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过程探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2013-11-09 00:43郭超英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岩土专业课程

郭超英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质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2011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的修订,笔者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会同专业教师并参考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高职教育中岩土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和修订,现将修订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以便同行教师进行交流,提高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全体教师对专业教学的认识,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岩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是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结合专业技术发展的现状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面向本专业职业岗位的技术领域、以能力培养为预设目标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工作任务为引领,按“学做合一”的教学设计要求实现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训训练教学的融合。

1.岩土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分析

用人企业对毕业学生的需求是专业毕业生岗位分析的基础,我们利用如下方式对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行调研:一是派专业教师到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用人单位领导、技术人员、往届毕业生对专业的要求,课程设置的要求,对毕业生的要求等等;二是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三是向返校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四是向顶岗实习返校的学生进行调查。

经与用人单位和近几年毕业学生实际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岩土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范围较多的集中在:地基基础施工等企事业单位,公路、铁路与工业民用建筑勘察设计单位,岩土工程勘察企业,岩土试验、检测中心、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与设计单位。经过调查和分析,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初就业岗位确定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员。学生经过特定的培训能转换到的岗位有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员、工程测量技术员、水文地质及水资源勘察技术员、岩土工程实验员、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员。学生在本行业经过几年的提高后可胜任的岗位(未来发展岗位)有岩土工程设计技术员、岩土工程项目负责、岩土工程项目经理、 助理基础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

2.岩土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学生的就业岗位以后,接下来进行的是调查分析学生毕业后最初就业的岗位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针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员其工作项目有: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岩土工程施工。其任务为从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到各种基础的施工、各种地基处理施工和基坑、锚固、降水施工等。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员其工作项目有:测绘、勘探、报告编写等。其任务从编制测绘勘探纲要、测绘勘探编录、取样试验、资料整理到报告编写等。

要完成以上工作项目及任务,毕业学生应具有的工作能力:(1)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会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能,能使用地质底图进行工程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从事勘探工程编录、取样工作、室内土工试验,能进行常用的工程地质现场试验、能进行现场检验与监测;(3)工程地质基本图件的编绘技能,能进行工程地质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能编制基本的工程地质图件、初步具有编写报告的能力;(4)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技能,能够从事地基处理工作,具有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5)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技能,了解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分类分级体系,熟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目的、类型、内容、方法及成果,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的调查评价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勘查与报告编制。

3.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由以上的岗位、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岩土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掌握岩土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等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求,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岩土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以后,我们采用反推式来确定专业的课程结构。经过毕业学生的岗位分析,到确定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再对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后,确定毕业学生所需知识结构,从而进一步综合归纳为岩土工程技术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基本结构

(1)素质平台课程:主要有政治、体育、英语、数学、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2)专业群平台课程:主要为地质学院专业群统一开设课程,如地质、构造、矿物岩石测量等课程。

(3)专业课程:为满足本专业两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需求而开设的专业课程。

(4)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岗位要求,确定“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等3门为专业核心课程。

(5)选修课程:为学生素质拓展而开设的部分课程。

2.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安排实习三次共22周(见表1)。

表1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其余时间均派安排课程学习,随课程安排技能训练,第六学期全部到企业参加就业顶岗实习。

3.课程从属关系

以上这些课程,都应为专业实践环节(就业顶岗实习)服务,以培养专业实践技能为宗旨。其中素质平台课应为专业群平台课打下良好基础;专业群平台课应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专业课程和校内实践环节为就业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4.课程衔接关系

本专业各课程时间关系安排为第一、二学期以公共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为主,其中第一学期末安排综合认识实习2周;第三至第五学期专业课程为主,其中第三学期末安排工程地质填图实习4周。第六学期结合就业到生产单位参加就业顶岗实习(16周)。专业课程的衔接应考虑专业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如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员岗位的专业课程应从工程地质概论、岩土力学应用、水文地质应用技术、钻探工程应用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勘察软件应用顺序安排各课程。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按照岩土工程技术专业2个工作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确定支撑项目能力的核心课程,重点建设“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高职专业课程改革要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原则,岩土工程技术专业的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应以工作岗位的任务需求设置课程内容,通过调查确定的各岗位的任务展开教学内容,教学中突出工作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每项任务中引入具体的工程实例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表2以“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为例,反映课程建设的构建方案。

表2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建设方案

四、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从一开始就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由任课教师到用人企业进行调研,与用人企业一同分析毕业学生专业的岗位及能力,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制过程中,要有企业人员一同参加,一同确定专业的课程结构。针对岗位能力训练为目标开发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学生从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具有综合实训项目特征的专项能力培训课程模块。对每门课程依托教学团队以团队组织学习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然后重点围绕课程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进而对每一教学单元结合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实验实训条件的不断改善,按行动导向的要求结合教学总结持续改进提高,并在这过程中使教师逐步提升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基本完成后,要将人才培养方案发放到各用人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并将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地体现出来。另外,还要把我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以课程或讲座的形式给学生提前提出要求。例如,学生实习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学生在就业中频繁更换单位的问题、用人单位反映毕业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较差的问题等等,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安全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并通过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一学期全面开展技能竞赛,强化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实践动手能力。

最后,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随时了解教学与实训的开展情况、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微调。在学生毕业后对企业应有一定的跟踪调查,以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效果。

五、几点认识与体会

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对岩土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定位、所需知识、应开课程有了明确的认识。

(1)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工作,与用人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的任务需求及知识需求。

(2)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一定要全体专业教师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教师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各自教学中得以贯彻执行。

(3)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仅仅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第一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专业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等还有许多工作要落实后实施,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4)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目前因课程改革的相对滞后,尚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供选择,因此需要专业教师要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在教学中不断地以工程实例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尽快编写适合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校企合作的新教材以供教学中使用。

(5)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应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及内容。

[1]杜彦良.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6-07-09-(2).

[2]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87-188.

[3]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73-74.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岩土专业课程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