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入学选拔考试内容浅析

2013-11-08 08:06:24张志刚
中国考试 2013年8期
关键词:研究型批判性考查

张志刚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学校出现了明显的类型划分,逐步形成了三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结构[1]:第一类是少量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大量的专业性应用型的大学,第三类是更大量的职业性技能型的高职院校,在学校数量上形成金字塔结构[2]。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是指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科学研究的大学,担负着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发展科学知识的主要任务[3],以知识生产为本质特征,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外国此类大学以美国的长青藤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为典型的代表,国内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为代表。

研究型大学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重要的关口是学生的选拔,能否有选出合适的学生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能否选出具有学术研究发展潜质的人才至关重要,“优秀的生源是办好研究型大学的血液”[4]。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手段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缺乏对学生创新潜能的考查,也无从对学生未来发展潜质和性向做出判断,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型大学选拔学生的要求。

1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滕博格认为,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是汇合形成创造力的六种基本元素,知识和智力是人的创新力产生的最基本元素,也是普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而批判力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5]。《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于2003—2004学年在英国全面实施,规定了英国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国家水平,包括(1)学科的前沿性;(2)学习中的批判精神;(3)运用知识的创造性;(4)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5)适应就业需要的品质等[6]。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通过独具匠心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学科视野两种最重要的学术素质[7]。

我国非常重视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究基地、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和广泛国际合作基础的研究型大学,使其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中心、知识创新的源头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学者提出,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中应倡导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具有宽厚知识、创新思维,培养强烈的探究精神[8]。部分研究型大学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付诸实践。北京大学已经自2003年起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内容包括主张与断言、问题与主张、理由与正当理由、澄清意义、演绎论证、归纳论证、批判性写作等,授课对象包括“元培计划”的学生和其他院系一年级的本科学生[9]。研究型大学已经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在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培养深思熟虑、研究审慎的态度,以及清晰、一致、正当、可靠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现实世界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的技术与交流手段不断出现,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渐激烈,金融危机、全球变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加剧。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沟通与协作、创造与革新等学习与创新的能力,是应对挑战的基本技能[10]。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传承知识和文化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而形成、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更是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2 研究型大学入学选拔考试的基本内容

表1 外国研究型大学入学考试类型表[11]

国外研究型大学入学考试一般采取统一考试和附加考试的模式(表1),在普遍要求的考试基础上,还要求参加附加的、具有高校特色要求的考试。

SAT分为SATⅠ推理考试(Reasoning Test)和SATⅡ专业考试(Subject Tests)两部分,重点考查批判性思维技能、推理,以及写作技能。SATI考试的阅读部分为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重视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的考察。SAT写作要求“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形成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突出的批判性思考,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根据《SAT指南》(AGuideto the SATfor Counselors)的说明,“SAT 是推理测试,这意味着它考查的是学生们在高中习得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学学业所必需的。SAT不仅使学生们能够向大学展示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特定学科内容,而且使学生们能够向大学展示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ACT科学测试(ACT Science Test)测查重点是在自然科学中需要用到的科学推理能力(如分析、推理、解释、评价)及问题解决能力,例如识别并理解所给数据或信息的基本特征,识别并理解与所给数据或信息有关的概念,批判性地考查所给数据或信息与所得出的结论或所提出的假设之间的关系,归纳或总结出结论或做出预测等。

美国包括长青藤大学在内的研究型大学在统一要求ACT、SATI外,还要求提供SATⅡ或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专业选择范围,并能提高其获取奖学金的机会。SATⅡ是单科考试,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包括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主要测试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大学先修课程是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目标是加深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强调推理判断、综合分析复杂问题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研究潜能的重要指标。

剑桥评价开发的思维技能考试(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简称TSA),25道试题考查问题解决能力,另外25道试题考查批判性思维技能,还包括30分钟的任务写作题,考查学生用书面语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否组织思想并清晰简明地表达出来。TSA已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采用。

生物医学考试(BMAT)是针对报考医学、兽医医学及相关课程的学生而设计的考试,内容包括性向和技能测验、科学知识和应用、任务写作题,旨在测量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技能,目前已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帝国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皇家兽医大学5所大学采用。第六学期数学纸笔考试(STEP)是针对报考数学有关专业的学生而设计的,重点考查学生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恒心和洞察力,剑桥大学、沃维克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帝国大学都鼓励申请者参加该考试。报考牛津大学与语言有关的专业学生都要参加英语文学录取考试(ELAT),该考试主要为选拔与英语语言学习有关的专业的学生而设计,考查关键技能,如仔细阅读,对语言元素诸如形象化描述、暗指、句法、词形和文章的结构等的注意力、理解鉴赏力,以及对不熟悉的文学素材的构思和表达能力。

一般地,研究型大学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对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的综合考查,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缘于考试测量工具的局限性,对人格、动机开展大规模的考查是不现实的,只能由学校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得出,但对于智力、知识、思维品质是可以通过考试加以考查的。研究型大学入学考试的内容是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平衡,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以学科能力考查判断学生专业发展的潜质。

3 批判性思维内涵及其能力构成

作为研究型大学入学考试的核心内容,无论在一般能力测验还是专业测验中,批判性思维贯穿于其中。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是指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其本质是提出恰当的问题和做出合理论证的能力,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批评性思维的技能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不管是什么学科的研究,理解他人的论述,形成自己的观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和反思态度,清晰、相关、一致、正当和预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是贯穿于理性话语和探究之中的分析性思维,以周密、严谨的方法为其重要特征。作为学术方法,批判性思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推理过程明显的强调。这些过程包括有:分析论点;判断信息的关联和意义;评判断言、推断、论点和解释;构建清晰、一致的论点;形成有理有据的判断和决定。无论针对自己还是他人的思想,推理都还需要开放的胸怀和批判性的方法[12]。

剑桥评价(Cambridge Assessment)强调批判性思维过程,在上述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本构成(表2)。

表2 批判性思维构成

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入学考试的启示

在我国,高考对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已经形成共识,并具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而在选拔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认识尚不统一。当前,高考作为面向所有高等学校招生服务的手段,考查的是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能力,是对既有素质的考查,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质和性向的考查相对薄弱,更缺乏对学生创新潜能的考察,对研究型大学选拔新生的效度已经严重降低[13]。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考应“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按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考内容应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优化内容结构,考查科学素养和创新潜质,并将专业学科测验有机结合起来,为高校特色办学提供支持。研究型大学的入学考试应有别于统一的高考,注重对学生未来发展潜能和性向的考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改革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

[1]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5):26-31.

[2]任丽婵.我国大众化以来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31-34.

[3]胡建华.试析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学问的生产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39-43.

[4]雷利利,徐君陶.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57-60.

[5]罗伯特·J.斯滕博格,著.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1-12,208-211.

[6]毕家驹.进入21世纪的英国学术资格框架,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3):32-34.

[7]符晓.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多学科视野的培养——美国加州大学(UCLA)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教导刊,2011(8)(中):9-10.

[8]王文甫.浅谈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下):42-43.

[9]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0.

[11]韩家勋.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2]张志刚.批判性思维——剑桥评价所用的定义和构成[R].2011年赴英国剑桥评价培训报告.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

[13]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5).

猜你喜欢
研究型批判性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