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红(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贵州 贵阳 550003)
如今,大部分的孕产妇为独生子女,新生儿出生后常无法在心理和生理上一时适应角色的转变,既往研究表明,缺乏对新生儿照顾的知识和技能是影响产妇心理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给产妇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及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已逐渐成为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为由专科技术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将一切新生儿的护理均于母亲床旁进行,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演示和健康指导[1]。实施产科母婴床旁护理可以充分的调动起产妇的主观能动性,2012年1月~2012年3月在产科病房对59例孕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3月于我院产科住院的孕产妇118例,将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59例产妇列为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29.42±6.76)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3±1.22)周。59例实施常规护理产妇列为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8.54±6.1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73±1.53)周。入选的产妇均为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头盆不称等。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环境准备符合母婴同室管理要求。选派由专科技术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将一切新生儿的护理均于母亲床旁进行,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演示和健康指导。对孕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产妇的顺产或剖宫产产后护理的须知,以及产妇饮食的指导和卫生、活动指导,如发生母乳不足或奶胀时的处理方式,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提高新生儿晚间哭闹的护理,指导新生儿的吐奶打嗝护理,对新生儿各种疾病的筛查及预防接种进行宣教;指导正确的新生儿洗澡方法:详细介绍新生儿的保暖方法、辅食添加、计划免疫程序及早期教育方法等。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讲述和基本操作演示,对产妇及其家属未掌握的内容,进一步行强化训练,直至产妇及家属基本可以掌握为止。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软件包对各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3%(58/59),而对照组为86.4%(51/5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掌握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对比沐浴、脐部护理、抚触、健康教育知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对比(例)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一种新型模式,符合广大产妇的生理心理需求,也较为符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母婴床旁护理模型为年轻的母亲及其家属提供了“一对一”、“手把手”的学习机会,不仅极大的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对知识的掌握率,也进一步拉近了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其家属的距离,提高了产科护患的信任度[3]。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往相关研究报道一致,充分肯定了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3]。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了,新生儿的各项护理操作均在母亲的床旁进行,产妇可以直接观看,从根本上解除了产妇的猜疑和担心,减少了因此类误会而导致的各种医疗纠纷;②在进行床旁护理操作时,由产妇监督,护士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进推出,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当代产科护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 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6):2791.
[2] 向 丽,杜 鹃,谢立平,等.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
[3] 张俊茹.母婴同室探视人员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2):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