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咳嗽的辨病和辨证治疗

2013-11-15 07:51:02胡宝珍浙江绿城医院杭州31001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学组流性变异性

胡宝珍 浙江绿城医院 杭州 310012

慢性咳嗽在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咳嗽时间超过4 周,无明显肺部疾病的证据,中医称为“久咳”、“久嗽”[1]。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嗽患儿一般病程较长,服用过各类抗生素、止咳药,家长和患儿都对治愈失去信心,治疗也比较棘手。笔者近年应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156 例慢性咳嗽,收效显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9 月—2012 年9 月本医院儿科门诊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56 例,其中男87 例,女69 例;年龄6 个月~10 岁,平均4.2 岁。西医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 个月~9 岁,平均3.8 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62 例,男32 例,女30 例,年龄7 个月~10 岁,平均4.5 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8 例,男4 例,女4 例,年龄8 个月~8 岁,平均4.1 岁;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30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 个月~9.5 岁,平均4岁;病因不明确16 例,男12 例,女4 例,年龄8 个月~7 岁,平均4.2 岁。

1.2 诊断标准 患儿均符合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标准[2],40 例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3],62 例符合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8 例符合胃食管反流性咳嗽[5],30 例符合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4]。中医辨证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内伤咳嗽分为痰热咳嗽、痰湿咳嗽、阴虚咳嗽、气虚咳嗽。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瓜蒌、杏仁、冬花、白前、炙紫苑、炙百部、桔梗、甘草。咳嗽变异性哮喘证见夜间咳嗽多,或刺激性咳,活动后加剧的加白僵蚕、地龙、川贝、炙麻黄;上气道综合征证见鼻塞流涕、鼻痒喷嚏或频繁清喉者加白芷、辛夷、蝉衣、三叶青,辨证为风热的再加黄芩、辨证为风寒者再加细辛;胃食道反流见反酸嗳气烧心者加代赭石、莱菔子、制半夏、旋复花;感染后咳嗽多见于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咽痒、喉痒后阵咳,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加用沙参、麦冬、桑叶。辨证见痰湿咳嗽痰多的加半夏、橘红、茯苓;喉间痰鸣为痰热蕴结量多者加苏子、葶苈子、黄芩,桑白皮;阴虚咳嗽症见干咳无痰者加北沙参、制玉竹、石斛;气虚咳嗽症见咳嗽无力,痰稀色白,神疲,自汗者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痰出不畅伴胸闷者加桔梗、枳壳。依年龄、体质、寒热侧重不同加减药物及剂量。用法:水煎服,小于1 岁,1 次50mL,1~2 岁1 次60mL,3~10 岁1 次80mL,1 天2 次,连服1 周。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7 天后咳嗽消失;显效:治疗7 天后咳嗽明显减少,偶有咳嗽;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无效:治疗7 天后咳嗽症状仍不改善。

3.2 临床疗效 156 例中治愈28 例,显效87 例,有效36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6.8%,见表1。

表1 各组临床疗效 例

4 讨论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有害分泌物和异物。但长期而频繁咳嗽,消耗气血,损伤机体正气。《内经·素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7],“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咳嗽的病机“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因此离不开“气”和“痰”。宋·扬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曰:“所以咳嗽者,痰塞胸脘,气逆不下,冲击肺耳。”肺主气司呼吸,肺体清虚,不耐寒热,故为娇脏,内外之邪侵袭后易于为病,宣降失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基本方中瓜蒌清肺化痰理气;杏仁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中兼有宣肺之功,为治咳喘要药;冬花消痰降气,温润,不燥为化痰止咳要药;白前辛散苦降,长于祛痰降肺气;炙紫苑辛散苦泄,下气消痰且温润不燥,作用平和;炙百部甘平质润,功善润肺下气,长于止咳;桔梗归肺经宣肺止咳,如舟载物,引诸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宣肺化痰,下气止咳之效。正如刘完素言:“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

变异性哮喘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以持续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其特征,是由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等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也有认为由于支气管上皮因慢性炎症受损,暴露的迷走神经末梢感受器易被微小刺激所激惹,引起局部小血管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直接引起咳嗽反射。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与哮喘相似,内有伏痰,外有诱因相触而发。基本方中加炙麻黄宣肺平喘又能发表散寒,其中麻黄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川贝润肺化痰;白僵蚕熄风止痉化痰,僵蚕所含蛋白质具有刺激肾上腺皮质作用;地龙熄风通络平喘,有抗过敏抗组胺作用。上气道综合征者加白芷祛风解表,通脉行窍;辛夷祛风透邪,利窍通鼻,抗变态反应性炎症。中医认为,胃食道反流性咳嗽为食积气滞,胃失通降,母病及子,肺胃之气上逆而咳嗽。旋复花下气消痰,莱菔子消食降气化痰,代赭石质重降逆,制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通过对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病理认识,结合西医的病因诊断,根据每位患儿证候、体质辨证施治,不离中医辨证施治的根本,所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李斌恺,赖克方.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J].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62-6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S].中华医学信息报,2008,23(23):20-2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96-9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78.

[7]陈雪梅,王儒平.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64.

猜你喜欢
学组流性变异性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CORESTA2019年农学&植病学组联席会议关注可持续发展、植保、低烟碱烟草等主题
睡眠质量评价学组第二届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
传染病信息(2016年6期)2016-03-25 09:10:41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5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