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玲
(200438上海市包头中学)
沪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
题《留住童年》
有时回忆余一笑;
从此伤心不再哭。
简评:语浅情真。
沪教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
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想当年,草美水丰,牛肥马壮是仙境;
看今日,鸟飞鱼尽,树倒湖干成死滩。
简评:准确地表达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恨人类,改道截流,盲目开发已成死地;
愿明朝,花红柳绿,用心保护再变仙湖。
简评:“开发”与“已成”失替、“保护”与“再变”失替。可改为:
恨人类,改道截流,盲目开发成死地;
愿明朝,花红柳绿,用心保护现仙湖。
沪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题《夏衍的魅力》
九十年风雨历程,磨练端先意志;
一辈子真诚清白,铸成夏老精神。
简评:“夏老精神”不如“夏衍精神”。“夏衍精神”不存在不恭敬的问题。用人名冠精神,不仅明确,还是极大的尊重。严格地说,用同一个人、事、物的名称相对,是应该忌讳的。
题《忆冼星海》
十年创作留青史;
一曲黄河动我心。
简评:“创作”与“黄河”失对。
题《木兰诗》
替父从军,北朝巾帼传佳话;
保家卫国,天下须眉当自强。沪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
题《卖柑者言》
题柑:
有玉金之色;
无甜美之实。
横批:
欺人太甚
题官:
有享乐虚荣之意;
无保民为国之心。
横批:
欺世可恨
题《黔之驴》
黔驴技尽命休了;
贵虎智多胃饱矣。
简评:“了”和“矣”都是仄声,不合律。改“矣”为“哉”,可合律。再改“了”为“矣”则全符合文言语气。沪教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
题《风筝》
想当年,弟做风筝哥踩烂;
看现在,哥求宽恕弟遗忘。
简评:“忘”古为平声,初中同学们大都不懂古声,不宜效仿。
总评:“尽管不少联语失之浅白,但大都能较好地概括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