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杰 董红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疾病, 发病时肛门周围肿胀, 疼痛难忍, 而药物治疗只能起到抗炎和减轻症状的作用很难治愈, 此病一旦确诊, 则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和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 如果术后治疗和护理不当将容易反复发作,进而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平顶山市中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420例肛周脓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后, 采用肛肠洗剂坐浴并对患者术后采取辨证施护, 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了手术后遗症问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现将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0例肛肠疾病患者中,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 每组各210例, 其中对照组男127例, 女83例,年龄11~69岁, 平均40.6岁。试验组男119例, 女91例, 年龄12~70岁, 平均39.4岁。2 组经χ2检验, 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式 手术均在骶管麻醉、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完成, 手术时患者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扩肛, 行脓肿定位、内口探查后根据脓肿情况选择不同术式行一次性根治术。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肛肠洗剂(院内制剂)坐浴: 二花 15 g, 苦参 30 g, 黄芪 50 g, 白芷 10 g, 贝母 10 g, 赤芍药 10 g,防风 10 g, 当归尾10 g, 皂角刺 10 g, 穿山甲 6 g, 甘草节 10 g,天花粉10 g, 乳香15 g, 没药 15 g, 陈皮 10 g。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 1∶5000)坐浴。两组患者均术后第一天开始坐浴。每天坐浴前如有便意, 排空大便后用清水将伤口清洗后再行药物坐浴, 以免污物过多影响药效, 然后给予相应的药液熏洗。将药液水温调控在37~42℃, 坐浴20 min后再行换药处理。每日早间1次和临时排便后1次。
1.4 术后护理
1.4.1 对照组术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对术后患者要求平卧位6 h。禁食水约4 h, 减少出现麻醉并发的恶心、头疼等症状。②术后用塔形纱布压迫肛周, 减少出血。③术后6 h后方可下床活动, 正常饮水, 流质饮食。④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可通过听流水声或热敷腹部以刺激排尿。无效时及时导尿处理。⑤在术后第24小时后为患者熏洗并换药。换药时手法要轻, 减轻患者痛苦, 同时做好耐心解释、安慰工作。⑥患者排便时嘱其勿久蹲久坐, 大便努挣。同时,多饮用白开水, 以促进软化大便及排便, 大便干结时及时清洁灌肠处理, 且便后及时坐浴和换药, 避免感染伤面。
1.4.2 治疗组术后患者给予辩证施护 具体方法如下: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患者术后病情个体化, 作出合理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后创面的护理:术后应该保持创面清洁, 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液渗血。安静卧床休息,局部少量渗血尤其是便后少许滴血是正常情况, 创面稍加压迫后即可止血, 较多出血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护士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②术后肛周疼痛的护理:肛门部对痛觉比较敏感, 术后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消除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1], 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③术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肛肠手术后患者由于恐惧疼痛,患者不愿意按时排便, 嘱患者术后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 保证食物中既富含营养又含有一定的纤维素。排便时一定要放松心情, 克服恐惧心理, 勿大便努挣, 可以口服润肠胶囊协助排便。④术后创面清洁换药的护理:患者便后用肛肠洗剂坐浴, 护士换药时用温水将创面的分泌物及粪便充分清洗干净, 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切口有无异常, 有无出血, 将药膏涂抹至创面底部, 凡士林纱布条引流, 注意避免伤口形成假性愈合, 注意换药动作要轻柔、熟练, 通过换药使患者和护理人员真正配合共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⑤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术后及时用温灸盒灸其下腹部, 中药硬膏热治疗,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2]。
1.5 观察指标 以术后20 d为统计日期, 通过调查问卷及回访调查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人数, 术后伤口水肿、疼痛、尿潴留并发症及伤面愈合人数的统计。
2.1 疗效标准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肛痈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创面完全愈合。好转: 症状、体征得以改善, 但创面未愈。未愈: 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
2.2 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在伤口水肿、疼痛、并发尿潴留、满意度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并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疗效明显。 两种坐浴方式及护理措施在疗效方面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满意度及疗效比较(n, %)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乃是治疗肛门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在《外科正宗》明确指出坐浴疗法具有疏通气血、散瘀化滞、解毒脱腐和消肿止痛的作用[4]。中药坐浴在药液直接作用于肛周局部, 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或创面组织直接吸收而发挥作用; 同时, 可以保持肛周局部清洁, 减少肛周异物的刺激, 促进伤口修复愈合[5]。采用肛肠洗剂本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之效。方中二花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 用于各种热性病, 当归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之效。赤芍凉血活血, 散瘀止痛之效。乳香、没药功效相似, 常配伍同用, 能解毒消肿, 生肌止痛。白芷、防风功用辛散, 相伍可通滞散结之功:白芷消肿排脓止痛特效: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 善消未成之毒;穿山甲、皂角刺通经行络。各药同用, 共凑疏通气血、散瘀化滞、解毒脱腐和消肿止痛之功。加之术后采用辨证施护, 对患者治疗多采用中医治疗手段, 三因制宜, 缓解患者术后精神紧张, 预防并控制尿潴留, 减轻患者伤口疼痛, 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 进而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最终促进了伤口的愈合[6], 肛周脓肿术后采取舒适细致的肛周护理不仅让患者得到了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 又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提高了满意度。总之, 肛肠洗剂坐浴及中医辨证施护的术后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创面的早日愈合。
[1]刘娟,谭新玲,刘永芳,等.艾灸穴位联合耳穴贴压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4):362-363.
[2]何媛明,刘燕.艾灸盒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10):233-23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32.
[4]王莉.中药煎剂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疾患 300 例.中医外治杂志,2000, 9(2):23.
[5]黄乃建.中国肛肠病学.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31.
[6]张英.辨证施护在肛肠疾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当代护士,2012(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