极推手、散手的极终目的,是要通过其技术,显现出太极拳的实战功能,提高兴趣,以促进大家对习练传统太极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传统太极拳这一优秀拳种得以发扬光大。练习拳架可以打通经络,培植内气,太极拳散手从拳架中来,没有纯熟的拳架基础出不了散手,这是拳师们常说的话。但是为什么部分人练习多年不能打?原因有多种:一是老师保守不教,部分老师连招法、用法、变化都没讲,即使讲一点,也是肤浅的,怎么能技击?二是学艺不精,固步自封。三不是这块料。什么是技击?除了散手拆练还有一功、二胆、三技巧。怎么练?打!不打永远不会。有一位太极前辈说:“练拳之事,首在认识,认识对路,唯练而已。神气腰腿,皆是功夫,功夫进步,认识亦长,然而所贵不在功夫,而在认识者,功夫小犹可练,认识错则枉费矣,然则如何而使认识正确,则非练拳之所能为矣。”就拳架话题在此抛砖引玉,愿与同道一起探讨太极拳真谛,为弘扬国粹尽一份力量。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并欢迎指正。

第一阶段是学架子和捏架子,正确掌握姿势与动作要领。初学时要一招一式认真学,力求弄清楚每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位、角度和比较明显的重心变换。使自己初学拳架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打下基础。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如初学时形成不良的动作习惯,以后再去纠正就难上加难了。从教学得知,观察老师示范是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重要途径。怎样观察示范呢?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观察不得法,可能只能看“热闹”。观察老师示范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太极明师张绍义介绍的“整体观察、局部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比较准确。所谓正确的姿势,即无论是定式或运动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虚领顶劲,松腰、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垂臀松胯、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和中正安舒。在运动过程中,无论前进后退或左右旋转,都必须以两胯的前进后退和左右旋转来带动。在运动过程中绝不能扭腰、抬肩、撅臀,以致上身成扭曲歪斜、肩胯不合。身体前进或后退时,必须裆劲下沉,保持重心稳定,身体不要高低起伏。一般来说,学练大架2至3年之后,才适宜学习小架快拳。打太极拳需要认真学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不经过一个较长阶段的慢拳练习,学会架子后不久就过早进行快练,往往会使拳架动作空乏无劲力,没有多少太极内涵可言,却成为刚猛硬打、顿挫明显的外家拳。因此,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捏架子”,拳谚“一层功夫一层理”,即不同层次的拳架会有不同的练法。比如你练拳才3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动作还没熟练,你又怎能体悟以腰胯带领四肢运动呢?所以需要几次的捏架子。整个拳架经过老师的几次调整后,使动作做到舒展大方,周身相合,动作圆满,气行周身,劲达四梢,上肢轻灵活,下肢松沉稳,这就完成了捏架子的功课。

第二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将拳势之劲沉至脚底。衡量一个习拳者发劲质量的标准就是劲力是否自足下而发。劲要从足下发出,劲不生于根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没有脚底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松沉是杨氏太极拳的入门功夫,松沉劲是基础劲,是底层劲,其他劲都是由松沉劲展开。一旦练出整体的松沉劲,脚下生了根,一般人才推不动你。只有整体练出松沉劲,才能力发于根,发放手的劲都是由根发出。运劲如抽丝的劲也是松沉劲,劲断意不断说的还是松沉劲。拳论讲:“其根在脚。”那么怎样才能将劲沉至脚底呢?凡拳势动作的前进、后退、左右旋转,都要以脚底紧贴地面左右碾转的反作用力来带动,这样由沉到脚底自然而出的反坐力带动两胯和两肩,由两胯、两肩带动全身的动作。拳论讲的“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就是此意。腰除指腰脊命门穴外,就是指两胯。

太极拳明师张志明在《腰腿间偏沉借地力引动拳势》中说:“肢体放松,既可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也可顺着地面反作用力向上松,还能在这上下两力的综合作用下向周围各个方向松。在所有方向的放松之中,向下松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产生向其它方向松的‘母松’。向下放松贵在一个‘放’字,像把肩上、背上、手上、腰胯上的重物放到地下,是因减弱向上的支撑力,凭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放,把骨架放顺,让皮肉像晾在衣架上的湿衣服似的挂在骨架上而自然垂坠。真正放松到脚下了,放下的部位就有沉甸甸的感觉,就能感受到自身的重量。向下放松,体内意气就像水中泥沙向下沉,因此也叫松沉,或简称‘沉’。沉生定、沉生轻、沉生膨、沉生神,沉是太极拳一切劲力、一切动作、一切技艺的源泉,是‘用重量不用力量’、‘用重力不用体力’练拳的前提。”还说:“沉,也不是全身毫无区别地同时一致向下沉,而是有的部位沉,有的部位不沉;有的部位先沉,有的部位后沉;有的部位显沉,有的部位隐沉。沉的部位多是偏于一边,或偏上边,或偏下边,或偏左边,或偏右边,或偏前边,或偏后边。又称偏沉。与偏沉相对称的一边定是偏轻。偏沉的部位为阴、为实,偏轻的部位为阳、为虚。偏沉与偏轻互根互生、相反相成、阴阳相济,是借地力、用重力推动行拳的基本方式。”关于拳架中的松沉劲,太极名家李雅轩曾作过两个既通俗易懂又非常有趣的比喻。他说:“……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于扛河之中,是又有动荡之形势,又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也就是说,人练拳的身体,是在脚腿上之动弹力托着的,又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他还说:“在练拳时,身体如火车的车厢,脚腿如火车厢下之大盘丝簧,车厢是托在盘簧上的,不使车厢上起离开盘簧,也不使车厢下触着硬地铁轮……”这两个比喻恰当极了,绝妙极了!用载重之行舟和火车之车厢喻太极拳之行功走架,既贴切,又形象,使人不难领悟沉的真正要义和含意。由此可见,沉至脚底是拳架功课的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练习主要是运劲和试劲。“柔行气,刚落点”。每当拳架中拳式、拳势将完成之时,一脚沉劲另一脚蹬劲。头上百会穴在沉肩的作用之下而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气沉丹田。如是后坐之势,就加上塌胯、尾闾前送;如是前弓之势,就加上沉胯、腰脊命门穴微向后鼓。掌或拳是沉中有轻的往前松,全身关节韧带都有对拉拔长之意,这就形成了一身备五弓之势。拳经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正是一身备五弓(指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蓄放相间。记得我学拳伊始,有一次在恩师林墨根先生的家里看见他老人家给师兄师姐传授某些动作的技击用法及练功要领时,一边演示动作一边讲解说:“……单鞭掌不是重在左掌打人,而是右勾手用劲……倒撵猴不是重在左(右)掌击人,而是右(左)肘使劲……玉女穿梭亦不是重在左(右)掌按击彼方,而是在右(左)滚手使劲……”当时自己想了又想都搞不清楚,明明看见他老人家演示单鞭掌时用左掌向对方胸部按击,为什么说是右勾手用劲呢?后来得到林老师多次悉心的言传身教,才逐渐有所理解和体悟。

盘架时每个拳式、拳势都应有一身备五弓的架势和劲道。在太极拳中对定势和定式是严格区别的。任何拳术之势,均为制人手段。凡势势相连,便不可阻挡。成语有“势不可当”之说,老拳谱上说:“势者,因制而制权也。”“进退顾盼定”主要指身法、步法、眼法等在防守进攻中的运动方式,一般不产生或发出内劲,便只称其为势。当一个动作结束,尚未变化时,则称定式。定式也有称定势的,其实两者也不相同。定式是专指某一动作完成后的成型姿势,通常是某一势完成后。它与定势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前一后;定势在前,可以发劲。

练拳架子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出功夫。拳式、拳势的运劲有相当时日之后,可由熟悉内劲运用和具有发放经验的老师用拳架中经典的拳式、拳势进行试劲练习,如拳式“揽雀尾”的“、捋、挤、按”四个拳势。太极拳名师孙南馨介绍说:“试劲时老师以两手与学生之两手或发劲之处相接,体验是否劲起于脚,经由尾闾、腰脊命门而臂而手,有否一身备五弓之劲。试劲是练习太极拳架能真正入门的阶梯。试劲的成功,说明已能正确掌握太极拳内劲的运用和发放,太极拳的功夫也就可以日益精进。”但是,试劲是较为艰难复杂的过程,往往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全凭老师丰富的经验和细心的体察、耐心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资质与悟性。顺便在此指出:练者在身势松沉感还没有找到、肢体动作还不协调的情况下发劲,大都只不过是实脚硬蹬、在拧脊椎骨、逼伸上肢骨罢了,是浪费劲力的表现,长此以往会还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当你还没有内在修为的时候,整劲其实是不存在的。因此,试劲只是一种验证方法而已。

第四阶段是求虚静,求虚静即是实中求虚、动中求静的练习。有些人在推手时,总想着打败对手,而又想着不让对手打倒自己,这就从主观上有了动意。这种动意是自己给自己放了块绊脚石。这是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大忌,只有潜心研究虚静才能得到真功。虚静的真功是什么?最实在的就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种境界的听劲功夫。“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两句话来自王宗岳之经典《太极拳论》,形容知觉的敏感性达到很轻、很快的程度。这种听劲功夫要做到平心、静气、精细,衡量对方轻、重、快、慢的内在变化。长期研练体悟,做到如一根羽毛加上手臂就体察到分量在增加的本事;蝇虫固然飞得快,但当它停下来歇脚在某一点的地方,脚还没停落,我就发觉它的行踪,这是多么轻灵的听劲功夫啊。对方听劲不好,就不能迅速觉察我内在的变化,是人不知我;我听劲比对方好,就能迅速觉察对方内在的变化,是我独知人。只有有了这样轻灵的听劲功夫,才能有战胜对方的优势。太极拳名师孙南馨说:“在运劲中,要悉心体验空气对手、对脚、对全身的阻力。好似空气的气流如水般轻轻从皮肤表面摩擦而过,而且运动中所运行的路线不是一条线,而是无数的点连接而成,即动、止、动、止、动……直到终点。这样专心一致地练习,自然心不外驰,而达到十分宁静的境界,这就是动中求静。”只有动中求静,才能练出较高质量的听劲、沉劲和虚灵劲。

第五阶段是练“意”。在太极拳的不同阶段,练“意”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因为在练拳的不同阶段,需要提高的技能不同,练拳就有不同的目标。初级阶段是“从无意到有意”;中级阶段是“凡此皆是意不是形”,为“从有到繁”的过程;高级阶段是“有意确无意、无意出真意”,为“从繁到简”的过程。如在初学阶段,先要熟练动作,让每一个动作在起承转合中连贯圆熟,这个阶段的“意念”就是动作本身,不可以有遗漏和差错。在动作纯熟以后,就要从身法上下功夫。太极拳是协调性、整体性、连贯性和动作的平衡性有机的结合,是意念、内气和劲法的综合和统一。“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太极拳的每招每式,都是以意念为主导,引动内气、催动外形,内外相合的杰作。“意念”无疑在太极拳的修炼中占有最核心的地位,可以说意念是太极拳的灵魂。然而,拳势动作易练,意念却无形无迹,怎么着手练习呢?其实,太极拳的练“意”,正是贯穿融合在太极拳的盘架和推手的过程中。太极拳练“意”,首先在于心静,心静是练“意”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根本所在。

外形的训练并不是最主要的,外形之动多在筋骨皮肉,而太极拳的灵魂却是在锻炼人的神意。如果不能在练习的时候做到全身上下松得干干净净,内心之中平静得混混沌沌、静若止水,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练太极拳。身上有僵力浊力,内气就无法贯注,心中有纷繁杂念,意念则不能引领,这种练法练下去,一辈子也进不了太极拳的门庭。

太极拳练“意”除了始终要把“松”放在首位,还需要有技击的意识。只有在练拳时“无敌似有敌”,在真正遇到敌人才能“有敌似无敌”。太极拳“来去无空手”,是高层次的内家武术,是经过无数次的实战经验积累提炼而成,其核心灵魂就是技击,每一个招式动作都有其精深的攻防含意。在练拳的时候,始终要有一个假想敌,把自己掌握的太极拳技击技术,在与假想敌的对抗中充分地发挥起来,以贯彻拳理。“拳练万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在有假想敌的情况下,逐步的领悟拳中的技击奥义。行拳时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同时每一动作都要逐势逐动究其攻防实战之意,发劲时只有心静意专、沉着松净,才能放得远,“动短、劲长、意远”,运行合度,不多动、妄动,无过之、无不及。在练“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三种倾向:着意、着想、执着。因为练意的诀窍在“轻”,而这三种倾向均是用意过重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是:若有意、若无意,勿忘勿助。用意太过便为用力。至于意、力之间如何掌握,要多多体会。古人说:“不可用心、不可无意,用心则着相,无意则顽空,有意无意为功夫。”其中尺度还需要练者自己领会。

在此提醒部分太极拳初学者者:在练拳架时,入门阶段练习拳架以松沉、虚实为主,不一定要求站步多么大,不一定要求下盘多么低。因为在未达到一定条件时,强而求之,反而容易造成拳势僵滞、力硬劲断。待松沉、轻灵功夫较为扎实了,再调低拳架练下盘功夫。开始时架子的大小、高低要依自己身体骨骼肌肉的舒适度来定。不宜专在筋骨肉体上去苦求,主要是练出身上、手上、脚下的拳意来,以找松沉松灵的感觉为主,尽量让这种松沉松灵的感觉充实起来,培养这种松沉松灵感觉的练法,是在静心、中定、协调上去行拳,如不静心、中定、协调,是绝对练不出松沉松灵感觉来的,身上、手上、脚下未有松沉松灵感觉的功夫,则太极拳功夫永远练不上身。我们要明白,拳架只不过是太极功夫的载体而已。太极拳的架从本质上为“空”。练拳从架子学起是手段,获得太极拳的真义才是目的。太极名师雷生霖在《太极拳感悟十三篇》中说:“式是势的表象,势是式的内涵。有式无势是空架子,有势无式是瞎架子;势藏于式中,式起于势里!”太极名师李光昭说:“白师爷在谈他向健侯师祖学拳时的一些感悟,曾感慨地说:‘杨家自己练,与教别人练,在方法上是不同的。杨家自己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的根本。’这段话是我终身难忘的。师爷与父亲的这番势式不同之说,真是一语道破了太极拳的天机奥秘。”我认为“势与式”也是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所在。

猜你喜欢
技击架子太极
高的只是你的架子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县长的“架子”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水果盒
太极马扎(三)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