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芮 李新胜 张玲 赵永才 刘婵 张金成 钱红霞
肥胖患病率增加是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在代谢综合征中扮演重要作用并增加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国内对腰围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描述尚少,本文旨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腰围进行了检查,旨在探讨腹型肥胖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例T2DM患者,其中男112例,女88例。T2DM诊断符合WHO1997年标准。其中130例合并下肢病变者为病变组(根据彩超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病变),余70例单纯T2DM患者为非病变组。同时根据腰围又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
1.2 方法
1.2.1 下肢动脉病变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型号VIDID7影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13 MHz(美国GE公司生产)。将下肢血管病变按性质分为4种,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标准如下[1]:①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1 mm)计0分,轻度增厚(1~1.2 mm)计1分,重度增厚(>1.2 mm)计2分。②硬化程度:正常计0分,轻度硬化(内膜不厚但回声强,无斑块)计1分,中重度硬化(轻度伴有斑块或狭窄)计2分。③斑块:正常(未发现)计0分,单发为1分,多发为2分,弥漫为3分。④狭窄:正常计0分,轻度狭窄(狭窄30% ~50%)计1分,中重度狭窄(狭窄50~75%)计2分,闭塞(无血流)计3分。
用总分评定病变严重性:①0分为正常;②<10分为轻度;③10~20分为中度;④>20分为重度。非病变组:①;病变组:②+③+④。
1.2.2 所有受检查对象测量腰围均为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静呼吸肋弓下缘与髂前上脊连线中点水平的周长。腹型肥胖参考2005年IDF关于中国成人腹围定义切点,男性≥90 cm,女性≥80 cm。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者以±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和25%~75%百分位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变组与非病变组一般资料比较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腰围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较
2.2 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病变的发生情况 腹型肥胖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 <0.05)。见表2。
表2 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和病变程度比较 例(%)
目前,随着人们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摄入,缺乏运动,吸烟,生活压力大的不良生活方式的出现,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以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其带来的危害是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在MS包含的成分中,中心性肥胖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MS发病、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中心性肥胖主要以腰围为代表。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调查已表明肥胖,特别是内脏型肥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在生命早期已存在[2]。目前认为,腹型肥胖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测优于体质量指数[3],且内脏或者腹腔内脂肪积聚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国外研究显示,在非肥胖非糖尿病个体腰围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4],国内研究也证实: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5]。因此认为,腹型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独立于血糖、血压而存在。
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一般认为是一组慢性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其病理改变为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管腔狭窄,管壁顺应性降低,内膜粥样斑块形成,致管腔进一步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是T2DM患者糖尿病足病发生及截肢致残的主要病理因素,早期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很难早期发现。研究显示,采用无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4]。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腰围显著高于非病变组,而糖尿病腹型肥胖组较非腹型肥胖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表明除年龄、病程、吸烟史、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传统危险因素外,腰围亦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虽然我们的观察显示腰围在T2DM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中起重要作用,推测其病理生理过程是存在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更重,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临床工作中将腰围测定作为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初筛指标还需我们大样本研究探讨。
1 潘长玉,高研,袁申元,等.2型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323-326.
2 Orio F Jr,Palomba S,Cascella T,et al.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obesity in adolescents.J Endocrinol Invest,2007,30:70-80.
3 Bertsias G,Mammas I,Linardakis M,et al.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Crete.Greece.BMC Public Health,2003,3:3.
4 Karter AJ,D’Agostino RB Jr,Mayer-Davis EJ,et al.Abdominal obesity predicts declining insulin sensitivity in non-obese normoglycaemics: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IRAS).Diabetes Obes Metab,2005,7:230-238.
5 沈婕,郑少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