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提高教学质量与改革教学方式是教育界永久性的话题,“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在当今人才的评优体系与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中,考试(考核)是所有国家、所有院校都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或评价方法。而分数的高低则是评价学生成绩好坏与教学效果的一个量化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但某些情况下,分数的高低并不能测试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更何谈全面评价人才的优劣,这就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究其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核评价体系(考试方式)是不是得当或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二是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三是出题内容是否合适,能否测出应试人的能力与知识面;四是学生考试的真实程度,如有无作弊现象等。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考核,要想在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授课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的,仅仅通过考试分数可以说是很难或不可能的,但如何真正摆脱应试教育转而走向或逼近素质教育,则是每位大学教员都应考虑的重点问题。如何通过授课与结课方式的转变来培养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一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技能与知识要点以及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或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生阶段学生应学习4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如何写文章(Paper);(2)如何写(研究)报告(Report);(3)如何写建议(Proposal);(4)如何作学术报告(Presentation)。而传统的考试与写读书报告并不能在这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培养。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课程考核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并实践了一种新的研究生结课考核的教学改革方法,即以“学习型组织”为团队的考核方法[1];详述了该方法的核心内容与实际操作办法,并对比了传统研究生结课方式,论述了新方法的主要优点。
从研究生的称谓来看,着重强调“研究”二字,即为“研究型学生”。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应是一个不断学习、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其核心是从本科阶段的“跟随性思维、临摹性研究”,走向研究生阶段的“理解性思维、创造性研究”阶段[2],实现思维方式的突破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了满足其日新月异的需求,就要求当今的教育模式做出改革,着力于培养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并具有新思维、新观点,不跟随、不盲从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进行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即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同时它也是衡量一名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准[3],而专业课程考核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各主要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课程考核不仅是一种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的方式,也是课程建设水平乃至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5]。
在现行的国内高校课程考核评价中,考核的类型大致分为考试和考查两大类[5]。考试考核形式一般又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前者一般是考核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能力的考核不突出;后者虽然强调发散性思维的运用,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基本上还是对原有书本知识的摘抄[6]。而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结课多采用考查考核方式,即一般要求提交一份学术型读书报告。大多数学生由于课程较多或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往往是对(老师指定)文章进行简单的阅读与摘录,尤其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更有甚者就是对文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拷贝与粘贴。部分学生只是在计算机前写读书报告,甚至可以说是写“网络报告”,这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在混学分的现象[7]。而老师也只能是通过简单阅读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来判断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给出相应的分数,其结果可以说很难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样较难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国外发达国家教育中的考核方法相对自然灵活,更加重视对研究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和考核。比如,在美国,不少学校鼓励研究生去研究那些目前尚未解决、甚至被认为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由于国外高校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通常每年只有几人或十几人,所以许多教授则采用Seminar(研讨会)的形式,让每位学生做Presentation(作学术报告)的方法,这样可以做到老师直观而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有的考核方法是让研究生独立完成一系列实验;有的则是把研究生分成小组,集体攻克一个理论或生产技术难题;有的是让研究生完成一种新机器或是新产品的设计,甚至参与制造生产[6],这些方法大多还可放在毕业论文阶段用做写论文或做毕业设计。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目前高校中一个专业的研究生多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样我国高校对研究生专业课的结课,则多采用写读书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其弊端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多、学生相对较为浮躁且常规结课方法不易考核学生能力的现状,采用“学习型组织”的专业课结课新方法与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综合分析我国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1)对考核的功能与作用存在认识误区。
考核的功能是评价与导向,作用是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其核心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任何一个考核若没有实现考核的功能与作用,那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评价是考核的基本功能,它就是通过确定的标准来得出合理的考评结果;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导向功能,考什么、如何考,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如何学[8],但目前高校考核中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9],考试很难起到引导、督促学生学习,培养相应能力的作用。而系统的核心则是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门课程都应尽量让学生系统掌握3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知识要点;专业操作的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研究生而言,后两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2)考核的评价体系形式单一。
高等学校中常用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开卷或闭、开卷结合的方式,形式单一、死板,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5]。产生兴趣的重要步骤应是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就感,这就是说考核的方式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内心中想去学习或做此项研究,而不是被动去学习或做研究,并在结课的考核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成功与否的核心就是研究人员对其研究的问题与对象是否具有高度的兴趣或热爱,否则是不可能得出理想的研究结果的。笔者的理念是“兴趣决定热爱、热爱决定激情、激情决定创造”。学生对所学课程或专业感兴趣后,其学习就会有主动性,因而也就会很好地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2]。
(3)重知识要点而轻综合能力。
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很大[8],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个人特长、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查普遍不足,缺乏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系统考察与培养。考查结果具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2,5,7],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侧重知识细节的掌握而轻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现行结课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枝节问题,考试命题忽视综合性而突出知识的分解,促使学生偏向查找细枝末节而没有强调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掌握。这并不是要否定细节的重要性,应该也必须保持对知识学习认真严谨的态度,但是课程考核中过多强调细节、忽视综合能力,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也过多关注细节,不能宏观把握所学知识体系并灵活综合地加以运用。
(4)考核题型不合理。
考试题型固定化、标准化。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但是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考试,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10]。特别是有些老师在结课考核时,常常出几十个题,并将各题目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而试题则是在这几十个题中进行选择,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每个题与答案进行死记硬背,到考试时仅是将所背的答案进行简单的填写[7]。这样培养的学生就不得不成为“高分低能的人才”。无论是考试课程还是考查课程,学生走出考场,或者该门课程结束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遗忘程度和速度是惊人的,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太死板,除了应付考试以外,难以与实际结合[11]。死记硬背的方式只可能在特殊情况下适合于中小学生,而对于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根本不适合,这种方式只能是扼杀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综合能力的发挥。这或许是社会要求对高校教育存在问题进行重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考核改革的相对滞后,势必制约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4]。
(5)一次定终生的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次数太少,期末考试所占比重过大[12]。这会造成学生考前临时突击,平时作业尽管也能完成,但是完成质量如何?教师无从真正了解[13]。单一的期末考试,不能合理地考查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单凭期末一张试卷完成对一个人掌握一门课程知识程度的评价,缺乏科学性,不具有说服力[5]。
(6)重成绩而忽视反思。
课程考核的完成往往也是一门课程的结束,常规考核中学生的错误未能得到纠正。比如一个优秀的学生考了百分制下的90分,就认为本人与老师可能都认为成绩已是优秀,却不关心所错的10分或10%,学生也并不知道错在哪里,因为任何学校的老师,尤其是专业老师都不可能在学生考试后,一一解答学生哪些错了,是如何错的,怎样做才能算是对的(尤其是那些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性试题)。由于学生错的五花八门,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为他们一一解答,老师只能概括地讲解错题及其原因,具体问题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这样学生就可能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走向工作,并可能因这一小部分导致工作失误和损失而不自知,这就会对其工作、个人甚至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会造成他人对老师的一些看法[7]。同时这也削弱了考核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试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考试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激励和引导作用[14];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就成了改革专业课结课方式的问题之一。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应将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在将学生培养成终生的(专业)学习者[2],而不是考试的机器或培养“所谓的高分而优秀的毕业生”上。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终生的学习者,如何能在教学工作中体现“授人以渔”,像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是笔者撰写此文并提出“学习型组织”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由来与初衷。
针对传统研究生课程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问题,笔者对自己所授课程“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的结课考核方法做了一次全新的尝试,提出“学习型组织”的结课考核评价体系(图1),取得了较好的考核效果。
“学习型组织”结课考核方法要求全班选课同学进行分小组答辩,每个组5~6人,小组由同学自由组合,每个组推选出一名组长,每个组必须是男女搭配,且每个小组成员的导师不能相同(尤其是不能同一导师同一研究方向的人在同一小组)。
图1 “学习型组织”研究生结课考核评价体系流程图
老师先给出比小组多1.5~2倍的讨论性课题(前缘性综合题)供学生依据兴趣与知识面进行自由选择,各小组从中任选一个,同时学生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来立题。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各小组的题目最好不要相重,避免就一个题目多个小组PK(竞争)。随后老师对每个题目的科学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核心是确定其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报告调研、编写的核心要点,通常给学生10~15天的准备期。课后由各小组长分别组织本组成员开会,讨论具体分工并研讨题目的内容与解决方案,确定报告及PPT的版式标准(包括页面与模版、各标题和字号与字体等);各成员分头进行文献调研、阅读、归纳及思考相关学术问题。一周后,各小组再次开会,讨论报告的具体提纲、报告及PPT的版式标准;每个小组成员必须阅读5篇以上的中英文参考文献,并完成各自承担的PPT部分。同时,小组内各成员一起编写相应报告、讨论科学问题并准备PPT,并由专人汇总。
各小组长具有组织、安排、统筹整个作业开始直到完全结束的责任,督促每一位同学参与到研究题目的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讨论与总结中来;而各小组成员必须配合其组长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参加讨论、完成分配的任务,同时也有提出管理、统筹意见的权利。总体来说,各小组是一个真正的不断相互学习、集体讨论、共同监督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小团队。
在整个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为了做到集思广益并充分发挥各自长处,每一小组必须至少开3次会议,讨论报告撰写与PPT的制作并写出会议纪要。只有充分地讨论与交流,才能够找出关键问题的所在,再进一步的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报告的撰写与PPT展示需要体现出每个同学的实际工作量,组长需根据各位同学的贡献或工作量进行一个从多到少的排序,最后作为参与程度的评分依据。
到规定的考试(即答辩)时间,各个小组必须按时提交一份图文并茂,文字在20000字以上的研究型读书报告,并准备一个30张左右(10~15分钟展示)的PPT。
(1)抽选答辩人员。
答辩人员的选取采取抽签形式,被抽中的组员进行PPT的演讲,而其他的组员则在展示结束之后回答其他小组成员与老师提出的问题。答辩人员选取的不确定性是确保人人参与的关键,因为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而答辩人的演讲质量与演讲内容直接决定着该答辩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小组的成绩。如果是小组内推人选,则其他组员都会寄希望于内推的那位组员,自身的参与必然会少了很多。而采用抽签决定答辩人员的方法,必然会给每个组员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样课下他们才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小组合作准备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长处。
(2)提问答疑。
在开始考核之前,老师还对每位同学做出了参与其他组答辩的具体要求。一是老师给出并讲解考核打分具体标准(表1),要求每位学生以实名制对除本组以外的小组进行打分(表2),原则上任何一位同学若没有给所有组打分则自己将没有成绩,这就避免了迟到早退的现象;二是在整个考核中,每位同学必须对其他的某个小组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并记录在自己的评分表上(表2),这样就进一步保证了学生认真听他人宣讲并主动参与其中,问题的多少与深度同样是最后对每人评分的依据。
宣讲考核开始后,每组被抽中的成员上讲台宣讲本组的学习与研究成果,剩下的组员则准备回答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待PPT宣讲完后,先由其他小组的组员提问,期间任课教师也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每个小组至少会提出6~7个问题,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能够有机会至少回答一个问题,在回答过程中视时间可继续提问以形成讨论的氛围。每个同学同样需要将自己回答他人的问题记录在打分表上(表2),作为老师评判个人成绩与水平以及在小组得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分数的依据。
表1 学术讨论学生相互评分标准及得分情况一览表
表2 学生给他组详细打分一览表
(3)任课教师点评与指导。
在每个小组答辩完之后,由任课教师对每个小组答辩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进行点评,尤其是对答辩中在认识上、概念上存在的错误、分歧及误解进行纠正、解答及更正,并对答辩内容进行拓展与指导,确保每个小组演讲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地避免学生将错误的概念带入以后的工作实践中。
(4)小组相互打分。
在每个小组答辩完成之后,每位同学会对其他答辩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打分(打分的细则如表1),其中有前7个方面主要评价各小组成绩,考评各小组精诚合作、团结互助的结果,后3个方面各个同学不同,主要考评小组中各同学的积极性、参与程度及学习态度等。同时要求每个同学最终对各小组的打分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且至少有10分的差值,以此来要求每个人的打分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答辩结束后,对所有同学的打分成绩进行统计平均,求出各小组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他50%则由教师依据这一标准给出。
(5)组长排名。
在各小组答辩完成之后,老师要求每个组长依据小组成员的贡献大小列出一个排序名单,老师以此为参考在小组得分的基础对每个组员进行加减打分(图1),这样做能让那些付出较多的同学感觉自己劳有所得,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同时,老师依据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性或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在小组得分的基础上对每个组员进行加减打分(图1),这样就更加合理地给出了每位学生的结课期未考核成绩。结课期未考核成绩只占总成绩的70%,另30%是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则由每堂课结束时的小测验所得,若课堂小测验缺少三次以上者(即三次以上缺课者),则没有总成绩。这也就保证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并从侧面系统地培养并考查了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的素质。
由于这种考核的过程相对较为繁琐,程序较多。因此,严格的要求是所有措施得以实施的前提。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答辩当天没有到场、没有提出过问题或回答过问题的学生一律没成绩(即每位同学必须至少提出并回答一个以上的问题),只有这样,所有学生才能认真对待此次答辩,整个课程考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种新的“学习型组织”结课方式具体实施之后,在学生中反响很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相对传统的结课考核方式,它具有突出的创新优点,能够切实具体地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思维开拓方面有一个飞跃。
“学习型组织”自主选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进行研究的机会,开放性的题目有多向性思维的发挥空间,这种考核方式提供给学生一个深入、积极主动的学习机会。从海量的文献中查找适用的资料,根据研究思路寻找符合科学研究逻辑的可靠证据,构成有说服力的报告,是一个没有固定范式思维与研究思路的综合性学习与研究过程,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在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这种结课方式的开放性更多地表现在知识面的大力拓展上。每个小组一个专题,十个小组就有十个专题,每位同学除了从本组的专题研究中学到了专业知识与前缘性科学问题外,还从其他小组的宣讲、提问、回答及老师的点评中学到了自己还没有涉足的研究方向与科学知识。
该方法还是一种了解本专业学科前缘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良好途径。老师所出的题目本身就是本学科的前缘性科学问题,每个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就一个学科前缘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查询与研讨,基本或较好地对这一研究方向的内容、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并通过宣讲、答辩及教师的点评来传授给其他同学,无疑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与团队合作精神。20世纪80后与90后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大多缺乏合作意识,通常具有四无的特点:眼中无事,念中无他,学中无趣,干中无法。这种结课方式更有利于增强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对分工合作精神的理解与责任心的培养,加深了对本专业研究方向内容与研究的系统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学习型组织”考核方式是一种强调合作的学习与考核方式。从选题、准备、报告撰写以及PPT制作,直到答辩结束,整个过程中充满着“学习型组织”研究团队的合作精神,全程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来开展讨论与学习,并需要每个成员的精诚合作,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1+1>2”的团队优势。具体而言,对于小组组长来说,如何将课题拆分成相对独立又彼此有联系的部分并分配给具有不同个体优势的组员来完成,既是对题目整体把握能力的训练,也是对个人管理、组织能力的一种锻炼。而在完成整个作业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组员积极讨论与交流,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各个部分有机衔接的建议与要求越来越高。组长定期对组员们的协作内容提出直接的建议与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小组每个成员都争先恐后的“抢”任务,并在团结合作之下大家一起积极主动地来完成题目的研究工作,这样从读研究生一开始就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团队。
不论是在独立完成小组任务,还是最后被抽中向同学们宣讲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学生的努力与付出都得以最终展示在所有同学与老师面前。学生自我价值在老师与其他同学的肯定中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可让学生的求知欲与自我满足感得到有利的提升。同时,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对学科兴趣的良好渠道,对于低年级的研究生来说,徘徊在学科多领域复杂研究内容的门前,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十分重要,这种结课方式可以及早地给学生提供在本专业内了解并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机会。
现场提问及作答,这种新型的结课考核方式增加了许多提高科研兴趣的亮点。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研习、思考才能不断向老师与同学提出问题来探讨自己所做题目留下的困惑;而认真听讲、发散思考的同学才能给其他小组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与建议,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问题本身就是学习积累的一种反馈,而解决问题就是反思、强化的过程,正可谓“问题就是财富,思考才能进步”[2]。在提问与回答的讨论阶段,同学们各抒己见,交流所思所想,提出质疑,使学生能够更加展示他们学习和思考所得,也暴露了他们现有知识的欠缺与错误。此时,老师对每个小组所提的核心问题及点评式的“错偏”概念纠正,避免了学生只看到已得的高分数,而忽视因概念不清或认识错误而未得分的部分,避免了学生在浑然不知中,将错误概念与认识带入今后的科研和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既得到了拓展,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将评分权利由过去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而转移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这种方式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公正的作风,采用当前国家各部门前沿的科学打分评价体系,不仅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而且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公开(三公)的现代科学精神,客观、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同学的付出与获得。其特点有:(1)表面上看这种评价方式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也是对教师的知识面、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全面考验),这一方式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不仅是会讲课,而且应具有大量的实际科研经验,否则无法胜任。(2)该环节中部分打分权利的转移,能够锻炼同学们判断、组织、思考的能力以及公正心。(3)答辩环节中老师的提问及纠错或点评,完善了同学们的知识体系,开阔了思维方式。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两者的有机结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以“思行合一、终生学习”为目标的优秀研究生[2],这正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
“学习型组织”的结课考核方法是一种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创新性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教学全程考核,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它能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是值得各位师生借鉴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
由于这种考核评价方法工作量相对较大,尤其是答辩耗时较多,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与工作强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而严格则是教师的责任心。
这种考评方式避免或减少了以往考试中的许多弊端,实现了由学生被动考试转为主动参与的综合考核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兴趣,拓展了其知识面及其对专业研究方向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与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了解本专业学科前缘与掌握其科学研究方法的良好途径。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于兴河.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兴河.地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过程、特点及目标[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8,(3):17-19.
[4]钟英.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考核改革[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133-136.
[5]陈立贵.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8,(8):203.
[6]曹雷.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及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487-490.
[7]于兴河.加强地学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1996,(3):11-13.
[8]安博,陈楠,强琛.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教前沿,2008,(6):64.
[9]康艳萍,尹建军,常蓬浩,等.加大课程考核改革的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J].科技信息,2009,(3):195-196.
[10]王静.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298-299.
[11]梁冬玲,邵新妍,周佳,等.关于专业选修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197.
[12]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86-88.
[13]徐美娟,刘凤翰.建筑力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0,(48):8-9.
[14]王莹.“笔记本”大学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0,(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