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击下《道德经》译介的“裂变”*

2013-11-16 10:54章媛
江淮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演义道德经马丁

章媛

(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合肥 230601)

文化冲击下《道德经》译介的“裂变”

章媛

(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合肥 230601)

《道德经》在西方四百多年的译介,书写了一部独特的文化传播史,各种“裂变”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冲击的结果,其中演义类“裂变”是“《道德经》的开放性内涵+西方文化中的发散性、功用性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类译本的典型代表揭示了演义类译本的共同特点:1.译者深深被《道德经》的魅力和智慧所吸引,他们的译解似乎更合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需求;2.译者不懂汉语,无法对原文准确把握,但可以尽情地发挥;3.演义类译解的“裂变”需要研究者适当引导,促其向良性正态发展。

《道德经》;翻译;文化冲击;裂变;演义类

从17世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有目的地接触、翻译、传播《道德经》,到现在老子之“道”在西方广为流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既看到《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西方最具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东西文化交流传播中不断扩大和影响,哲学地、客观地研究探讨《道德经》的西方学者越来越多;又看到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一些以老子之“道”为滥觞,自由地大规模地阐释发挥的作品也不断涌现,诸如《物理之道》、《领袖之道》、《养身之道》、《小熊之道》等等,使《道德经》在译介过程中被“裂变”的巨痕清晰可见。“演义类”的译解是这种“裂变”的代表。

所谓“演义类”译解,如同《三国演义》于《三国志》一样。这些《道德经》的“译作者”大多不懂汉语,只能借助其他译本,有选择地截取其中符合自己的理论精神,再根据体会去解读发挥,完成著述。近现代以来,《道德经》西传中的“演义类”译解愈演愈烈,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性译解者为勒奎恩(Le Guin)、宾纳(Witter Bynner)、马丁等。本文以他们“译解”的著作为例,探讨《道德经》在西传中,特别是在英译中如何被“裂变”的。

一、勒奎恩对《道德经》“描述式”译解

阿苏拉·勒奎恩 (Ursula Kroeber Le Guin)出生于1929年,美国现当代重要的奇幻、科幻、女性主义作家,是雨果奖和星云奖(西方科幻小说最高奖)的双料得主,其代表作有《地海传说》等。作为如此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魅力和生命力何在?

勒奎恩自己认为,在 《地海传说》(Earth Sea Cycle)作品系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思想观点,例如放弃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根源的 “善恶二元”对立的思想,代之以道家的阴阳相生、二元互补、祸福相依、和谐平衡等理念;法师对魔法力量的解释不再以神秘的宗教信仰为依附,而是利用老子对自然运行之道的解释,即魔法乃是仿效自然之道等等。所有这些都深深表明,勒奎恩的思想和创作之路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阿苏拉·勒奎恩善于从各民族文化渊源中汲取思想内涵,无疑为其作品注入了新鲜并且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她作品中所包含的以老子之道为宗旨的全新的生命哲学观,不仅增强了作品生命力,而且也扩大了影响。

出于对道家思想和文化的热爱,阿苏拉·勒奎恩对《道德经》可谓一见钟情。她曾经这样说过:“发现老子是我的运气,因为老子如此年轻,我可以用一生伴随着他。”为此,她不仅把老子的思想主张淋漓尽致地融入自己的作品,还亲自“翻译”《道德经》,并为之作注。勒奎恩对《道德经》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她认为:“《道德经》不是智慧,不是权威,也不是只针对男性读者,或者只是探索异域的神秘,而是让我们聆听一种与心灵的对话。 ”

尽管如此,勒奎恩称自己的译本不过是对《道德经》的“描述”,而不是所谓的“翻译”,自己的评述也是“另类的”、“非学者型的”,由于她不熟悉汉语,所以反倒认为自己可以感悟汉语的节奏、韵律和风格。她说她二十几岁就开始“翻译”《道德经》,可是每次总是翻了几章就搁在一边,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手里积累的《道德经》也多了,于是在参阅了卡鲁斯的译本中的字对字的翻译,以及很多别的版本后,着手系统地“翻译”她的《道德经》。

下面以第35章为例,看勒奎恩是如何译解《道德经》的。该章原文为: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勒奎恩的译解回译汉语是:

紧紧抓住伟大的思想,整个世界就会归顺、和平、静瑟而安全。我们之所以停下脚步,为的是欣赏音乐和品尝食物;可是如果你去感受“道(the way)”,平淡而无奇,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东西存在,听起来也听不到什么,可是你却取之不尽。

勒奎恩理解的“大象”是“伟大的思想”,而这个伟大的思想是什么,她没做具体解释。据陈鼓应注:“大象:大道”;河上公注:“‘象’,道也”;陈玄英疏:“大象,犹大象之法象也”;林希逸注:“大象者,无象之象也”。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哲学的方方面面无不围绕道而展开,且都是道的‘发明’”,“老子的哲学构建实质上即是道的构建”。在该章中,老子通过两个层次来阐释的道,也构成了他的“道的哲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一层说“大道”的魅力与作用,在于能使民心归顺,国泰民安,且用之不竭;第二层说明“大道”的属性与特质,即“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通过比较可看出,由于勒奎恩在第一层把“大象”具象化为“伟大的思想”,所以就无法与第二层“大道”的属性——淡乎其味、视之不见和听之不闻,建立逻辑联系,因而失去了对老子之道深层次的领会与把握。并且,勒奎恩给这一章加标题为“仁慈的力量(humane power)”,说明她对此章的译解只是更多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字面上把握内容,与老子所言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相去甚远。正如她自己所言:“《道德经》不是翻译,只是“描述”。

再看 《道德经》第58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勒奎恩的译解回译汉语:

所以圣人给物体塑形而不用刀削,做成方形不用锯,合准而不用压力,这些都是光而不耀的智慧啊。

此处勒奎恩理解的原文是圣人如何处理大千世界中的具体事件,她还在此章的注释中指出:道家不用谋略或方法,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把物体做成某个形状不是采用某种方法或刀具,而是自然达到。她又说,最后一句是对前面的总结:“这些就可称为光而不耀的智慧。”

从整个这一章来看,老子主要是通过朴素的辩证法来说明事物两个方面的正反变化,而要适应这个变化,就必须像圣人那样“执守中道”。圣人是如何执守?就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这四句在语法上都是转折的并列关系,并不像勒奎恩译文中表达的与工具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其次,这四句都在集中说明同样一个道理——圣人如何“执守中道”,而并不是说明它们“从不炫耀的智慧”。从这点来看,勒奎恩对老子之“道”的“描述”与原文距离很大。

总的来说,以勒奎恩的理解力和学识,不应该在“译介”时出现这样的裂变,问题不仅在于她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更在于她根本不懂中文,只能借助别人的翻译来 “解释”《道德经》。这种“二传手”式的“翻译”,充其量只能算在别人译作上的发挥。因而她自己也认为:“如果我能知道译者(的译文)在翻译哪个汉字的意思,我就该知道为什么这个译本做这样的选择,那个译本又做那样的选择了。”从勒奎恩对《道德经》的“翻译”和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可以看出,一位作家只要对《道德经》稍稍有运用就会给自己的作品带来如此大的生命力,如果这样的作家能对《道德经》没有那么多“裂变”式的理解而真正地把握,那么他们的收获将有多大,谁能预测?

二、宾纳对《道德经》“诗意化”译解

宾纳(Harold Witter Bynner,1881—1968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0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诗人、作家。宾纳曾经与江亢虎合作翻译出版《玉山:唐诗三百首》(The Jade Mountain)。宾纳将翻译唐诗的飘逸洒脱的风格特点与诗歌形式搬进了对《道德经》的翻译解读中。宾纳认为中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在于,不同文化中的诗人们都是对共同的“简朴的人性”的追求,因而在他看来,可以把《道德经》所蕴含的严肃哲学内涵,通过诗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结合两者,他把自己译解的作品命名为:《从老子那里感悟人生之道》——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o Tsu。

作为一名诗人,且翻译了《唐诗三百首》的宾纳认为,对《道德经》最好的译解方式自然是“诗意化”。宾纳的诗意化在形式上表现为,采用诗体化节奏、格律和语言,如《道德经》第47章,原文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宾纳的译解:

There is no need to run outside

For better seeing,

Nor to peer from a window.Rather abide

At the center of your being;

For the more you leave it,the less you learn.

Search your heart and see

If he is wise who takes each turn:

The way to do is to be.

宾纳给此章加了汉语标题 “是”,其译解回译汉语:

要想看得更清楚,

没必要跑到门外,

也无需从窗子里窥视,

而是驻足在你心灵深处;

因为你离心灵越远,得到的东西就越少。

在内心寻究,

看它是否每次都明智地遵循这个轨迹

——为之道即是“是”。

在这段译解文字里,可以观察到宾纳对选词造句的特别用心,他采取的诗歌体,形式既自由又严谨,同时韵律工整:第一句句尾(s)ide与第三句句尾(ab)ide押韵,第二句句尾(s)eeing和第四句句尾(b)eing押韵;第五句句尾(l)earn与第七句句尾(t)urn押韵;第六句句尾(s)ee与第八句句尾(b)e押韵,此章的韵式为“ababcdcd”。而老子这段原文没有用韵,是以整齐的三字四字句对仗或排比来自然分合意义。

宾纳的“诗意化”译解,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大量采用诗歌体的句子,还在内容上根据个人的理解加上诗人的想象力进行发挥,把老子表述的哲学内涵赋予诗所表达、创造的意境,即形象化、具体化、拟人化,以达到他所倡导的用简单的诗歌语言来表达《道德经》的哲学内涵,这也是诗人对“简朴人性”的追求。如上文《道德经》第47章的例子,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一书中对该章的内涵作了这样阐释,他说:老子特重内在直观自省。他认为,“我们的心思如果一味向外奔驰,将会使自己思虑纷杂,精神散乱。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他进而又说:“老子认为我们应该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

老子在这章所表达的是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既要通过感性认识,更要通过理性认识。也就是说,老子之道作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现象之中的,人不诉诸感官而诉诸理性才能把握它”。如果把宾纳的翻译和陈鼓应的阐释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宾纳的译解文字的确明了顺畅,也如诗歌般清新,似乎也更符合当时美国的文化特征,但《道德经》首先是作为一部哲学经典而存在,宾纳的译解正是缺少了哲学思辨,他的译解文字与原文相比显得清淡而寡味。比如,他把“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简单译解为“你离心灵越远,得到的东西就越少”,而老子之“出”实则是一种感性认知,老子之“知”实则是一种理性认知,这两种富有哲学概念用字包含其中的辩证关系,在宾纳的译文里已荡然无存。再者,老子在本章中无论是使用无主语的表述句,还是使用有“圣人”作主语的表述,都是泛指、概论,可是宾纳统统把它们具体化为 “你、我、他”,使哲学的“大我”概念,变成诗人的“自我”意境,这与老子的观点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宾纳主张用符合美国时代的语言对《道德经》的译解,过分强调《道德经》对西方文化的普适性与从属性,削足适履地把两种文化、两种表述“嫁接”在一起,与老子原作相比,也就难怪只抓住了“形似”的尾巴和貌合的“神似”,可以借用老子的话来评价他的译解:“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宾纳在翻译《唐诗三百首》时,曾得到江亢虎的帮助,但他认为,翻译《道德经》即使没有得到江亢虎帮助,自己也不懂汉语,同样也可以,因为他觉得通过翻译《唐诗三百首》,自己已认识了中华文化的真谛。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诗人身份,加上他对中国古诗的热爱与翻译,以及对汉语的所知甚少,构成了他译解《道德经》的一个显著特点——诗意化、想象化,导致他的译解与原文内涵相比,多了一些想象,却失去更多真相。

三、马丁对《道德经》“实用性”解构

以“实用主义”译解《道德经》,马丁达到了极致。他根据老子的基本哲学观点,加上自己的各种生活感悟,肆意发挥“阐释运用”老子之“道”,出版了5部相关著作。威廉·马丁(William Martin)是美国加州伯克利西方神学院的研究生,自称习 “道”20年,现任位于美国加州静修站(Still Point)中心参禅教练,该中心创始人兼主任的南希·马丁是他的妻子与忠实的合作者。

马丁认为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基础,并深深影响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和文化。他的书不是《道德经》的翻译,而是把“道”的智慧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因趣味相投,前蹦床世界冠军、为他的译本写过序言的丹·米尔曼(Dan Millman,也是美国最畅销书作者之一,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健康、心理、教育、体育、娱乐、政治等领域)也这样认为:“《道德经》乃世界通用的智慧。”所以“可以运用于任何领域,甚至可以运用于园艺或者机动车的维护”。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马丁与南希或他人合作出版了5种 “译介”《道德经》的著作,按出版的时间顺序分别是:(1)《父母之<道德经〉: 对现代父母的古老赠言》;(2)《恋人之<道德经〉:对现代恋人的古老赠言》;(3)《路与践行:利用老子的<道德经〉智慧唤醒沉睡中 (人类的) 精神生活》;(4)《圣人之<道德经〉:对暮年之人的古老赠言》;(5)《奉献爱心者之<道德经〉:体恤关怀你所爱的人和你自己》。下面以他的具体“译解”为例,看马丁是如何发挥运用老子之智慧的。

丹·米尔曼在为马丁《父母之<道德经〉》撰写的序中说:“很少有人能够发展古代经典,并且把它用彩带装饰起来作为礼物献给当今世界。作为这样的人需要具有常人无法拥有的智慧、深度和用心,马丁做到了,《父母之<道德经〉》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是自《朴之道》以来,迄今为止唯一具有道家智慧的书,既实用,又娓娓道来,是一本好书。 ”那么,马丁是如何运用老子智慧的?先看他对《道德经》第一章的解读回译汉语:

生活箴言

你可以和孩子说到生活,

但你的话语不是生活本身。

你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指给孩子看,

但是你所指的和你所看到的与孩子所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

这一章与《道德经》原文相比,正如马丁所说的那样,他先理解、感悟原义,然后将之运用到生活中。 他把“道”联想为“生活”,把“名”联想为所看到的东西,并把原文的第一章加了“生活箴言”四个字标题。就个人感悟而言——非翻译,这种联想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接下来他的发挥就背离了《道德经》原文化,他接着说:

你不能与孩子谈到“神本身”,

但是你可以与他们分享无数次 “神”无时无刻不在他们面前的显证。

因为这些显证有“道”为源头,

因而看得见的显证还会向他们揭示所看不见的。

从这样的解读可见,由发挥原意,到证明上帝存在,马丁深受自身文化和基督类译本的影响,认为“道”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而硬生生地把“老子之道”译解成教育孩子信仰上帝的素材。这样的文化“嫁接”与改编的目的,既与他的《父母之<道德经〉》的定位相一致,也与他所在的基督文化教育背景与现实完全相适应,也表现出马丁等人在译解《道德经》时的随意性,失去了对原典认知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正如美国《瑜伽》杂志社的评述那样:“《父母之<道德经〉》是从父母的角度,再度演义(而非再翻译)永恒的《道德经》。 ”

马丁在继《父母之<道德经〉》成功发行一年之后,又在1999年出版了一部对《道德经》智慧进行“译解”的力作——《恋人之<道德经〉:对现代恋人的古老赠言》。在这本书中,他试图智慧地把“道”之内涵用于探索指导两性关系,希望在“道”的指引下,让浪漫和现实合二为一。马丁为此感叹道:“越是熟悉《道德经》,越是相信《道德经》的智慧可以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本书中,马丁“译解”的方式是:“先消化《道德经》原文,然后再把各章的精神智慧运用于恋人之生活,最后还加上几行可供参考的建议。”

事实上,马丁的5种《道德经》译解的方式几乎如出一撤,即从各章找到可以发挥或者可以提炼的智慧锦囊,然后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去,再用老子之“道”智慧地粉饰出场,这样的运用几乎在所有的章节中。《道德经》在西方的译解传播史上,马丁堪称极致,因为据笔者统计,仅仅用了12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5本《道德经》的演义类著述。除了对自己原来译本进行修改再出版的译解者之外,没有哪一位译者能比得上马丁对《道德经》的再创作。马丁的尝试无疑在畅销和发行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给如何翻译传播《道德经》的智慧提出了新的问题。

四、结 论

《道德经》在西方传播已有400多年,其译本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纷繁,据荷兰尼梅根大学克努特·沃尔夫(Knut Walf)教授2010年2月出版的 《西方道教目录》(Western Bibliography of Taoism)第6版统计,截至2009年底,《道德经》西文译本总数达643种,涉及31种语言;相比1989年,前者高出近两倍,后者也增加近1倍。对于如此繁多的《道德经》翻译解读著作,本人在前人纵向历史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归类的横向研究方法,将这些译解著作分为四大类:基督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本文所述及的三位译解者的作品属于“演义类”。根据以上对他们的译解文字的剖析,对“演义类”作品可得出如下结论和启发:

第一,“演义类”译解发生的“裂变”,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冲击的产物。 “《道德经》的开放性内涵+西方文化中的发散性、功用性思维模式”,造就了西传《道德经》中的“演义类”译本。这类“译本”与其他译本相比,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者不拘泥于原文的哲理内涵和整个思想体系,甚至连最基本的文字义项都不遵从,只是假借别人译本,或根据自己的领会与习得,加以发挥、想象、运用,构成了对《道德经》翻译传播的另类文化。这类译本表面上看是对《道德经》进一步译解阐释,实质则体现了东西不同文化交流撞击下对《道德经》的“裂解”。

第二,对“演义类”译解作品的传播价值须辩证地分析认识。“演义类”的译解虽然与老子的哲学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对老子思想与《道德经》一书在西方的广泛传播无疑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还要看到,演义类的“译解”与原作相比,虽然发生了“裂变”,但这种“裂变”后所带来的正能量,与“基督类”附会译解产生“裂变”所带来的负能量相比,有着质的区别。

第三,要正确地引导“演义类”解读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大力度提高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中国传统经典在西方的正态传播、有效传播。西方受众中有不少人都十分喜爱中国文化、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但苦于中文功底不足,或苦于社会上的一些介绍作品粗制滥造,甚至还有大量刻意诋毁中国文化的论著,使得他们欲学难求、欲知无门。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提高我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今天、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在,既要在民族基本文化向世界普及方面作出应有贡献,又要着力研究西方在接受、传播中国文化时,由于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误译、误解、误传问题及其根源,从而不断提高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水平,最终实现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共同提升。

注释:

(1)本论文所引外文内容的中文翻译,非特别注明皆

为笔者翻译。

(2)《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以上评论摘自《路与践行:利用老子的智慧唤醒

(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封底。

[1]杨云,编译.翻译《道德经》的科幻作家(阿苏拉·勒奎恩)[J].图书馆与阅读,2007,(5).

[2]Ursula K.Le Guin:Lao Tzu:Tao Te Ching:About the Way and the Power of the Way[M].Boston/London:Shambhala,1998.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陆建华.《老子》哲学视域下的老子自传[J].江淮论坛,2011,(3).

[5]Witter Bynner.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o Tsu,An American Version[M].New York.:Capricorn Books,1944.

[6]赵晓培.老子“无为”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12,(4).

[7]William Martin.The Parent’s Tao Te Ching:Ancient Advice for Modern Parents[M].Forward by Dan Millman,author of 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Washington:Marlowe&Company,1999.

[8]William Martin.The Couple’s Tao Te Ching:Ancient Advice for Modern Lovers[M].Washington:Marlowe&Company,1999:Introduction.

[9]William Martin.A Path and a Practice:Using Lao Tzu’s Tao Te Ching as a Guide to an Awakened Spiritual Life[M].Washington:Marlowe&Company,2005.

[10]William Martin.The sage’s Tao Te Ching:Ancient Advice for the Second Half of Life[M].Forward by CHungliang AlHuang,Illustrations by Hank Tusinski,Washington:Marlowe&Company,2000.

[11]William Martin.The Caregiver’s Tao Te Ching:Compassionate Caring for Your Loved Ones and Yourself [M].Novato:New World Library,first printed in Canada,2011.

[12]Benjamin Hoff.The Tao of Pooh[M].London:Methuen,1982.

[13]章媛.论早期西传《道德经》的基督特性及谬误[J].社会科学家,2011,(1).

(责任编辑 岳毅平)

I206

:A

:1001-862X(2013)04-018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J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ZH13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项目(SK2013B130),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JG12223)

章媛(1966—),女,安徽滁州人,博士,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演义道德经马丁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神笔马丁
三国演义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维马丁的诗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逐鹰演义之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