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详注》疑误补正

2013-11-14 05:02吴华峰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安西杜诗中华书局

吴华峰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谓《杜诗详注》“援据繁富,而无千家诸注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要,可资考证者为多”。但此巨著中难免有疏漏,中华书局点校本《杜诗详注》出版说明指出:“仇注引书常有错误,如《大招》误作《招魂》,王粲《游海赋》误作《海赋》,江淹《恨赋》误作潘岳《恨赋》,陶渊明《九日闲居》误作《桃花源记》,其他脱文误字,不一而足。我们在标点过程中发现了就加以改正,但无法一一查对原著,也不再出校。”可见原注中讹误之处甚夥。清代杨伦、浦起龙、施鸿保等人就对其进行了补充或驳难,今人也对仇注做过不少补正。笔者在阅读中华书局1979年版点校本《杜诗详注》的过程中,亦于诸家之外发现注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共计十七则,胪列如下,以质高明:

1.《高都护骢马行》“安西都护胡青骢”句注:“《旧唐书》:贞观十七年,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显庆三年,移治龟兹国城。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都护府隶焉。”(卷二,第86页)

案:唐代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安西、北庭都护府治西域。注语中所云“十六都护府隶焉”应为“都督府”之误。《旧唐书·地理志》“安西大都护府”条载:“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置安西都护府,治在西州。……龙朔元年,西域诸国,遣使来内属,乃分置十六都督府,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皆隶安西都护府,仍于吐火罗国立碑以纪之。”

同注又云“《隋书》:西域吐谷梁有青海,中有小山,至冬冰合,尝得波斯马放入海,因生骢马,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马”。注语中“吐谷梁”乃“吐谷浑”之误。《隋书》原文载:“青海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

2.《天育骠图歌》“监牧攻驹阅清峻”句注:“《周礼·夏官》廋人,掌教駣攻驹。注:攻驹,騬其蹄啮者闲之。二岁曰驹,三岁曰駣。”(卷四,第254页)

案:《周礼·夏官》:“廋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郑玄注云:“攻驹,騬其蹄啮者。闲之先牧,先牧制闲者。”“攻驹”指阉割公马,“蹄啮”意为马以蹄踢和用嘴咬,“闲之先牧”为养马者。仇注漏引“闲之”以后之文,与《周礼》及郑注意全不符。

3.《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何太龙钟极”句注:“常建诗云:双袖龙钟泪不干。”(卷八,第642页)

案:注语所引为岑参《逢入京使》,而非常建诗。岑诗见《全唐诗》卷二百一。

4.《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三城守边却可图”句注:“《唐书》:彭州有羊灌、田朋、笮绳桥三守捉城,又有七盘、安远、龙溪三城,皆界茂州汶山。朱又云:公《西山》诗有“绳桥战胜迟”之句,则此三城,乃三城捉手也。”(卷十,第869页)

案:注语“则此三城捉手也”不通。唐代设“守捉”,为军队戍守地之小者。而“捉手”一词原有二意:一为握手,一为买主,用在此处均于意不合。考朱鹤龄《杜工部诗辑注》云:“公《西山》诗有‘绳桥战胜迟’之句,则此三城,乃三守捉城也。”故“捉手”乃“守捉”之讹。

5.《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汉将仍横戈”句注:“《吕氏春秋》:行人烛免胄横戈而进。”(卷十四,第1195页)

案:《吕氏春秋·贵直论》云“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行人烛过”乃人名,又见于《韩非子·难二》、《说苑·臣术》及《汉书·古今人表》,故不应省略。

6.《雨》“皇天德泽降”句注:“古诗:皇天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卷十五,第1325页)

案:注语所引系汉代《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见逯钦立先生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皇天”应作“阳春”,并无异文。

7.《听杨氏歌》“愚智心尽死”句注:“《田子方》:哀莫哀于心死,而人死次之”(卷十七,第1481页)。

案:后一“哀”字应作“大”,《庄子》原文为“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8.《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句注:“《西京杂记》:帝悔之,穷按其事,画工韩延寿弃市。”(卷十七,第1503页)

案:注语中“韩延寿”为“毛延寿”之讹。见《西京杂记》卷二。

9.《哭王彭州抡》“北部初高选”句注:“《通典》:吴时,馀曹通为高迁,而吏部特一时之俊。”(卷十七,第1537页)

案:注语中“迁”字不辞,结合正文应作“选”字。《通典·职官五》:“《华谭集·尚书二曹论》曰:刘道贞问薛令长在吴何作?答曰:为吏部尚书。问曰:吴待吏部何如?馀曹答曰:并通高选,吏部特一时之俊。”[9](P138)

10.《承闻河北诸道节度使入朝》其三“却教江汉客销魂”句注:“《恨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卷十八,第1625页)

案:注语所引为江淹《别赋》中之名句,误作《恨赋》。

11.《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甘子阴凉叶”句注:“《南史》:顾初牵牛阴凉木下。”(卷十九,第1710页)

案:顾初为南朝宋人,今本《南史》未载此事。注语中此故实又系于三国管宁下,《文选》李善注引皇甫谧《高士传》:“人或牛暴宁田者,宁为牵牛著凉处,自饮食也。”

12.《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朋来坐马鞯”句注:“《晋书》:范逵尝过陶侃家,时大雪,乃撒所卧鞯自剉给其马。”(卷十九,第1711页)

案:注语文意不通。《晋书·列女传》载:“鄱阳孝廉范逵寓宿于侃,时大雪,湛氏乃徹所卧亲荐,自剉给其马,又密截发卖与邻人,供肴馔。”“撒”字应作“徹”,为“取、拆下”之意。

13.《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其四“勃律天西采玉河”句注:“师氏曰:晋平居诲为张邺使於阗判官,作《行程记》云:其国采玉之地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流为三河。”(卷二一,第1859页)

案:《新五代史》载:“晋天福三年,于阗国王李圣天遣使者马继荣来贡红盐、郁金、牦牛尾、玉氎等,晋遣供奉官张匡邺假鸿胪卿,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为判官,册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是岁冬十二月,匡邺等自灵州行二岁至于阗,至七年冬乃还。而居诲颇记其往复所见山川诸国,而不能道圣天世次也。”[12](P917)

注语“平居诲”乃“高居诲”之误,“张邺”乃“张匡邺”之误。且首句疑有脱漏不辞,按文意断句应为“晋平居诲为张邺使于阗,判官作《行程记》”。另“于阗”之“于”,亦不得作“於”,此乃点校者之误。今查四库本《杜诗详注》,“平居诲”误作“平居海”。仇氏此注系参引南宋黄鹤旧注:“又晋天福中,平居诲为张邺使于阗,第判官作《行程记》:‘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仑,西流一千三百里,至干(于)阗界牛头山,乃流为三河。’”而未察黄氏之误。

14.《次空灵岸》诗末注解:“黄生:道途虽苦征役,然有山水之趣。……然犹云‘耻为俗人诮’,尚有经过草草之憾也。”(卷二二,第1965页)

案:诗歌正文为“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仇氏所引系黄生《杜诗说》原文,将“达”字误引为“俗”字,改变了原诗的句意。

15.《哭韦大夫之晋》“兴残虚白室”句注:“吴注:《愤赋》:弃虚白之室,归长夜之台。”(卷二二,第1994页)

案:《愤赋》之作不见著录,不详作者。仇氏此注亦引自黄鹤:“《愤赋》:‘弃虚白之室,归长夜之堂’。”而将“堂”字讹为“台”。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云:“梦弼曰,庄子虚室生白,《橨赋》:弃虚白之室,归长夜之堂。”“愤”字讹为“橨”。

16.《别张十三封建》“内外名家流”句注解云:“内家,为玠之子,外家,为文靖外孙。”(卷二三,第2010页)

案:同诗“刘裴首建议”句注引“《唐书·刘文静传》”。“彭城英雄种”句注亦引《刘文静传》。诗末注解又曰:“将来振起朝堂,功业上追文静,何必效羽人之入海乎?”可知“文靖”为“文静”之讹。仇氏此处系参伪王洙注:“洙曰:建封乃文静之外孙,为人倜傥,如汗血驹,有千里之才。”

17.《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阴晴屡不分”句注:“唐太宗诗:阴晴众壑殊。”(卷二三,第2078页)

案:此为王维《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看樵夫。”唐太宗亦有《望终南山》诗,见《全唐诗》卷一,然无此句。

[1]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朱鹤龄.杜工部诗辑注[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7]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9]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魏征.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仇兆鳌.杜诗详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黄鹤集注.蔡梦弼校正.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M].丛书集成初编[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5]黄生.杜诗说[A].一木堂诗稿[M].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16]刘辰翁批点.(元)高楚芳编辑.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7]分门集注杜工部诗[M].四部丛刊[Z].上海书店,1989.

猜你喜欢
安西杜诗中华书局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贫困无田杜太守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
要钱还是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