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祥
一段时间以来,“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被媒体广泛引用,让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闻风丧胆。据说,有两个数据支撑这一说法:699和15%。即今年毕业生有699万,比去年多19万,而招聘岗位却不增反减,用人单位供给量下降约15%。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很多人知道,高校毕业生每年都有10万左右的增量,如果再加上今年延缓就业的人数,可以想见,明年的夏天,就业总量一定会更大更多。而市场需求在短期之内显然难以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人才买方市场依然强势。
笔者无意纠缠于一个说法是否得体合宜,笔者更关心这一说法对人才供求双方、高校和政府决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毕业生的角度看,媒体大肆宣传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他们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阴影。一些人宁可窝在宿舍抱怨,也不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他们潜意识里接受了“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个说法,并以此为托词,拒绝找工作。另外,这一说法直接导致考研人数激增。有关数据表明,避开“史上最难就业季”成为78%考研者的第一意愿。
从用人单位来看,他们选人用人的标准和要求更高更严,有的甚至近乎荒谬。安徽一科技公司拒绝本科生,理由是他们庙太小,供不起大菩萨;而内蒙一民营企业,规模不过百人,招聘保安人员竟要求硕士学历。
从高校看,人言可畏。在此压力下,高校不得不“有所作为”。从创业教育课的开设到社工专业的新增,无不是对社会批评的回应。然而,大学不是人才培训中心,更不是公共服务站,它有自身的运作和发展逻辑,一味盲从适应论,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也就颇可怀疑了。
从政府方面看,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率成为高悬在各级领导尤其是高校领导头上的金箍棒,在这种政绩导向下,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被就业”和“注水签约率”也就层出不穷了。把就业视为民生之本,是民之福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但过犹不及,应当认识到,自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已然存在,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岗位,仍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没必要因为媒体的宣传而手忙脚乱、频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