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王秀娟
“十二五”末,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35%。为此,要加大勘察开发力度,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完善管网和储气设施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
近日,一部详尽完整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终于揭下最后的面纱,描绘出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整体蓝图。
这部涵盖了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制气等内容的规划,明确规定了天然气“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六大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大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勘察开发力度,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完善管网和储气设施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
“《规划》对我国天然气‘十二五’的发展做出了全面完整的部署。可以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蓝图就此明晰。”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规划》为“十三五”天然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天然气的利用比例探路。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想要有大发展,在林伯强看来,最首要的问题是要将各种机制理顺。他认为:“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理顺天然气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机制,不论是天然气的价格改革机制,还是油气市场体制,都是一些本质性问题。这些本质的问题不解决,天然气发展就会比较困难。”
●如龙的车队,焦急的等待。“十二五”规划能否缓解天然气车主的焦虑? 供图/CFP
和林伯强有着同样看法的刘毅军也强调,不是上游气源供应充足下游消费量就能实现稳定增长,一个健康的适应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至关重要。这个机制不仅要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要保证企业开采资源、建设管道的动力。这是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偏低,天然气的“跑马圈地”行为屡禁不止等现象严重阻碍了资源的开发。煤层气的开发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却因为采矿权与采气权长期分离,造成长期的资源浪费。诸如此类现象的产生,说到底还是机制问题。管理机制不到位,就起不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这就阻碍了天然气的顺利发展。
对此,此次《规划》做出了进一步的指导。
对于天然气价格倒挂现象,《规划》指出,要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变化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充分发挥价格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杠杆作用,为天然气价格最终市场化奠定基础。
同时,天然气价格改革已列入“十二五”期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近中期目标将集中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建立并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推行差别化气价等领域。
对于我国天然气勘察领域缺乏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占而不勘”等现象,《规划》提出建立完善天然气勘察开发促进机制,推动天然气探矿权、采矿权竞争性出让制度,严格探矿权退出机制。
煤层气的采矿权与采气权也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允许垄断企业除外的其他开采主体进入,未来将会有较大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最看好的是煤层气,其次是页岩气。到目前为至,煤层气在我国已经开发了十多年的时间,技术层面的难题已基本解决。只要采气权和采矿权合一,未来的煤层气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林伯强接着说,“页岩气作为一个引进不同类型开采主体的试点,才刚刚开始,‘十二五’期间暂时不会有大规模发展。原因很多,技术和体制机制问题都还比较多。”
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量虽然丰富,但天然气的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天然气利用率较低。除此之外,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不断攀升带来了能源安全的新危机。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年均新增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到2015年达到23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增加,供气安全问题需高度关注。2010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15%,预计2015年超过35%。
由此可见,加大对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力度刻不容缓。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常规天然气约138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150亿~180亿立方米;煤层气地面开发生产约16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将初步实现规模化商业性生产。
《规划》还提出了完成此目标的具体保障措施。如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建立完善天然气勘察开发促进机制、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积极推动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等。
对此目标的设立,虽然使人们看到未来天然气的长足发展,但面对发展中的诸多困难,专家以为非常规气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李祾譞表示,页岩气在中国的开发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规模化的商业性生产,65亿立方米“蛋糕”从哪来?这成为一个大问题。
同时,《规划》提出,在强调增加国内资源供应的同时,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有序开发市场,推进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调整,引导天然气高效利用。
在机制理顺、大力提升总资源量的前提下,要想使天然气健康发展,还必须完善诸多的基础配套设施。
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应用的瓶颈。我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尚未覆盖,区域性输配管网不发达,特别是储气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储气库工作气量仅占消费量的1.7%,远低于世界12%的平均水平。
针对这一现状,《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天然气管网、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储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千米,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1500亿立方米/年;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220亿立方米,约占201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9%;城市应急和调峰储气能力将达到15亿立方米。
李祾譞表示,管线和储气库的建设不仅会保证我国天然气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国内需求,对钢铁等行业是一种利好。
林伯强则表示:“如果不解决输送问题,中国的天然气项目可能很难吸引广泛的投资。”他说,目前我国油气管网主要是由中石油等国有大型石油公司控制,其他企业要想让自己的油气资源顺当进入管网可能难度比较大。未来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油气管网建设,但由于管网建设的成本高、回收慢,大规模民营资本进入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通过改革将管道运营工作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将会大大有利于天然气的输送。
●加大天然气储备库建设力度迫在眉睫。 供图/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