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 230039)
方言与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一方面,方言能够反映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地域文化典型表征的民俗,植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方言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而言,因为某地存在某种民俗,才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方言(词语),将民俗反映出来。而某地方言在语音词汇上的一些特征,也会影响到民俗,使得各地的民俗不尽相同。民俗与方言二者的关系可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这一点如伍子胥在《吕氏春秋》中所言:“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本文试图将合肥方言与民俗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侧重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深入分析具有浓厚合肥地域色彩的合肥民俗在方言中所打下的深刻的文化烙印,研究方言对合肥民俗的形成所具有的关键作用。
温端政(1988)指出:“民俗是第一性的,先有某种民俗,然后才产生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方言词语。民俗的形成与推广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对方言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它的地域文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兼具北方豪放和南方婉约的文化品格。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合肥民俗对合肥方言(词语)的影响。
《颜氏家训》有曰:“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这是我国较早从民俗的角度对方言予以解释的,足见民俗对方言的影响。岁时节日主要源于古代历法与季节气候,其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往往与原始崇拜、迷信活动有关,与之相伴随的各地岁时节日习俗异中见同,同中有异。合肥的岁时节日习俗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有反映地方特色之处。兹略举数例。
1.催生茶。合肥地区孕妇产前产后的日子里,家人定会请吃红糖水鸡蛋,谓之“茶”。例如,旧时孕妇在临盆的前几天,会回娘家一趟看望家人,因为坐月子是不能回娘家的,这时候娘家的姑嫂婶婶们就会送催生汤,如炖熟的鸡汤挂面,或者红糖水鸡蛋,称之“催生茶”。又如“吃喜茶”,宝宝出生9天后要“做九日”,亲朋好友到家里祝贺,先要吃喜茶,喜茶的内容也是红糖水鸡蛋。
2.整十岁。在合肥地区,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人们最看重的主要有做九日、抓周、整十岁、结婚和生子。逢这几个日子,亲朋好友定会隆重祝贺。“整十岁”一词在合肥是指给小孩过九虚岁生日的仪式。办“整十岁”,亲朋好友前来道贺,用篮子拎着二斤面 (经济条件好的话送四斤面)、两条糕、一些布料、童鞋、童袜等,盖上红布,一起来吃饭热闹一番;孩子的家长一般要“回礼”,内容是一筒面和一条糕。为何会称为“整十岁”?这可能与合肥民间“做九不做十”的习俗有关,民间给老人做寿也是如此,只做含“九”的寿,如五十九岁生日做六十寿,六十九岁生日做七十寿,依此类推。“九”意味着长久,而“天道忌盈”,提前做寿,寓意留有余地,以享后人,所以“不做十”。
3.打晃。 每年腊月,合肥地区的农村为了迎接新年,会将家中喂养的猪杀了,宴请至亲和左邻右舍,名曰“打晃”。“晃”在合肥方言中指的是猪血,“打晃”即吃猪血的意思。与此相关,出现了“油渣”、“烧血晃”、“紧血晃”等方言词语。 “油渣”是猪油凝炼后的产物,即将猪肚里扒出来的猪油洗净切好,放入锅里用急火煸炒,最后浮在油上面的一层。“油渣”沥干后还可以给孩子们当零食吃。“烧血晃”是“打晃”的一道主菜,杀猪时用干净的盆接新鲜的猪血,等猪血凝固后,倒入加水的锅内烧开,这个过程又叫做“紧血晃”,即让猪血成形,然后将猪血切成块状,放上姜、葱、蒜、辣椒等作料爆炒,等五六成熟时再加上青菜烧熟即可。
4.南瓜粑粑。这是一种每年冬至早晨要做的食物,具体做法是将南瓜去瓤,蒸熟,捣烂,与面粉和在一起,做成小饼,然后放入油锅炸,味道香甜可口。合肥人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气,认为冬至之后阳气开始上升,古人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祉,要举行祭祀、游乐等庆典。而今祭祀、游乐等庆典活动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活动——吃南瓜粑粑,据说给儿童吃后肚子不会疼。
5.七月半。又叫“中元节”、“鬼节”。在合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要避免到亲朋好友家里去串门做客,特别是对方家里如果有老人,就更不能去,否则会给老人带来不祥之兆。与“七月半”相关的是“做七月半”,即家中有老人过世,如果离接下来的农历七月十五满100天,就“做七月半”,不满100天就不做。“做七月半”时,亲朋好友来缅怀,家人在宴请后齐去上坟磕头祭奠。如果逝者超过60岁,家人在宴请过后,还会送碗、毛巾给来客,碗名曰寿碗,毛巾名曰孝手巾。寿碗拿回家后可给小孩吃饭用,孝手巾拿到宝宝头上顶一下,可以“折灾”,寓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上述方言词语即源于合肥岁时节日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各地习俗偶有些许差异。正如陈克(1993)所述:“方言土语反映了某一地区的特殊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感情色彩,同时许多民俗现象也直接反映在方言土语中,许多特殊的名词指的就是某地的民俗现象。”从上面的例子还可看出,民俗活动促生方言词语还具有高产出性,一个民俗活动的程序繁多,往往能产生多个相互关联的方言词语。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情,正如合肥方言所云“家住三五里,各处一乡风”。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为“皖之中”。地缘上的南北交汇和东西汇通,使得合肥人具有开放包容、明礼重德、喜文崇俭、能苦耐劳的品格,故合肥民风清淳,俗尚质朴。如《合肥县志·修城碑》所言:“(合肥)其民质直而无二心,其俗勤生而无外慕之好,其材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而合肥地区淳朴的民风民情催生了一系列谚语、歇后语等熟语以及内容丰富的各式歌谣。兹举数例。
1.谚语
“廉政文化”已成为合肥地区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合肥是宋代名臣包拯的故乡。包拯一生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的可贵品质,一直为民间百姓所传颂,形成了人们所敬仰的“包公文化”,即“廉政文化”。在合肥,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包青天执法公正、不徇私情的谚语,如“包公判案,铁面无私”、“包河藕脆而无丝,廉泉水可辨忠奸”等。
包公晚年,仁宗皇帝曾欲将半个庐州城赏赐给他,但包公却秉着一颗公心拒绝了。可仁宗坚持要封赐,就把一段护城河赐给他。包公万般无奈,只好领封,但是他规定:河里的藕能吃不能卖。说也奇怪,包河里的藕,与众藕不同,藕内几乎没有什么丝,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于是就有了“包河藕脆而无丝”。所谓“廉泉水可辨忠奸”,在包公祠内有一四角小亭,亭中护有一口千年古井,名曰“廉泉”,井水清澈,传说这一“廉泉”非常灵验,廉者喝了安然无恙,贪者喝了必会头痛不止。因此又有“廉泉之水,惩贪扬廉”之说。
合肥人一向重礼貌、守规矩,“开口把人抬,礼多人不怪”、“叫人不蚀本,不过舌头打个滚”、“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要有正相”等俗谚便形象勾勒出了合肥人的言行礼仪。合肥人注重邻里亲善,相互关照,“亲向亲,邻向邻,包老爷还向庐州人”、“亲卫亲,邻卫邻,包老爷卫护合肥城”等谚语便是这一和谐民风的生动反映。
2.歇后语
合肥人做事素重规矩,下面的歇后语可以窥见一斑。比如,父母教育孩子做事不能“板凳上挂铃铛——想(响)到哪儿做(坐)到哪儿”,不能“按着葫芦浮起瓢——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强调做事要有分寸,需三思而行,而且还应做到“拔了萝卜窟窿在——有根有据”,这样做事方能妥帖周全,事半功倍。
合肥人崇尚孝道,重孝之人首推包拯。《包拯墓志》曾记载包公进士及第后为了奉养父母两次辞官居家“尽孝”的事迹,可见合肥人重“孝”渊源已久。受此影响,合肥民间产生了“活时不侍侯,死了祭木头(棺材)——没有用”的歇后语。
3.各式歌谣
东汉佚名氏所著《庐江记》曾记载:庐州一带“人物语音,风土明茂,皆胜淮左诸郡”,说的是合肥一带的风土民情更胜于淮河以西地区。例如:
儿歌《抓虼蚤》:“小板凳两头翘,奶奶教我抓虼蚤,虼蚤蹦我也蹦,奶奶讲我不中用。”孩童抓跳蚤的憨态顿时跃然纸上。
劝诫歌 《书比黄金贵十分》:“家无黄金不要紧,要让儿孙读字文。黄金虽贵书更贵,书比黄金贵十分。”道出了合肥民风重学的传统。
时政歌《妇女歌》:“姐姐妹妹听我言,提起妇女真可怜。自从生下地,就把女看轻;不是抛在外,就是抱给人;勉强留得住,茶饭不均匀;吃的冷菜饭,穿的破衣襟;放猪带挑菜,纺织带拿针;长大婆家去,丈夫当玩品。”寥寥数语描绘了旧时合肥女性苦闷不幸的一生:一出生即受歧视的童年,沉重的生活劳作,备受虐待的婚姻生活等。
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合肥民俗催生了一个个鲜活的方言词语、一句句朴素的方言俗谚、一首首质朴的方言民谣,然而也恰恰是这些极具魅力的合肥方言(词语)将合肥地方民俗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方言词语不但反映了合肥民俗形成的过程,更是影响了合肥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正如曲彦斌(1996)所述:“民俗语汇是各种民俗事象和民俗要素的载体,它是民俗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研究民俗语汇对认识民间世俗生活,研究中国文化甚至对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1980)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方言作为一个地域民俗的载体,是民俗文化赖以传承的媒介。尤其是独特的方言词语,对于地域民俗的形成和巩固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方言在语音、词汇上的特点也可能是某些民俗活动产生的基础或根源。
语音影响民俗主要是指谐音的影响,即因方言词语的发音与人们生产生活中祈愿和禁忌词语的发音相同相近而影响了民俗活动。合肥地区有不少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在节日期间讲究更多,主要分为趋吉和避凶两类。
每年春节的年三十,合肥民间一般在吃年饭前开始贴春联,俗称“贴门对子”。此外,在米缸上贴“五谷丰登”,禽畜笼舍处贴“六畜兴旺”,灶台上贴“勤俭持家、细水长流”等小红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时兴贴“福”字,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这个大红“福”字可以贴在门楣处、窗户上、大门左右的墙壁上,贴的时候比较讲究,一般都是将“福”字倒过来贴,“福倒了”就是“福到了”,取的就是“倒”与“到”的谐音,寓意期盼幸福生活的到来。
过年时吃的年饭又叫“团圆饭”,因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父子相会,夫妻团圆”。年饭的传统菜肴,一般必有圆子和元宝鱼,因为圆子的“圆”与团圆的“圆”同字同音,寓意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元宝鱼的“鱼”与“余”同音,则预示着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春节里有一些禁忌也是因语音因素而生。比如,合肥地区在正月里是不允许做鞋的,否则会出邪事,因为“鞋”与“邪”在合肥方言中发音相近。农历正月初一,即便孩子不慎摔碎了碗碟,家长也不会责备,而只需道一句“碎碎平安”即可。“碎碎平安”即“岁岁平安”,皆因“碎”与“岁”同音,孩子们因此而免受责罚。
在合肥街头,有家包子店,名为“蒸得味”,主要以蒸菜为主,注重菜品的环保健康。“蒸得味”实借助了合肥方言的特色词语“真得味(意思是真有趣、真有意思)”,因合肥方言“蒸”、“真”不分,因此,“蒸得味”既指蒸菜好味道,也含有趣之意,可谓一语双关。
方言词汇对合肥民俗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委婉语的表达上,而“生老病死”类词语则是委婉语表达的主要对象。生老病死本是一种自然规律,但在中国人的口中却是比较忌讳的,担心直说会导致“口说的语词的实体化”,因此较多使用委婉语以避之,合肥民俗亦是如此。
在合肥,如果一个人因为生病导致身体不适,一般会说“不快活、不称坦”,而不说“生病”。如果说到某位青壮年亡故,会称其 “走了”、“过世”、“不在了”,若是老人去世,则会说“老了”、“作古”、“归天”。
合肥人在节日期间,更是忌言“死”、“杀”等词语,认为不吉利。例如,合肥方言“洗”和“死”发音不分,因此,“洗脸”等同于“死脸”,“洗澡”即“死澡”。于是,在过节期间,长辈们会提前提醒孩子们,将“洗澡”、“洗脸”改称为“抹澡”、“抹脸”。
小宝宝长得好,抱起来比较吃力,合肥人忌说“重”,据说旧时只有人死后抬棺材才会说“重”。因此,合肥民间会专用“煞怀”一词来夸宝宝长得好。所谓“煞怀”,虽未见辞书上有收录之例,但这一说法应该说还是比较文的:“煞”有收紧之义,如煞皮带,而“怀”即怀抱,使怀抱收紧,实际就是讲孩子往怀里沉,意思自然是说小孩不轻了。
语音、词汇特征对民俗的影响在不同的方言地区会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方言区发音不同,表达同一个意思不同的方言区也会使用不同的词语,因此方言之于民俗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比如,合肥方言“洗”和“死”同音,而在北方方言的其他方言区则未出现,因为x和s不相混,自然不会出现节日期间将“洗澡”改称为“抹澡”的民间习俗了。
方言反映民俗事象,是民俗得以延续的载体,而民俗又是方言表现的重要内容,二者交互作用,共同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改变、节奏的加快,至今很多合肥民俗已经发生了改变,有的仪式与内容大为简化,有的甚至渐趋消失,与此同时,不少方言词语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方言(词语)的消长与民俗的发展并非都是同步的,很多民俗事象内容可能已发生变化,但相应的方言词语却仍保存在人们的口头上。例如葛钧陶(2008)对“试灯”和“试灯粑粑”作了解释: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家家在大门口挂灯笼;有的村镇还玩龙灯、踩高跷、旱地行舟、挑花担等以示欢庆。但一般在十三晚上就开始,叫“试灯”。在试灯之夕,家家做米面粑粑吃,谓之“试灯粑粑”。如今合肥人已基本不保留这一习俗,但是这两个词语仍为不少合肥人所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方言较之民俗更具有稳定性,其发展则具有滞后性特征。当然,随着岁月流逝,或许多年之后,这些方言词语也会渐渐成为古语词而不为人所知。因此,方言(词语)可以成为我们了解已经消失的地方民俗的绝佳窗口,而这也正是我们提倡将方言与民俗结合起来研究的宗旨所在。
注释:
(1)对于“煞怀”的解释,笔者赞同杨家起(2006)在《合肥方音小考(6)》中所述,即“煞”取“收紧”之义,小孩往怀里沉,收紧怀抱,表明其体重不轻。详见其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e7a8601000527.html(2006-07-02 14:43:19)。
[1]温端政.方言与民俗[J].中国语文,1988,(3):202-206.
[2]完颜海瑞,主编.合肥民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3]陈克.中国语言民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53.
[4]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62.
[5]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3.
[6]赵日新.徽州民俗与徽州方言[J].民俗研究,1997,(3):78-85.
[7]葛钧陶.合肥方言[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134.
(责任编辑 文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