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慧婷
作者:代慧婷,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341000。
2012年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诞生1300周年。正当此时,吴中胜先生的《杜甫批评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面世了,这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提起“杜甫”,这个老少皆知,谁都能背上他几首诗的名字,我们可能在想:杜甫?谁人不知!或者这样名声显赫的大家,有多少人研究过他,这本书又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杜甫呢?读完吴中胜先生这部44万字的专著,才发现这本书正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研究杜甫的。
这个视角就是文学批评史的引入,从批评史的角度研究杜甫,有别于“就杜甫研究杜甫”的传统思路,用吴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整体史的研究遮蔽了作家作品这个世界上最富灵性的个性存在,也遮蔽单个批评史都是“这一个”的事实。如果说整体史的研究已是“山穷水尽”,那么作家作品的个案批评史的研究就是“柳暗花明”,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向深广度拓展的“又一村”。
吴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作颇丰,近二十年来对杜甫的研究从未间断,这也正为本书的成书打下了数十年的研究基础。本书以批评史为视角,以历代杜甫批评为对象,考查历代学者对杜甫及其诗学的思想态度,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考察杜诗价值的生成和发展,把杜诗放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去考察杜诗的历史命运。
这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河岳英灵集》引发的话题——唐代人喜欢杜甫吗?”吴先生开门见山,直接从最具争议的话题开篇:杜甫的诗歌在各个朝代都受到推崇吗?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人对杜甫其人其诗说“不”吗?为何唐人唐诗最普遍的选本中都没有收录杜甫的诗歌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走进了唐人心目中的杜甫。第二章“宋金元杜甫批评”,这是历史上“三次学杜高潮”的第一次,吴先生写到北宋初期文人、王安石、江西诗派、陆游、宋代理学家、严羽、文天祥等评杜的盛况,其中“宋代理学家论杜”和“严羽与杜诗的经典化”这两个章节观点颇有新意,文中处处可见老杜自己的或评论他的诗句,切情切景,其中大多数章节的标题直接是诗文,如“一饭未尝忘君”、“谁得其皮与其骨”这自是讲苏轼评杜;“醉里眉攒万国愁”、“无一字无来处”写的正是黄庭坚学杜;“重寻子美行程归”、“看渠胸次隘宇宙”自是陆游论杜了。第三章“明代杜甫批评”。第四章“清代杜甫批评”,是历史上第二次“学杜高潮”,涵盖了王嗣奭、金圣叹、钱谦益、仇兆鳌、王夫之、叶燮、神韵派、沈德潜、浦起龙、赵翼、翁方纲、杨伦、刘凤诰、桐城派等对杜甫批评的研究。历代评杜不仅有肯定,也有真正批评的“批评”,如王夫之,到他这里杜甫的地位“降落到历史的最低点”。浦起龙的《读杜心解》“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吴先生评论道“心哉美矣!”为何说“心哉美矣”呢?这与中国直觉印象式的批评方式和以心解诗的诗学批评传统不无关系,古人以心解诗,今日吴先生又何尝不是在以自己的一颗“闷闷然”之心,苦解老杜与古今大家之心呢?第五章“民国时期杜甫批评”,杜甫诗歌五四前后的命运和抗战时期杜甫形象的研究都较有新意,一直以来杜甫研究多限定在“古代文学”的范围内,如何跳出“古代”,从更广泛的近现代的研究视野来探讨杜甫批评?在这里吴先生给了我们答案。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后的杜甫批评”,这是“第三次学杜高潮”,结合上两次,以及吴先生对杜甫批评历史和鲜活情境细致的解说和还原,不难明白历史上为何会有“三次学杜高潮”。第七章“新时期杜甫批评”,吴先生以杜甫研究学刊为视窗——对新时期以来的杜甫研究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
品读全书,感触颇深的有两点:
一、角度新,从批评史的角度研究杜甫,使两大学科领域的结合与纵深发展都迎来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视角的突破与创新。以前看到的文学批评史都是“整体史”,是一种宏大叙事,今日竟然看到可以将某一个作家作品的批评写的如此细致入微;以前是看名人对名家的批评,今天是对批评者“批评”的“批评”。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研究,还可以这样“走近杜甫”。
二、观点新,思维严密中透露出新颖的理论,且不说这部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在内容上吴先生关注杜甫诗歌在五四前后的命运,关注梁启超为何称杜甫为“情圣”,关注学术怪胎郭沫若评李白与杜甫,更关注杜甫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形象;他还拿“村夫子”说与“诗圣”说做比较,研究理学家眼中的杜甫,还认为王夫子对杜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
撇开这些理论性的东西不说,单从文采上讲,读这本书像是参与一场诗词的盛宴。吴先生似乎不喜欢故纸堆似的一板一眼的说教,读他的书,只觉得兴致盎然,情之所至,吴先生也会幽默的令人颇感意外,在谈到《河岳英灵集》时,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吴先生把它比作今天的“流行歌曲排行榜”,既新颖又明了。在谈到杜甫早年不成熟诗作受追捧时,吴先生用了“粉丝”一词,像少男少女追捧一些流行的快也消失的快的明星一样。这个比喻让人不禁莞尔。可见吴先生在写作时沉醉其中,文辞中不见大段自顾自的解说,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博学者,娓娓道来,不紧不慢。讲别人评价杜甫,似乎自己就在眼前看着,生动的笔调,似乎就是历史的还原。更为难得的是,此书参考引用的文献处处皆是,看似不经意的落笔,却是作者翻阅无数资料告诉你的真理,看似随意的引用,却是匠心独运的安排,使你在不经然间已获得大量详实珍贵而又有条理的史料。这也许正是吴先生作品的魅力所在。而诗词点缀其间,看似信手拈来,却又入情入理。“百年歌者苦,未见有知音”这一节写的正是杜甫自况最好的描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正是世人拿李杜比较的境况;“命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这一节自是写晚唐诗人又在杜甫身上找到了学习和推崇的对象。这只是书中诗文一隅,其他更是不胜枚举,如此说读此书像是参加一场诗词的盛宴,丝毫不觉夸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