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姣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社会进步总会伴随着以娱乐、健康为目的的休闲生活需求的日益强烈,随着休闲生活方式中现代元素的增多,休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的提升,进而影响到职业女性对于自身休闲生活的态度和适应性调整。本研究围绕职业女性休闲生活方式的不同组合和亚健康状态进行实证调查,期待从社会与文化视角探索休闲生活方式对于职业女性消解亚健康状态的实际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与效应。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宁波市5所健身会所中年龄在20-50岁的女性会员(均为企事业、学校等在职女性,本文简称职业女性)为样本筛选目标人群,进行日常休闲生活方式和亚健康状态自评的书面问卷调查,发放问卷量表176份,实际回收164份,回收率93.2%,经资料整理剔除答案缺省不全13份,取得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85.8%。调查日期为2012年12月-2013年1月。
1.2.1 设置分析变量
(1)因变量。
通过量表调查及相关资料检索,整理出51项影响亚健康状态的变量,经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区分效度检验,组成亚健康状态诊断量表,并将亚健康量表的总分设置为因变量。
(2)自变量。
将社会人口学特征(5项)、生活习惯(4项)、休闲健身(5项)和日常休闲活动(11项)等变量组成四个变量模块,并设置为自变量,调查指标总量为25项。
1.2.2 建立变量分析模型
(1)因变量主成分分析。
首先,对51项变量作方差最大旋转(Equamax),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决定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数;其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抽取载荷值较大的因子,组成亚健康诊断量表。
(2)信度与效度分析。
对亚健康量表效度的检验采用高低分组方法检测区分效度D值的显著性意义,并根据美国测验专家R.L.Ebel提出的鉴别指数进行效度评价。[1]
(3)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以亚健康为因变量,以“人口学指标”、“生活习惯”、“休闲健身”及“日常休闲活动”为自变量,逐步引入四个自变量模型来回归因变量。
表1 旋转后因子行列
通过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从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载荷值大于.7及h2大于.8的因子在主成分载荷矩阵中均用加粗黑体数字表示(限于篇幅,表内已删除各主成分上特征值小于.7及h2小于.8的因子),可解释78.26%的总方差,并根据主成分命名法则进行命名(见表1)。其次,分别将F1与F3、F2与F5、F4与F6整合为三个二阶主成分维度,取名为“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组成亚健康诊断量表。
根据美国测验专家R.L.Ebel提出的鉴别指数进行效度评价。可知亚健康诊断量表的总分与三个分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亚健康状态均有非常良好的区分效度。
2.3.1 模型方差分析
回归模型给出4个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对于模型1、2、3、4,显著性概率 Sig=0.000 <0.001,表明亚健康与模型1、2、3、4之间存在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分析模型非常有效、结果可信。
2.3.2 回归方程系数检验
引入4个分析模型逐步回归亚健康,总的方差贡献率达94.9%,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对亚健康具有非常显著的解释能力,模型拟合效果理想。模型1、2、3、4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29.2%、41.7%%、72.1%和94.9%,在4个分析模型中,休闲健身决定系数的增量最大,达36.4%,可见,休闲健身在日常休闲活动中所占的权重很大,对亚健身状态的影响程度非常显著。
2.3.3 影响亚健康的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在回归模型1的分析中,除了职务职称对亚健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外(P<0.000),其余变量对亚健康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随着职务职称的提高,亚健康状态由低值向高值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引入模型2(生活习惯)后发现,早餐习惯对亚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夜宵偏好与睡眠类型对于亚健康呈显著正相关(P<0.000),表明,夜宵偏好度较大,亚健康状态也相应显著;晚睡型与睡眠时间对于亚健康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0),说明,睡眠时间较为充足,亚健康症状呈相对低值。同时看到,年龄因素对亚健康的影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P<0.05),表明随着年龄增大亚健康状态随之更为明显。
引入模型3(休闲健身)后可知,健身月支出、健身年限、健身周频及健身时间对于亚健康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即随着健身年限、每月用于健身的支出、每周参与健身的次数以及健身时间等因素的增强,亚健身症状随之由高值逐步转为低值;但健身强度的大小对亚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另外也发现,随着休闲健身因素引入分析模型,睡眠类型对于亚健康的影响明显减弱。
最后引入模型4(日常休闲活动),我们可以最终看到各类休闲生活方式多重交互作用后产生的影响:在日常的休闲生活方面,逛街购物、社交聚会、阅报看书、看电视、观看演出、兴趣活动和旅游对于亚健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经常积极从事这类休闲活动的职业女性,他们的亚健康症状要明显地小于活动程度较低的女性;上网游戏及棋牌麻将等活动与亚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过分沉溺于上网游戏和棋牌麻将,亚健康症状随之由低值转为高值;家务活动与宗教佛事对于亚健康没有显著影响(P>0.05),即亚健康状态的大小与家务活动及宗教佛事的关系较小。同时,我们看到,职务职称越高亚健康程度也就越高的趋势非常明显,可能的解释是职务职称越高的女性要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和社会压力的缘故;睡眠类型、早餐习惯和夜宵偏好则对于亚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晚睡型特别是经常需要熬夜工作和睡眠时间很少会对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伤害;经常不用早餐、夜宵偏好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影响到职业女性的健康状况;休闲健身对于缓解亚健康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其它的休闲生活方式,说明休闲健身是诸多休闲方式中最积极有效的因素,其功效大小主要取决于健身年限、每次健身时间的长短和每周健身的次数,而健身强度对亚健康则没有明显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从休闲活动之间交互效应的总体影响看,我们大致可以将休闲活动划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类是对亚健康状态有显著积极影响作用的因素,包括:睡眠时间、健身月支出、健身年限、健身周频、健身时间、逛街购物、社交聚会、阅报看书、看电视、观看演出、兴趣活动及旅游等,这类日常休闲活动的增强,亚健康症状随之相应减小;第二类是对亚健康有显著消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夜宵偏好、早餐习惯、睡眠类型、上网游戏与棋牌麻将等,这类日常休闲活动的不合理,亚健康状态就会更明显。按照社会价值学理论,我们将前一类休闲活动称之为积极休闲生活方式,把后一类休闲活动称为消极休闲生活方式。
以上从实证层面上分析了职业女性的休闲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关系,也从健康维度揭示了不同休闲生活方式对于解消亚健康的意义。诚然,亚健康状态的程度和变动方向与休闲生活方式存在着非常显著的逻辑关联,然而,要进一步理解休闲生活方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内蕴,以及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意义,仅仅满足于对休闲生活方式的结构图式和表层功效的一般价值学诠释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在更宽泛的文化视野内,透过休闲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实证联系,解构休闲生活的文化特质与整合意义,探索进一步升华为休闲生活作为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的含义。
2.4.1 休闲生活方式的特质与文化需求
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往往体现在基本生存方式或行为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蕴意着文化的自由和创造性的张力,休闲生活是日常具体化的文化活动,它作为人的基本文化需要和生存方式完全贴切了文化的这种鲜明特质。马克思曾把“休闲”阐释为“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具体为“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2]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自由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人能够自由地选择休闲方式和内容,更在于自觉地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其它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通过休闲行为促使人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个性成熟并超越自我与本能,从而真正地迈向文化意义上的自由与创造性。
恩格斯认为:“人的行为不能用他们的思维来解释,而应当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需要必然要导致行动。”[3]这样就解释了休闲生活与文化需要的关系。现代社会中,支撑工业文明的技术理性,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以改造自然、消除匮乏为宗旨的技术理性在改善和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困境。在以资本和商品价值为衡量尺度的社会里,“人表面上是自由的,实际上从生产到消费、从工作到私人生活均受到以批量生产和商品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技术理性等无形的异化力量的摆布。”[4]因此,在本研究的实证调查中也看到,即使在常规化的社会生活或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职业女性也面临着一种文化生存上的窘境,这种文化窘境虽不同于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那样具体和直接,但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日益恶化的人际生态,“个人的渺小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会油然而生,伴随而来的是个性缺失、精神贫乏、爱与创造力衰退等文化困惑。”[4]职业女性的亚健康状态就是这种文化焦虑或生存危机感的具体映证,而追寻积极的休闲生活方式成了职业女性期待自由幸福、消解精神羁绊最内源的文化需求。
休闲生活的有效进行总是离不开社会发展水平的创新,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不断地打开、拓宽和延伸着社会的或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随着人本精神的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开始形成,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示,由此给个体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铸就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马林诺夫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5]的观点诠释了休闲生活内蕴的自由和创新性渊源于文化需求的论断,我国学者衣俊卿指出:“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相互交织,不断升华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不断丰富的价值体系。”[6]强调了“人之所以要超越自然与本能,创造一个人为的生存环境,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人不仅用文化创造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超越了基本的自下而上需要的层面,因为满足了衣食住行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又推动人更高层次的创价活动去寻求更好的满足需要的方式。”[4]37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丰富的物质文明为个人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十分宽广的自由栽量空间;另一方面,内蕴着自由与创新本质的休闲生活,不断满足并不断追寻更高层次的休闲方式来满足人的新的需要。从职业女性具体的休闲实践看,积极的休闲生活方式(特别是休闲健身活动)确实是一种价值、意义上的为满足更高层次文化需要而进行的自由和创造性活动。通过不断满足基本休闲需要又不断追寻更新更美的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对个人的主体性及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
2.4.2 多元休闲方式的文化整合与生活世界的重建
休闲生活方式是文化模式的具体样式,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认为:“文化在本质上是趋于整合的,各种文化特质形成一种具有内在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它把“每一个体的行为包容于文化整体中,赋予它们以意义”。同时,她还指出,“文化行为同样也是趋于整合的。一种文化就如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动的模式。”[6]对于健身会所中的职业女性而言,以健康、休闲娱乐为初衷,超越狭隘的家庭——单位的有限领域,摆脱相对封闭的邻里亲代、同事朋友间的自在自发的宗法血缘关系,迈入一个更大开放式的自由的主体性交往的生活世界。这不是简单理解的琐屑的经验的日常生活行为的更替,放在更大的社会尺度上剖析,本质上应是对一种传统的充满文化焦虑的生存模式的扬弃,向自由自觉、现代的主导性文化模式转型,是主体性的生活世界重建,并按照“现代社会的整合准则,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沟通,修补‘现代社会里人际疏离,以及人类自由和生命意义的失落’”[7]。
人的文化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达,文化需要的多样性导致了人的休闲方式的多样性。就日常休闲生活而言,一方面,物质文明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内涵,使得休闲生活方式与休闲内容日益丰厚多样,呈现出纷繁异彩的多样性的休闲文化特征,实现着意义结构上的行为目标与文化价值取向,并满足个人不同层次的休闲需求。另一方面,也从由内在的文化整合力形成的整体性高度,包容性的交互融合着多种休闲文化特质于一体,在强调休闲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发挥着休闲生活方式的文化整合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现实生活中,职业女性单一的休闲活动已经难以体现个人或人际间的休闲意图,也难以修补人际疏离、自由失落的生活异化;因而,她们总会依据自身的生存需要选择不同的休闲方式和内容,在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知道,职业女性既参加充满激情活力四射的休闲健身活动,也会进行一些棋牌麻将或其它类型的休闲活动,并对个人的发展历程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般来说,积极休闲生活方式和消极休闲生活方式的多重交互影响和整合构成了现代社会休闲生活的全部结构。然而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或不同的文明阶段,积极休闲或消极休闲生活领域的不同作用与功能往往有不同的展现,或者被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因而,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休闲活动,总是通过同时态的或错时态的交替作用,发挥着文化整合意义上的交互影响,休闲方式的多重交互效应也正是这种高度趋同的文化整合,才使得各种休闲生活行为在文化尺度上被分化为脉络分明的功能形态,实践着个人的休闲及健康理念,并可能进一步升华为精神与社会层面上的文化需求,实现着主体间的交往理性和人际沟通,保持、追求与拓展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具体地看,职业女性在健身会所中的休闲健身活动,虽有别于一般闲暇的、经验的日常休闲行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需有一定经济能力支撑的有偿休闲健身已不再是用来炫耀财富、地位的符号标签。在享受完备健身设施和舒适休闲环境,以及品尝优质健身服务的同时,休闲健身实现了“文化超越自然,体现了文化的具有内在的自由和创新性”[8]。它既适应了职业女性对于健康健美的基本物化需求,发展并超越人的身体自然,也顺应了现代社会转型的趋势,在更高的社会心理层面上发挥着消解亚健康的功能;通过休闲行为的交往沟通和语境交流,实现了自由与超越、惬意与愉悦、时尚和活力,在不断塑造人之形象的同时,重建目标、价值意义上的生活世界。
本研究在实证层面上解释了职业女性的休闲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的关系,并在文化视野内展开了理论探索。分析结果对于提升职业女性的休闲文化理念,合理选择符合切身需求的休闲方式应有所启发。但同时认为,职业女性休闲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关系的文化背景分析是多视角多层面的,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或不同的文明阶段,不同的休闲生活方式的作用与功能往往有不同的展现。因而笔者相信,此类课题的研究如能进一步延伸至历时态的文化变迁,可能会有更深意义的理解。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4-375.
[4]衣俊卿.文化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145;37.
[5]B.马林诺夫.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9:52-53.
[6]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6.
[7]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53-154.
[8]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