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3-11-16 08:56蒋兆雷张继延
江淮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蒋兆雷 张继延

(1.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36;2.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蒋兆雷张继延

(1.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36;2.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所引起的利益冲突。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从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构建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这种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问题的方法,为科学认识当代生态危机、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出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生态文明;先在性;物质交换;资源循环

随着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蔓延,其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日益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表明党和国家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生存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明之路,从马克思深邃的生态思想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理论根基和启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实际上表现为人化自然的观点。这种将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人类正确认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至关重要。

(一)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人应该尊重自然、师法自然,而不应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去掠夺自然、妄求以人类为中心来统治自然。第一,人是自然的产物。马克思指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自然相对于人而言的客观性和先在性,人和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身体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第二,人也不能离开自然界。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的创造是建立在自然界和外部的感性世界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因此,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最基本论点,就是自然界的先在性,而人对自然有依赖性,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就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价值维度。

(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动物与自然界的统一直接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人与自然的现实的统一则需要一个中介即生产劳动。“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以自身的生产劳动为中介,不断调整、控制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换句话说,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和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归属自然界,是自然循环的一环,它不会超越自然的界限。马克思认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自觉调整和控制来实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良性物质交换循环,而且还能按照自然客体的属性和规律,根据人类自身的目的、需要、观念以及思想来进行生产活动。人类的劳动实践证明人类可以通过改造自然客体,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体对象。

(三)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突出。马克思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明确揭示了土地私有制的劫掠性滥用与资源共有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重视科学技术应用的思想萌芽。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发展,不仅体现了其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同时也反映了其掠夺土地技术的进步,正如在促进土地肥力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土地肥力持久的源泉。马克思不仅看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注意到科学技术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生态危机的压力和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在这里,马克思实质上已经提出了用绿色科技来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还敏锐地发现环境资源发展利用方面的代际问题,指出在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土地私人所有制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非常不可理喻的,进而认为所有的社会、民族都不应该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和使用者,并确保将土地改良后传给下一代。

(四)人与自然矛盾的和解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马克思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解共处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这样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现实中人们的生产活动,不仅要与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还要以一定社会方式组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交换,否则便不能进行。这也就是说,人类所在的自然是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生产方式本身革新的结果。“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只有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人类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需要改变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技术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向生态文明的跨越。这些观点为解决当前环境危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

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的生态观及其思想,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面主要从文化维度、政治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等四个方面谈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一)文化维度: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在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西方的自然价值论和人类中心论。这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虽然在具体观点上存在着争论和分歧,但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拘泥于在哲学价值观维度抽象地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之道,把能否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归结为是“践行自然价值观”还是“践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无论是自然价值论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都不会导致生态危机,抽象谈论它们的社会后果不仅无法真正找到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途径,而且还会走入反科学主义的迷途。因此,树立一种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刻不容缓。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来探讨生态问题,强调生态危机的本质不是简单的价值观危机,也不仅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危机,其实质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为了争夺和占有自然资源、取得对自然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权而产生的矛盾利益关系的危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以社会批判为基础、以追求环境正义为目的的生态文明理论。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既要强调和维护自然权利,努力恢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同时也应该兼顾人类当代及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

(二)政治维度:加强利益协调机制建设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把调节人和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作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其本质就是把解决和调节好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解决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当前就我国而言,一些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中西部转移落后工艺、设备、产品,一些地区则在GDP“政绩”观引导下对短期内见效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开绿灯,先后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导致环境问题非常严峻,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不同的利益矛盾。不仅个人、组织(尤其是企业)、社会、民族相互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而且中央与地方也有整体和局部、统筹和自主之间的利益冲突。要处理好各种不同的利益冲突,关键是应当考虑社会产品和自然资源分配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因此,建立健全社会公平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分配制度,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盲目行为,是逐步解决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异化问题的重要手段,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在政治建设维度方面,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在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同时,更要实现国家内部各方面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者的统一,建立合理协调人们利益关系的法规和制度,使生态文明真正落实成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实践的科学发展观。

(三)经济维度:重视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表现为经济生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探讨采取什么样的经济生产方式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我国来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基本上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单纯的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这就容易使人们只顾眼前利益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使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统一,人站在了与自然环境对立的一面。马克思说:“人类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由此看来,生态文明的实现有赖更加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实现。我们应该摈弃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改变过去一味通过索取自然资源增加投入的模式,致力于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在自然资源的使用过程中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模式。这要求我们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结合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大的实际,大力支持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积极将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法律体系中。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科学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有自己的区域特点,就目前来说要鼓励地方建立适宜地区自然特点的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逐步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开发绿色产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形成农业产业链。

(四)社会维度:促进全球生态建设合作

虽然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全球化趋势并不明显,但是他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就已经蕴涵了生态思想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伟大理论,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启示,它提示我们不能只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生态文明。人、自然与社会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发展。当前,全球化是全方位的,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国家之间围绕着环境资源分配和使用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全球化使人类的共同利益日益扩大,但是经济发达国家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把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经济不发达国家,但是大气圈、水圈、自然风向的漂移却无法改变、无法定向。因此,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上世界各国应该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承担起责任,及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必须吸取发达国家早期在经济发展中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或边发展边污染的深刻教训,注意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然而,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绿色贸易壁垒、输出工业和生活垃圾,同时打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口号,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权利进行干涉。哥本哈根全球环境峰会再一次反映了西方国家不愿承担责任、到处指手画脚的虚伪嘴脸。因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基础上,通过调适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境权,保障我国的环境安全。

三、结 语

从历史上看,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自然对人的决定作用,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化自然的存在;另一种夸大了人的力量,看不到自然的优先存在地位,忽视了自然可以报复人类的事实。不管是人对自然的盲从、敬畏,还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定胜天思想,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克服了以上理论的片面性,既强调了人类要合理干预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又强调了人类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做好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为人与自然持续和谐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本质上讲,当前各种全球生态性危机,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现实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人类利益,有的只是各种不同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自己特殊的、眼前直接的利益,往往不会去考虑和顾忌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界的长远影响。要真正解决和克服当代的各种全球生态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建立起人们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2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8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9,(3):4-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彭文斌,吴伟平,李志敏.环境规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78-80.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15]邵桂兰,陈令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3-79.

[16]袁霞.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现代启示[J].求实,2009,(7):4-6.

[17]曾志浩.“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批判[J].齐鲁学刊,2012,(1):69-72.

(责任编辑 吴 勇)

D641

:A

:1001-862X(2013)04-0021-005

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AHSK09-10D58)

蒋兆雷(197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文化;张继延(1972—),安徽舒城人,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不文明说“不”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