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湘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确定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对资源的节约以及综合利用也成为了重点探索的内容。2005年,河南省确定了第一批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单位21家,同年,河南省的鹤壁市也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城市之一,河南省的平顶山煤业集团、电铝业集团公司、天冠企业集团、中铝中州分公司被列为重点行业试点单位,豫光金铝集团被列为重点领域试点单位。2007年以及2011年确定了第二批以及第三批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单位,河南省的循环经济发展试点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这些试点单位通过实践、探索以及经验的总结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天冠企业集团的闭路循环生产、永城市的煤电铝一体化、鹤壁市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探索出了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模式。同时焦作、平顶山、永城、义马等煤炭生态基地以充分利用、清洁高效为原则对煤矿伴生共生资源、矿井排放水以及煤泥等开展了综合开发和利用。另外河南省的清洁生产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莲花味精厂在清洁生产中的水循环率在60%以上,高浓度的废水能够收集并进行喷浆造粒来制造高效复合肥。
当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共识,然而对循环经济发展认识不统一、认识错误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如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将生产效率的提高作为衡量循环经济的指标而忽略了循环经济中的5R原则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循环经济的学科建设以及循环经济本身的保障策略、科学内涵等认识不足也是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河南省的循环经济发展而言,政府部门要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做出深入了解并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来规划和开展各项工作,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也不能盲目地借鉴。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废物回收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作为支撑,但是如果投入不足则难以开展对这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当前河南省的大多数经济实体以及企业都存在生产装备、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中,只依靠一些大型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并没有形成联合攻关。同时环保技术的开发能力较弱,已有环保技术的科技含量较低、清洁生产的审计工作迟缓发展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重视,是导致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制度方面还是观念方面都仍旧倾向于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服务,经济增长点基本是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生产企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制订滞后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所制订的法律法规缺乏可行性或可操作性,难以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公众的力量,发挥公众力量的基础在于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认识与意识。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公众能够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比如,河南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开展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但是在宣传和教育层面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开展,尤其是在宣传教育范围以及宣传教育形式方面都有待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公众对循环经济的意义以及目的认识不清,同时也缺乏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根本上对环境、经济、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行解决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河南省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推动河南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法律、政策的完善能够为河南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保障并推动河南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构建起循环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可以让河南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06年,河南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为主要依据颁布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即《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但是从河南省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整体建设来看仍旧有待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在此过程中,河南省可以对国内外的循环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做出借鉴,在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上,通过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以国家相关法律体系为依据来对循环经济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政策进行完善和制订,以积极的态度研究并出台与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总之,河南省要重视循环经济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制订,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出台鼓励政策来提高循环经济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引进或者开发先进技术来增强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
在工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对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品结构做出调整,能够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河南省将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在工业结构的调整中,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来对传统的产业做出改造,并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以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对资源浪费、污染、耗能较高的企业要进行处罚并强制其淘汰落后的设备与技术。通过税收等激励政策来鼓励低排放、低能耗的企业发展,从而将河南省的工业发展模式从资源主导转变为创新主导。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要强调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来增加河南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的生产比重,在循环、协调以及整体的原则指导下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河南省要重视对禽畜粪便以及农村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以及秸秆还田,从而有效地控制农业发展中造成的能源浪费、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在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要认识到第三产业具有污染少、能耗低等特点,在重视挖掘河南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这些优势来形成产业链条。从河南产业结构的整体来看,河南属于农业大省,所以第三产业不仅比重较低并且也缺乏竞争力,这也决定了在做好工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来重视提升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中的水平与比重,逐步建立起以生态农业为经济发展基础,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经济发展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科技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所以河南省有必要提倡环保科技的发展,而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经济投入,在此需求下河南省有必要将环境保护的投入当做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内容,从而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科技环保等工作建立资金保障。通过加大环保投入,河南省可以培养更多的环保学科带头人以及技术人员。社会企业以及科研单位要在推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出主体地位,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鼓励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在开发环保技术方面进行合作攻关,并将研发重点引导到资源再利用、技能减排、生态技术、产业链技术等方面。循环经济只有在这些技术的支撑下才能得以发展,所以有必要将对循环经济的实践作为重要的课题,并引导各个部门制订可行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和路线,从而突破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制约瓶颈。
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包括公众、企业以及政府,要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有必要对公众参与、企业运作以及政府调控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形成合力。政府方面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规范、管理以及监督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来提高社会、企业以及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同时有必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示范试点,通过发挥试点单位的带动作用来提高河南省各个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参与度。强化对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检查,将能耗作为进行项目核准、审批的强制性标准。企业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与理论为指导来制订企业发展战略与长期规划,在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强调对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污染与能源消耗。公众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所以公众要树立从我做起的理念,将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演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消费以及生产等不同的环节来推动河南省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重视社会宣传工作是循环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是推动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当前对循环经济所作出的宣传以及教育显然还不够,很多政府以及部门领导人认为循环经济就是确保清洁生产以及节能减排,对循环经济多环节、多层次的特点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公众不仅缺乏对循环经济的了解与认知,同时也存在参与意识与支持意识欠缺的现象。所以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来提高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义务感和责任性,并督促公众履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的义务十分必要。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采用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的形式来扩大范围,同时可以利用环境日、植树日等有意义的节日来推动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工作的多样化发展。新闻媒体要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出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报道先进典型等工作来推动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的提高。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资金不足以及融资困难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循环经济项目发展的信贷力度,通过支持试点基建和运用来推动河南试点工作的发展。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重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信贷产品的创新,不断拓展担保抵押的范围。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的支持作用,政府部门可以对需要信贷支持的循环经济项目进行明确,同时各级政府应当采用资金补助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来加大支持力度,以积极态度来引导和推动社会、单位以及个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和经济投入。企业可以通过股票以及公司证券等方法来进行融资,以保障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具有足够的资金。
[1]任杰,钱发军,宋立生.河南省循环型工业体系的构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1).
[2]钱发军.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J].河南科学,2011(08).
[3]文春波,钱发军.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01) .
[4]文春波,孟超.河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科学,2011(03).
[5]郭小燕.河南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6]文春波,闫立林,闫雷,何明信.河南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