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江丽(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 安庆 246003)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关系,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因此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进一步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298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男153例,女145例;年龄42~84岁,平均(57.3±3.4)岁;病程1~16年,平均(7.4±1.5)年。高血压分级:1级高血压41例,2级高血压68例,3级高血压189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52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为彩色超声诊断系统LOGIQ S6,探头频率9.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常规取长轴图像,于心室舒张末期测量颈动脉管腔-内膜交界至中膜—外膜交界为CIMT。测量时避开斑块,如无法避开,则该部位不做测量。测量部位包含颈总动脉(CCA)远段1 cm、膨大部(Bulb)及颈内动脉(ICA)近段1 cm,总计长度3 cm,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同时观察斑块发生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判标准:血管内膜增厚≥1.0 mm;管腔内斑块形成局部隆起、增厚、管腔狭窄。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颈动脉CIMT:高血压组患者的颈动脉CI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的颈动脉CIMT比较( ,mm)
表1 两组人群的颈动脉CIMT比较( ,mm)
组别 左颈总动脉 右颈总动脉 左颈内动脉 右颈内动脉高血压组 0.84±0.28 0.86±0.26 0.86±0.17 0.85±0.19对照组 0.53±0.32 0.57±0.23 0.72±0.13 0.72±0.2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斑块分布情况:高血压者患者中检出斑块例数为234例,斑块检出率为78.5%(234/298), 对照组中检出斑块例数为19例,斑块检出率为12.5%(19/152),斑块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用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已成为判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公认指标[2]。
本研究中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CIMT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人群,这与吉蒙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通过检查动脉厚度、直径,观察硬化斑块形态,以便能够早期诊断和发现血管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4]。王儒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颈动脉超声可以作为观察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在颈动脉CIMT增厚时,已存在大动脉将硬度增加,因此早期发现颈动脉改变有助于对存在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早期预防[5]。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了解动脉厚度,观察硬化斑块形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 程晓君,许 鹏,李 平.高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24):99.
[2] 孙顺洋,时阳成,吕正涛,等.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627.
[3] 吉 蒙,方 颖.332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572.
[4] 王 婷,王东潮.126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1046.
[5] 王儒学,査 君,徐正荣.中老年高血压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与血压的关联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