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途
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B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 胰岛素功能也相应降低, 反过来就会加重病情变化, 而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1]。本研究中,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 河南省禹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 本院诊治的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 每组各32例。32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12例, 年龄30~57岁, 平均年龄(47.0±5.0)岁, 病程1~12个月, 平均病程(5.0±3.0)个月;32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 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47.5±5.5)岁, 病程1~12个月, 平均病程(6.0±3.0)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 并于每日晚上10:00皮下注射诺和灵N, 治疗2周。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 设定胰岛素泵的基础量和餐前追加量, 动态监测血糖水平,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将空腹血糖尽可能低于7.0 mmol/L, 餐后2 h血糖低于10 mmol/L。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2]治疗2周后, 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观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 计算血浆胰岛素峰值。通过稳态模型, 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B细胞功能=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 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22.5。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胰岛素峰值、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血浆胰岛素峰值明显升高, 胰岛B细胞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所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峰值、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峰值、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胰岛素峰值(μU/L)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组 32 20240±11400 52.0±7.5 2.4±0.5对照组 32 11560±9760 24.0±7.0 2.6±0.7 t值 5.12 3.25 0.13 P值 <0.05 <0.05 >0.05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尤其是糖尿病发生后, 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速度决定着糖尿病的病情进展。近年来, 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 主要针对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消除胰岛素抵抗开展, 所以, 发病早期尽早应用外源性胰岛素,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能够较好地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3]。
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并且可以持续24 h维持胰岛素基础输注, 有效抑制肝糖原合成, 提供平稳、无峰值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曲线, 餐前进行追加释放量, 有效控制了餐后的血糖高峰, 获得稳定的血糖控制, 降低低血糖、血糖变异的发生率, 从而模拟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分泌方式[4]。并且, 胰岛素泵治疗组能够动态监测血糖水平, 一日多次根据血糖水平,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更容易快速控制血糖水平, 血糖达标率会更高。相对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的经济费用相对较高, 所以, 治疗方式选择时, 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应用胰岛素泵治疗。
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血浆胰岛素峰值明显升高, 胰岛B细胞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所降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 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能够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1]张雅中.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B细胞功能的影响.临床荟萃, 2009,20(10):551.
[2]曾志红,翁利红.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浙江实用医学, 2010, 15(10):29.
[3]林萱.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p细胞功能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 2010, 31(1):76.
[4]韩宏军.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当代医学, 2011,17(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