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3-11-15 11:00罗振亚
新文学评论 2013年3期
关键词:新世纪新诗论文

◆ 罗振亚

主持人语

◆ 罗振亚

文学史家唐弢先生、作家施蜇存先生在世的时候都曾说过,“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以为历史需要稳定、沉淀。正是沿着这种思路和逻辑,很多人以为像新世纪诗歌这样处于进行时流动状态、缺少必要的时间距离的文学现象,不太适合做专题性的研究,也算不得什么学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必须打破的思想误区。的确,新世纪诗歌尚未定型,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其庞杂纷纭,易动善变,无法整合,研究难度过大。但是,更应该清楚:面对发生过、进行着的诗歌实践,一个文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义务,就是描摹其过程,总结其规律,评判其得失,指点其迷津,让读者了解历史的真相,为繁荣创作提供助益,否则即是一种逃避和罪过;同时,一部成熟的诗歌史的问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经过几代人一点一滴的逐步积累,所以对当下历史进行专题研究的价值就更毋庸置疑,如果谁都不注意对创作的主体个性、宏观流向等去仔细捕捉、阐释,不注意对刚刚逝去的具体细节、情境等及时地留存、“打捞”,理想诗歌史的最终完成就是一句空话。

或许是缘于这些“根深蒂固”思想的长期作用,当遇春兄和我提及组织一个论题时,我的脑海中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跳出了这个题目:聚焦21世纪中国新诗。一是新世纪一晃已经过去了十三载,有了丰厚的精神存储,意义重大,值得研究,二是在我的身边集聚着不少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人。那么,该如何看待新世纪诗歌?记得不久前我曾经说过:21世纪的诗歌界发生了许多事情,对它的评价也仁智各见。有人以为新世纪诗歌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延伸而已,并没有提供出什么明显的审美趣向和新鲜的思想质素;也有人认为新世纪诗歌十年里的新变,超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诗歌转变。新世纪诗歌究竟是境况如常还是气象一新?它和此前诗歌之间究竟构成了一种内在接续,还是一种本质断裂的关系?它是否出现了新的征象、新的质素?它在写作方式上出现了什么变化,要想谋求持续性发展还面临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对它,从什么角度切入、怎样切入最为恰当和有效?

论坛中选题、视角迥异,风格、落点不一的四篇论文,虽然不能说完全回答了上述问题,有些观点也远非定论;但它们均能实事求是,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共同还原了新时期诗歌的部分真相,触及了新世纪诗歌的某些本质属性、方式变革以及审美取向,给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启示。卢桢的论文《都市感觉结构的生成》,从以“物”作为审美基点、对“速度”的祛魅和空间意识的拓展三个维度,对都市诗的感觉结构生成问题做深度阐释,暗合了古典诗与传统的乡土关系密切、新诗尤其是晚近的新诗更近于都市的内在趋势;李明燊的论文《新世纪诗歌:前行路上的乡愁》,注意发掘新世纪诗歌与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的联系,指认新世纪诗歌深处隐藏着一种对当下内省式的新质的乡愁,实际上已触摸到了中国文学绵延不绝的精神内核所在;邱志武的论文《多棱镜下的透视: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主义流向》,在底层写作与现实原则、市民阶层与日常写实、公共记忆与现实问题等三个层面,对新世纪诗歌“及物”的内在走向及其得失做客观的判断、评说,其理念和思考是符合文学史实际的;罗麒的《“云端”的诗——新世纪诗歌的网络化存续与变异》,则重在探讨新世纪诗歌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从正反两方面辨析网络介入给中国新诗带来的影响,思维辩证,其警告发人深省。

新世纪诗歌在持续不断地展开,新时期诗歌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不久。不能说四位青年学子的思考和言说尽善尽美,相反它们还存在许多缺憾;可是其或锋利、或敏锐、或绵密的追求个性和大胆、直接的批评勇气,仍然昭示了一种希望。毕竟他们正在通往成熟的“路上”。

猜你喜欢
新世纪新诗论文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新诗之页
新诗画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麦尔维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