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耀亭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思孟学派曾因文献不足征而无法深入研究,但又是思想史中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近年来先秦儒家材料的不断出土,使思孟学派再度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学界对思孟学派的研究取得众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分歧。有学者认为思孟学派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合称,①梁涛:《思孟学派考述》,《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也有学者对“思孟学派”这个称呼的合法性进行质疑。②如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这个词是不通的,不清楚的,就应摒弃不用”。参见苏瑞隆:《简帛五行篇与思孟学派再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编:《儒家思孟学派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40-50页。之所以如此,俱因“思孟学派”的定性没有明确。厘清何为“思孟学派”,是我们深入研究“思孟学派”相关问题的首要之务。笔者拟结合先秦文献中对“学派”的划分标准,通过对孔门弟子思想的分析及去向的梳理来探讨何为“思孟学派”。
一
明确使用“思孟学派”一词,是近代以来之事。侯外庐先生在成书于1942年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一书中专列一章“儒家思孟学派及其放大了的儒学”,正式提出了“思孟学派”这个名称。此后在思想史的著作中,“思孟学派”一词屡见不鲜。“思孟学派”虽为现代学术语境之语,但视子思、孟子在儒家发展史上一系相承,历代不乏论述。我们之所以称“思孟学派”,最早来源于《荀子·非十二子》的一段话: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荀子说子思、孟子前唱后和,世俗之儒受而传之,以为是孔子、子游的真学说、真精神。但荀子认为这是子思、孟子的罪过,他们的学说并不代表着儒家学说的真精神。荀子除对思孟进行批评之外,对其他儒者也有批评,如在《荀子·非十二子》中称子夏、子游之儒为“贱儒”。荀子对思孟的批评是放在其所批评的十二子中进行的,而对子夏之儒、子游之儒的批评是在文末论述当时儒者之蔽时提及,这也昭示着荀子批评思孟所采取的标准与批评子夏、子游之儒所用标准不同,因此荀子批评十二子所采用的标准就是我们确定思孟学派成立的标准。
荀子对十二子的批评所采用的标准是思想的相近性。《荀子·非十二子》把十二子分为六类:1.它嚣、魏牟;2.陈仲、史鰌;3.墨翟、宋钘;4.慎到、田骈;5.惠施、邓析;6.子思、孟轲。在先秦著作中类似的划分方式还见于《庄子·天下》篇,其把当时的学术分六类进行论述:1.墨翟、禽滑厘、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2.宋钘、尹文;3.彭蒙、田骈、慎到;4.关尹、老聃;5.庄周;6.惠施、桓团、公孙龙。辅之以《汉书·艺文志》,大略可以看出《庄子·天下》篇与《荀子·非十二子》中划分派别的标准。如《庄子·天下》篇把宋钘、尹文归为一类,《荀子·非十二子》把墨翟、宋钘归为一类,《汉书·艺文志》中则把上述三人分列三家,宋钘入小说家,尹文入名家,墨翟入墨家。《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都把慎到、田骈归为一类,而《汉书·艺文志》则分列二家,慎到入法,田骈入道。在上述归为同类的诸子中,墨者中有些人有师承关系,关尹与老聃有传说中的师生关系,杨倞《荀子·正论》注云宋钘盖为尹文弟子,不知何据,学者大多不从。其他归为同类的诸子皆无师承关系可寻,而是依据思想学说相同或相近进行归类。
由《荀子·非十二子》、《庄子·天下》、《汉书·艺文志》的具体分类可知,荀子在列举思孟时,主要依所持思想主张相同或相近来划分。我们论说“思孟学派”的文献来源是《荀子·非十二子》,所以也应依据荀子对学派的划分标准来界定“思孟学派”。如此,则其合法性便无可置疑。构成学派最重要因素有二: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一为师承关系。相对而言,第一因素更具主导地位。具有师承关系的划为一派,无形中也符合第一个因素,即思想主张相近。如思想主张有重大差别,即使具有师承关系也不会划为一派,如子夏的弟子,见载于史书中的便有魏文侯、曾申、公羊高、谷梁赤、段干木,吴起等。荀子的弟子有韩非、李斯。很显然在他们身上进行学派划分时所采用的标准并非是师承。所以我们也应以思想的相近性为基础,旁及师承关系来确定何为“思孟学派”。
荀子从思想相近性上认为子思、孟子一系相承,代表着先秦儒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学术阵营,后人多把子思、孟子看做一系,乃至在现代学术语境中把其视为同一学派,称之为“思孟学派”。但其弟子韩非在《韩非子·显学》篇中又有不同的提法:“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对于韩非儒分为八的记载,论者甚多,仍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究其因,文献不足所致。在韩非所列八派中,我们没有见到子夏、曾子、子游、澹台灭明等人的身影。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郭沫若认为韩非不论子夏,是把子夏当做法家的始祖。①郭沫若:《十批判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6-743页。果真如此,则为何不载曾子、子游?也有学者认为“儒家八派的说法并不是指孔子之后儒学分化的全部情况,而是指那些打着孔子招牌而兜售私货的假儒或贱儒或俗儒”。②庞朴主编:《中国儒学》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71页。果真如此,则为何不见子夏、子游之儒?因为荀子在《荀子·非十二子》中明确把子夏、子游之儒列入贱儒之列。《史记》载“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可见这是一支南传的儒学,且规模亦不小,而韩非又只字不提。对韩非“儒家八派”的划分,近于情理的解释可能是:韩非只是记录了当时所存在的儒家学派和他自己听说过的,且他认为能够称得上流派的儒家学派。因为韩非是法家人物,故未对儒家流派的内在传承渊源做详尽的考证,也在情理之中。韩非论及的子思之儒与孟氏之儒,虽学界曾有不同看法,但传统的说法仍被大多数学人认可,即分别是指孔子之孙子思与孟轲,我们也持此看法。韩非把子思、孟子分列两派。韩非所言“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由此可见韩非划分儒家八派非随意划分,而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即所列八派对孔子的学说“取舍相反不同,而皆称是真孔学”。八派必具较大的不同,以至韩非作为法家人物都能看出其间差异。这种划分方式类似于《尸子·广泽篇》、《荀子》之《天论》、《解蔽》篇以及《吕氏春秋·不二篇》中以分评诸子的形式来讨论诸子之学的不同,类似于以“子”代“家”的形式。
荀子针对影响之大者进行批评,韩非为显儒、墨之盛而罗列,其主旨不同,所述也不尽相同。应该说荀子、韩非所述皆能支持其自身论点,在二人看来,这便足够了。但由于叙述的不详尽和用语的相出入,二人的论述给后代学者造成了困惑,到底孔子死后,儒家的分化情况如何?直到今天仍没有得出一个令学界十分赞同的结论。荀子、韩非所述虽不能令学人十分满意,但透过文本,我们能得到以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孔子死后,儒学发生了分化,且分化程度相当剧烈;第二,在荀子之前,子思、孟子的学说大行于世,受而传之者,为数不少。
诸子思想本针对当时社会变化而发,是以处于不同时期的子思和孟子在思想上会显出不同的面貌,韩非据此分为两派。但孟子思想是在子思一系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儒学内部思想发展的历程上看,其渊源有自,虽在一些具体学说上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精神相同,是以荀子视子思、孟子为一派。荀子为战国晚期的儒学大师,对儒家内部的传承流变自然相当清楚,其从儒家内部承认子思、孟子是一系相承,应该说是确切的。有些学者认为子思、孟子思想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对“思孟学派”存有疑义。我们认为,不能以子思、孟子思想中有不一致的地方而否定思孟学派的存在。子思、孟子分别为思孟学派的前、后期代表人物,并非构成学派之全部,所以在构成思孟学派的文献中有思想不尽相同之表述,实属正常。一个有其发展历程的学派,思想自难全部相同,否则也不会得以发展,此种情形,正体现出学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在现代学术语境中以“思孟学派”来指称子思、孟子一系儒学阵营是合理的。
二
思孟学派的成立是以思想的相近性为基础,旁及师承关系。我们也以此为标准考察思孟学派的具体所指。思孟学派以子思、孟子为代表。新出土的郭店简、上博简中的一些儒家材料让我们看到孟子对子思思想的继承,学界于此探讨较多。①参见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关于孟子的师承,汉儒多记孟子师事子思,但据钱穆考证,子思约卒于公元前402年,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左右。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9-202、216页。子思与孟子并未有相见的机会。孟子自己也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③焦循:《孟子正义》卷一六《离娄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7页。《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载:“孟轲,邹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新出土的儒家材料让我们看到子思思想对孟子的影响,此也证实司马迁的说法是可信的。
相对孟子而言,子思思想形成所受影响及其师承关系较为复杂。子思的生卒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一个普遍承认的事实是孔子去世时,子思尚幼。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子思之学从何而来?孔子前期弟子与孔子年龄相差无几,子思求学之事自然落在后期弟子身上,且光大孔子学术思想的大多是后期弟子,这从孔门弟子中开启学派者多为后期弟子也可得到证实。孔门弟子以鲁人居多。孔子去世后,弟子“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④《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45页。在失去核心领军人物之后,弟子去鲁者为数不少。为了便于考察,笔者把孔子逝后,重要弟子去向列表如下。⑤此表依据《史记》中《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世家》以及《孔子家语》等相关资料,同时参考了李启谦先生的《孔门弟子研究》一书。
从下表的统计可以看到,子羽、子夏、子张等能开启儒家学派的后期重要弟子都离开了鲁国。⑥《史记·儒林列传》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子路卒于孔子去世之前。原宪在孔子去世后便隐居。子贡注重外事,尤其擅长外交,常往返于诸侯国之间,最终卒于齐地。子贡对扩大儒学的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对子思的实际影响不可能大。
姓名 国别 少孔子年数 去向 姓名 国别 少孔子年数 去向颜回 鲁 30 早卒 宰我 鲁 29(?) 不详冉伯牛 鲁 7 早卒 子羔 卫 30 在鲁入仕子路 鲁 9 早卒 宓子贱 鲁 30 不详司马耕 宋 不详 早卒 子贡 卫 31 终于齐颜路 鲁 6 不详 原宪 鲁 36 隐居曾点 鲁 不详 不详 樊迟 鲁 36 不详漆雕开 鲁 11 不详 有若 鲁 43 居鲁公晳哀 齐 不详 隐居 子夏 晋 44 居魏闵子骞 鲁 15 不详 子游 吴 45 不详冉雍 鲁 29 不详 曾参 鲁 46 居鲁冉求 鲁 29 不详 子张 陈 48 居陈子羽 鲁 29 居楚 公冶长 齐 不详 不详商瞿 鲁 29不详 南宫适 鲁 不详 不详
子思的学术来源与长居鲁地的孔门弟子关系密切。在孔门后期重要弟子中,除上述弟子之外,还有子羔、冉求、商瞿、公冶长、南宫适、宰我、宓子贱、樊迟、冉雍、有子、子游、①子游被称为“南方夫子”,后世文献多载其晚年居吴。据《礼记·檀弓下》载,有若去世后,丧礼由子游主持。子游与有若年龄相当,此时仍在鲁。孔子去世后,子游长期居鲁,因此把其也列为考察对象。曾子等人。这些弟子或居于鲁,或去向不明,但为了考察的精确,我们把范围扩大,即假定这些弟子在孔子去世后仍在鲁国活动。此虽为考察的精确而假设,但也有推测的合理性。这些弟子都为孔门重要弟子,如果他们有新的去向,文献或许有所记载,因为孔门重要弟子的去向也曾见于文献记载。以下具体分析这些弟子对子思思想的影响度。
子羔是孔门弟子中担任官职较多、时间较长的一位弟子,在其妻去世之时,仍担任孟孙氏的成邑宰。②《礼记·檀弓下》:“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冉求致力于政事,对于求道,显得极无耐心。他曾向孔子说学习“道”的困难:“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③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一《雍也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8页。樊迟曾在鲁国季氏那里任职,在其身上表现出的主要是勇猛精神,对孔子的学术思想似无多大继承,孔子曾说“小人哉,樊须也”。④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六《子路上》,第896页。上述三人皆于政事关系密切,一般而言,从事于政事者,在学术传承发展方面贡献相对要小一些。公冶长为孔子女婿,南宫适为孔子侄女婿,如果二人对子思多有教诲,依其与孔氏家族之关系,当在文献中有所记载,而现存文献中关于两人思想、事迹记载相当缺乏,可见其对子思的影响不大。宰我,孔子把他划归到言语科,且《论语·阳货》载宰我有变三年之丧为一年之丧的想法,遭到孔子的批评。这与子思的思想不太相符,宰我对子思的影响也不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传《易》于商瞿,则商瞿主要思想学说与《易》有关,但在子思的思想及其言论中,受《易》的影响不多,是以商瞿对子思影响不大。《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宓子》十六篇,可见宓子贱在孔门的影响也不小,能流传至汉初的著作,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定有所知,但二人俱未说宓子贱同子思有何关系,是以宓子贱对子思的影响也不大。
上述弟子之外,后期重要弟子在鲁者便只有冉雍、有子、子游、曾子四人。冉雍可以说是内外皆修,内外皆有成效,但整体上偏于向内探求,所以孔子把他列入德行一科。“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⑤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四《颜渊上》,第824页。针对仲弓问仁,孔子以为政的内容予以解答,这是因为其有为政的能力。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⑥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一《雍也上》,第361页。孔子回答仲弓问“仁”,表面看是如何为政,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孔子为仲弓指出了一条由内向外的发展途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体现出对“民”的重视,如没有自身修养的提高,很难真正做到,在更深层次上强调了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达到此,除了注重自身的修养外,别无他途。“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做到此,首先要端正自己。“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五《颜渊下》,第864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给“恕”下的定义,且其为孔子“道”的一个方面。②《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仲弓在实际中也是如此做的,“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③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子家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仲弓把贫困当做是临时之客,不以臣下为自己所有,而把他们看成是借用之使者,不拿别人出气,不把怨恨加深,不记录和计较别人过去犯过的罪行。这种宽宏大量品格的形成,正是赖于自身修养的提高。
仲弓在德行上修养有成,孔子认为他可以入仕。事实上,他也曾为政做官。“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④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六《子路上》,第882页。他不但做了官,且很有才干。“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⑤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一一《雍也上》,第362页。仲弓依据不同的情况,对“简”做了评价,孔子认为他是对的,因以说“雍也,可使南面”。上博简《中弓》的出土,也让我们看到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关仲弓的文献记录仍有较多的流传,虽其在孔子去世后情况不详,但其既为鲁人,又曾在鲁国担任官职,且属于德行科的弟子,思孟学派也主要以“内圣”为其特色,子思也曾与鲁国政要接触频繁,因以我们认为仲弓的思想与思孟学派也有一定之关联。
有若既注重自身的修养,也重视外在的制约。《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不仅成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同时也是治国、平天下之本。孝、悌是修养的外在表现,可见有若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若也强调外在制约的重要性。有若在孔门众多弟子中是和孔子思想最为接近的弟子。有若不仅在思想上和孔子接近,而且在相貌上也与孔子相似。《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去世后,为避免儒家走向分裂,孔门弟子曾推举有若来统率儒家学派,但没有成功。《礼记·檀弓下》载:“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有若老于鲁,丧礼由子游主持。
对于曾子同思孟学派的关系,现代学人多持肯定意见,尤其是上博简《内礼》的出土,更为我们重新审视曾子的相关文献提供了契机。⑥罗新慧:《上博楚简〈内礼〉与〈曾子〉十篇》,《齐鲁学刊》,2009年第4期。孟子称“曾子、子思同道”,⑦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七《离娄下》,第604页。从思想上看,曾子当为主要影响子思之人。子思与曾子之间有交往,文献有明确记载。《礼记·檀弓上》:“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此虽然不能证明曾子与子思有明确的师承关系,但二人的交往是可以肯定的。在交往的过程中,作为孔门后期重要弟子的曾子在思想上对子思产生影响,也在情理之中。从文献中我们能够看到曾子与子思在思想上的联系。
曾子在孔门弟子中特别注重向内探求。《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朱熹引谢氏言:“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而远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姑且不论谢氏所言是否完全正确,但他注意到曾子注重向内探求则是完全正确的。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载曾子言:“是故为善必自内始”,曾子向内探求的修养方法,在新出土的思孟学派早期作品中屡有提及,且所见的修养方法与曾子注重向内探求是一致的。
“孝”在曾子的思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孟子说:“事亲若曾子者,可也。”①焦循:《孟子正义》卷一五《离娄上》,第524页。曾子的“孝”并非仅仅是限于狭义的家庭之内,而是基于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推进。《大戴礼记·曾子立孝》载曾子言:“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这在思孟学派早期的作品郭店简《六德》中也有体现:“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②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是故先王之教民也,始于孝弟。君子于此一体者无所废,是故先王之教民也,不使此民也忧其身,失其体。孝,本也。下修其本,可以断谗。”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第172页。二者在“孝”的认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除以上所论,最为关键者为《大学》与《中庸》所反映的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是相同的。《大学》为曾子一系儒者的作品,④梁涛:《〈大学〉早出新证》,《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其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有了完整清晰的表达,此即《大学》篇的“三纲领”、“八条目”。“明明德”是“内圣”之工夫,“亲民”是“外王”之事业,“止于至善”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实现。虽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为了达到“修身”,但“修身”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修身”的最终目的在“止于至善”,即“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实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明明德于天下”,对内而言,个人达到了修身之最高目的,实现了成“圣”的目标;对外而言,完成了“外王”事业,“家齐”、“国治”、“天下平”,社会的治理达到最好的效果。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中“修身”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根本,且在修身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向内探求。属于子思作品的《中庸》言:“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成己成物”即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在此过程中,“成己”是基础,“成物”是“成己”的最后归宿。此与《大学》篇表达的达致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路径是相同的,即“内圣”是实现“外王”的基础,“外王”是“内圣”的最后归宿。其中关键者是“修身”,且在“修身”的过程中走的是一条向内探求的道路。所以我们认为子思在思想上主要受到曾子的影响。
从《荀子·非十二子》中可以看到,思孟的言论让后世陋儒“以为仲尼、子游兹厚于后世”。这说明不论是当时的子思、孟子,还是后来的荀子,都认为思孟一系出于仲尼、子游。此处的子游有人认为是子弓之误,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中引郭嵩涛之语:“荀子屡言仲尼、子弓,不及子游。本篇后云‘子游氏之贱儒’,与子张、子夏同市讥,则此子游必子弓之误”。⑤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60页。郭沫若认为:“别处之所屡言‘仲尼子弓’者,是荀子自述其师承;本处之所以独言‘仲尼、子游’者,乃指子思、孟轲的道统,这是丝毫也不足怪的”。⑥郭沫若:《十批判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2页。若就荀子所论而言,以上两说皆可成立。荀子屡以仲尼、子弓合称,此处子游如为子弓之误,荀子之语便可理解为思孟的学说背离了仲尼、子弓之意,而仲尼、子弓在荀子看来则是儒学之正统,这也符合荀子的思想。如果此处子游不是子弓之误,则郭沫若的解释便符合情理,即荀子在此处说出了子思、孟子与子游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孰是孰非?只就《荀子》一书,似乎难下定论。新材料的出土,可为我们解决此难题。学界多称《礼记·礼运》篇为子游一系所作。⑦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子游在孔门弟子中列为文学之首,检诸有关文献,子游的成就主要在礼乐方面。《礼记·礼运》篇与其说是为我们描绘出了大同、小康的世界,毋宁说是强调礼乐思想。①参见颜炳罡:《“儒分为八”的再审视》,庞朴主编:《儒林》第一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53页。郭店楚简和上博简中多有论及礼乐思想,而其中许多篇章可归为思孟学派。由此可见,子游同思孟是有联系的,则荀子所述子游不必为子弓之误,正如郭沫若所说是荀子阐述了思孟的“道统”。
通过以上分析,子思的思想最有可能受到仲弓、有子、曾子、子游等人的影响,其中曾子对子思的思想影响最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确定子思的具体师承关系,只是就目前的材料分析,他们对子思在学术思想上产生影响最有可能。
以上就学术思想传承中传授者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不可否认,学术思想的形成,除却受传授人影响之外,还有来自于文献的影响,此也是“弟子贤于师”的一个原因。所以,要精确考定子思的老师是谁,在目前来看是困难的。但从以上分析,因有子与孔子思想整体上最为接近,此也意味着其较少有突破和特色,且其言论又少,可从属于孔子。孔子不仅对子思有血缘、人格上感召力,对子思来说,更充当着经典文献的功能。孔子充当经典文献的作用,我们也不可限于狭隘的专指成于文书的记录,当也包括由孔子弟子口述于子思者。鲁穆公曾问子思:“子之书所记夫子之言,或者以谓子之辞”。子思答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或有闻之于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②孔鲋:《孔丛子》卷三《公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虽然荀子早已说到子思的源头受到子游思想的影响,但传统说法却把子游排除在外,此于道统观念有关。纳入道统的儒者,多为在“内圣”方面较突出者,子游精于礼、乐,少谈心性,因而被排除在外。
在孔门弟子与后学的学术传承关系上,宽泛性的处理可能更适宜。正如我们很难确定说孔门后学具体只受前期某一位儒者的影响一样,也不应把前期儒者的影响只限于某位后儒身上,建立前期与后期一一对应的影响模式。思想的形成与师承关系最为密切,但并非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思想与师承的关系上不应过于拘谨,因为我们是要找到承接孔子与子思的学术纽带,并非是重建道统,且我们对“思孟学派”的界定,本就是基于思想相近性。依我们对思孟学派的界定,参照荀子批判思孟之语,我们可以把思孟学派看做是:以子思、孟子为代表,其可溯源于孔子、曾子,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仲弓、子游等人思想影响,在战国前中期儒学发展中占有较强优势的一个儒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