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意识中提升的诗学建构——评《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

2013-11-14 06:21朱崇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诗学华文身份

朱崇科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广东广州510275)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问题意识的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范式更新(paradigm shift)是一个学科发展和推进的必不可少的推助力。即使回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来,相关的问题意识转换也是势在必行。简单回顾该学科实践嬗变的三十余年历程,我曾经把问题意识的层次归结为三层:1)资料累积阶段;2)借助部分资料、思潮、理论加以整合的阶段;3)尽可能穷尽第一二手资料,并对研究对象了解精深,辅以研究者的个人长处,实现问题意识的世代更替阶段。这当然只是粗略划分,而阶段的递进往往是交错并存的。

回到目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界的现实中来,我们既要看到学科蓬勃发展、实力不断壮大的可喜成绩,其具体表现不只是队伍的数量递增,还有新的学术理念的推进,如身份认同、华语比较文学、华语语系文学、海外华人批评家等等,同时,相关研究也在区域华文文学史的框架下有了部分对个案的精彩而独到的分析,如西西、白先勇等等,成果喜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繁荣昌盛下面的喧嚣与浮躁,尤其是,问题意识的更新换代似乎陷入了瓶颈期——重复劳作、自说自话,或者借一点有限的二手资料加上自己擅长的文论就开始煞有介事的想象,尤其是相当自信而勇敢的罔顾历史时空限定及具体优秀作家的个性和巨大差异。

可喜的是,吴奕锜、陈涵平两位教授合著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以下简称《寻找身份》,下引只注明页码)的出现在让人慨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徘徊于瓶颈期的黯淡情绪中看到了一抹亮色和暖色,也给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界注入了一份清醒,甚至也让人看到了此学科研究实践操作中的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一、新颖独特的诗学建构

毋庸讳言,两位学者对“新移民文学”的名词设置有其合理之处,比如其相对宽泛的概念界定,“是指20世纪中后期以来,出于各种各样目的(如留学、打工、经商、投资等等),由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迁徙移居的华人/华裔人士,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反映其移居国外期间生活境遇、心态诸方面状况的文学作品。”(页19)但实际上,该书更多是将中国大陆输出的作家作品作为论述焦点。自然,对这一时间段和主要作家的进一步限定让这种思考和论述更具有可操作性,毕竟,大陆学者对这批新移民作家的心态、手法具有更贴近的灵魂共振和更广阔的对话空间。

(一)问题意识的更新:以身份寻找为中心。正是因为该书从全球视野的语境下重新思考新移民文学的流变,那么相较而言,在全球化范畴内探讨流动的身份确认无疑既是主流,又是必需的。而毋庸讳言,身份认同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关系研究也是21世纪以来相对深入和成功的理论利器,比如朱立立教授的《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就值得关注。

毫无疑问,1970年代后期的华人移民和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们移民的目的既有相同更有差异。相较而言,对前者来说,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实现个人价值、理想、幸福,尤其是找寻一种合理的身份确认似乎日益重要。如果相对简化新移民们身份认同的认知模式,暂时剔除具体时空和个人际遇差异,那么华人移民们的认同模式往往在一开始会心向中国(祖国),而后对居住国日久生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渐渐企图扎根本土(移居地),而其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往往会因此分裂、分化,乃至走向离散。对于某些人来说,文化身份依旧是中国人,但物理身份却变成了异国护照,自然而然,多元认同貌似和谐地共存,这其中有不少相当复杂而迷人的议题值得仔细探讨。

《寻找身份》一书呈现出相当独特而又深入的问题意识,如考察其间的文化身份转换轨迹,甚至更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回应特征上产生了不同的认知模式。如1990年代以后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美国不再作为一种神秘、新奇的“他者”形象而存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出新移民作者的中国大陆日益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和所移居国家往往享有某些方面内在逻辑类似的全球化和跨国性模式。而新移民创作也从较早时期(如1980年代初期)对移居国外在的物质等层面的津津乐道就滑入对人性、自我在不同文化中碰撞的幽微再现,当然,这也更涉及到自身身份的复杂转换。关于这些方面,本书有着颇为到位的论述,作者在把新移民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进行比较时,侧重的正是他们对文化身份的寻找的类似点,“即使是这些身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移民后裔,当骨子里的中国文化遗传基因不可避免地遭遇西方文化的固执排斥时,在自我身份认同与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之间,依然还存在着一道或有形或无形的隔膜,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对于我们的新移民来说,寻找必然产生困惑,焦虑更是难以排解。这,或许就是他们的宿命。”(页32)

整体看来,《寻找身份》的论述一方面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世界华文文坛中新移民文学的文化内蕴和诗学建构,同时也的确为正处于两难状态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和突破方向,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二)诗学内涵的丰富。不仅如此,该书借助一些前沿性的理论学说,如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意象学等等,对新移民文学的不同形态的诗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除了上述所言的身份认同以外,作者还特别强调文化冲突与文化混杂的可能与实际现象,反思本土与异域之间的复杂辩证关系等等,诸如第一篇“综论”中多个侧面的理论阐释,即是作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新移民文学现象所作出的可喜努力。而在第三篇“新移民文学的诗学分析”中,作者有意结合一些相对经典的文学意象来思考新移民文学书写中的焦点意象叙事和诗学内涵。比如,在北美新移民文学中,论者就选择了三组意象,1)“行走”与“飞鸟”,2)“背影”与“冰河”,3)“美国”与“唐人街”等,不仅仅是对关键词的巧妙总结,更对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味进行总结和梳理,令人眼前一亮。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对代表性场域(如纽约)进行相当精当的形象分析,这无疑推进了新移民文学论述的视角、境界和论述高度。比如,对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纽约书写就相当精彩,“梦想”“天堂”“地狱”“熔炉”等名称总结既是有灵性的历时性梳理,又和纽约之于华人移民形象认知的日渐清晰与客观化描述环环相扣,“由‘梦想’到‘天堂’到‘地狱’到‘熔炉’的几个发展阶段,事实上正好构成了新移民文学的‘纽约书写’,由滥觞初期的单薄浮躁的叙述逐渐化转到后来的厚重沉稳的表达这样一个大致过程……并不意味着界限清晰的时段划分,因为有时候这种书写也呈现出相互交叉的模糊状态”(页150)。由上可见,《寻找身份》采用多种策略,立足于较为丰富的文本分析和理论调试,无疑有效地丰富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诗学视角。

(三)论述策略的精当。读完这部新作,笔者觉得特别值得赞许的是该书的论述策略。作为一部对迄今为止的新移民文学的较为全面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论阐释的学术专著,结构上颇具匠心,尤其是我们要考虑到这是一个有时间限定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这种设计的心思更显难能可贵。

综观全书,在体例设计上的“三结合”尤其值得称许:1)宏观与微观结合;2)点面结合;3)理论与实践结合。全书分成四编:前两编属于宏观论述,第一编侧重理论高度,既强调理论视野、背景,同时又对其中的关键词加以仔细分析;第二编重点关注相关区域新移民文学的整体特征,比如北美、欧洲、澳洲、东北亚新移民文学等等,而其中对北美新移民文学论述尤显功力。第三、四编强调叙事诗学,第三编是整体关键词耙梳,如叙事形态、文学意象、女性叙事、地域书写、文化误读等,第四编则是就各个区域的代表性/精彩个案加以分析,如严歌苓、张翎、少君、高行健、虹影、林湄、毕熙燕、蒋濮等。这种论述策略的选择无疑是匠心独运且相当精当的,其间既有立足于大量文本之上的诗学总结、规律现象梳理,甚至是理论升华,这无疑开拓了对此议题研究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同时又有对优秀个案的集中剖析,不致于过分割裂了优秀作家的整体性、个性和复杂独创性。《寻找身份》这种纵横交错、点面互动的动态描述,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对相关议题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比较令人信服。这也是该成果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结项评审中获得“优秀”的实至名归之处。

二、“吹毛求疵”与瑕不掩瑜

尽管《寻找身份》就其研究论题而言是一部优秀之作,达到了相关研究的值得赞许的高度,但如果将其置之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宏阔语境与诗学经典建构理念的更高层次要求来看的话,该书似乎也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命名的权宜。如前所述,“新移民文学”相较于早期的“留学生文学”或侨民文学等称谓/概念有提升之处,而对于论者缩小范围进行可行性研究亦不无裨益,但整体而言,它也有其致命缺憾——权宜性。

一方面,所谓的“新”可以新多久?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初期的移民文学和后来的新移民文学渐渐会被时间合并、淡化,后继者(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民众)并不能完全看出其间的巨大差异,而时间限定往往会让它们的特色变得面目模糊而形象扁平,那么此时的“新”变成了未来的“旧”,说服力和可持续性缺乏,易言之,这不是一个可以放眼长远的名词设定。同样,在其论述空间的涵盖上,论者对港台出去的作家论述相对较弱,大陆作家占据主流,似乎不尽符合“新移民作家”的实际现状和代表性,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和论者对个案文本复杂微妙的文学史地位认知限制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新移民文学”内涵容量有限。对于新移民文学的界定,前面的论述貌似宽泛,但也有其让人疑惑之处。到底是以书写身份、书写主题还是以书写场域来加以确认?若以作家身份确认,那么书写内容可以无关乎新移民;若以主题确认,优秀作家的其他书写就被很遗憾的舍弃;若以场域为准,离开此场域的书写者创作又该如何安放?另外的关键是,当他们暂居的身份变成了永久居留,甚至变成了异国公民后,所谓的新移民内涵和参照物其实是滑动的:对于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中国人来说,这些作家的文学创作严格意义上说则是外国文学,从文化角度来说,可视为海外华文文学,但这些作者更是当地国家的新移民,而非中国人了,这种新移民的界定明显是暧昧的、滑动的。

(二)东南亚华人新移民文学的缺席及缺憾。《寻找身份》一书强调不同板块新移民文学的整体区域特征,惟独遗漏了东南亚华人新移民文学,尽管论者在本书“后记”中坦承,“由于我们对于这一部分了解不多,无法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述,故而只好继续保留这一遗憾。”(页261)但是,对于一部让人产生美好期待的新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已然成为事实的缺憾。

东南亚华文文学,尤其是更加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新马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大家庭中除大中华文学圈外最复杂、丰富和资源充盈的板块,由于其华人移民历史悠久,文化人旅居、聚居或定居的频率和人数众多,故而和中国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方方面面的密切关联,故其华文文学亦长期表现出强烈的“移民性”特征,而新马华文文学与大陆、台湾、香港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影响、互动和对话关系。

从此视角看,新移民文学的许多观点并不能简单挪移到新马华文文学的时空中来。我们可以主要从两个层面加以简单探研。比如恰恰是因为1949年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建国后一段时期内的相对闭关锁国使得东南亚华人学生留学更多选择了台湾,半个多世纪以来,源源不断的留台生文学、旅台文学和在台马华文学已经成为马华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三大板块之一,尤其是他们还携带着批评的话语霸权更是对马华本土文坛影响深远,毋庸讳言,其间的复杂性、深刻性和悖论性往往令人刮目又眩目。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1990年代后才和中国大陆更多互动的新加坡场域,若按照《寻找身份》的宽泛界定,此时空中的留学生文学、陪读妈妈、人蛇系列作品都是值得探研的文化现象,虽然它们大多算不上文学经典。但尤其引人注目的则是九丹,其一系列创作,包括《乌鸦》《凤凰》等,揭示了中国大陆女子在样板国家——新加坡的心酸际遇,若从中-新对视的角度考虑,却别具新移民内涵。同时值得认真反思的是,《乌鸦》书写旋风却又影响了狮城本土作家卡夫加以效仿,形成一种令人大跌眼镜的悖论式对话,但亦具有研究价值。从上述层面来看,《寻找身份》似乎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东南亚华人新移民文学的无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此外,《寻找身份》偶尔浮现的某些宏大叙述,也时或导致将不同时空的文学书写平面化、类型化,从而也影响到对其差异性的立体建构。这也说明了,若从问题意识范式更新的视角来严格要求,如上所言,它也有提升空间和继续努力的方向。当然,这是我们从学术的更高层面上的“吹毛求疵”。瑕不掩瑜,就整体而言,我们依然有理由认为,《寻找身份》不啻是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亮点,一项值得嘉许的成果。

猜你喜欢
诗学华文身份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背诗学写话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