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伦,姚 鹏,沈宁平,陈 林,蒋庆仪(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思维迟缓、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可有自伤冲动和自杀倾向。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二大疾病[1]。资料显示[2],中国的年自杀率已达22.2/10万,并且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3~4倍,尤其是农村年轻女性的自杀率达(40~55)/10万,其中相当部分系抑郁障碍所致。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关键。近10年来,多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抑郁药不断被研发、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但此类药价格普遍较高,直接影响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地区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及时了解基层医院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经济学价值。我院为四川省东北地区一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主要收治该地区农村精神障碍患者,本文对2008—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抗抑郁药临床应用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选择我院HIS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抗抑郁药的应用纪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销售金额等。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种类齐全,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3],本文DDD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和《新编药物学》(17版)规定的为准,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为准。分别计算各种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并进行排序分析。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同一药品不同剂型因DDD不同,需分别计算DDDs后相加,即为该药的总DDDs,DDDs越大,说明临床应用该药的人次越多,从而反映了其临床应用趋势。DDC=该药年总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DDC反映出患者使用该药品的平均日费用。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学会(APA)2010年出版的《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3版)[4],可将抗抑郁药分为以下几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及其他类。
2008—2012年我院共使用了17种抗抑郁药,包括TCA类: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SSRI类: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SNRI类:文拉法辛、曲唑酮、安非他酮、度洛西汀;NaSSA:米氮平;NaRI:瑞波西汀;其他类: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坦度螺酮、丁螺环酮。其中,SSRI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均居第1位;SSRI、SNRI及NaSSA等新型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增长较快;TCA类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缓慢下降趋势。2008—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统计结果分别见表1—3。
表1 2008—2012年我院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Tab1 Ordering of the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types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08-20102
表2 2008—2012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Tab2 Ordering of the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kinds of antidepressants during 2008-20102
表3 2008—2012年我院各种抗抑郁药的DDD、DDC、DDDs及其排序Tab3 Ordering of antidepressants in terms of DDD,DDC and DD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8-2012
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抗抑郁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由表1可见,我院2008—2012年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迅速,2012年的销售金额约为2008年的3倍,由此可见该地区抑郁症的发病率和患者就诊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情况[5]基本相同。我院抗抑郁药品种较多,类别齐全,其中SSRI及SNRI销售金额增长较快,并占到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80%以上,成为临床应用最多的抗抑郁药。
由表2可见,我院抗抑郁药年销售金额排序前4位的均为SSRI。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较快,由于SSRI对5-HT选择性高,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且对特殊人群安全性较高。Lanza等[6]研究表明舍曲林、帕罗西汀可适用于哺乳期妇女。Berle等[7]指出SSRI在婴儿中血浆浓度很低,甚至低于检测下限。其中,舍曲林是唯一在治疗量内不抑制自身代谢、剂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的SSRI,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并且是SSRI中安全性研究证据最多的一个[8],对老年和女性抑郁症患者尤为适用。帕罗西汀是SSRI中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心。氟西汀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的精神运动型抑郁和无力、疲乏等症状,能有效治疗神经性贪食和暴食发作。西酞普兰对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认知和精神运动行为,对肝酶CYP的影响小,尤其适用于躯体疾病伴发抑郁且需多种药物合用者。以上4种药物由于其治疗特性及安全性在我院得到广泛应用。
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是使用较早的传统TCA,由于其起效慢、不良反应大,主要表现为抗胆碱作用,如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最严重的是心脏毒性,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特别是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因而其使用受到限制,已逐渐被新型抗抑郁药所取代。因TCA疗效明确、价格低廉,由表3可知TCA在我院的使用频度仍较高,这与此类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已较少使用的情况[9]有所差别。表明经济因素是影响抗抑郁药临床应用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各年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可以看出该类药在我院的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2年新型抗抑郁药已逐渐取代传统TCA成为我院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反映出我院治疗抑郁症的理念与我国整体应用趋势基本一致,比较科学合理。
米氮平是NaSSA的代表药,对抑郁、焦虑和失眠都有治疗作用,对抑郁与焦虑共病有良好疗效,对卒中后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对性功能影响比SSRI少见,同时米氮平起效迅速。有研究表明[10],米氮平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SSRI。曲唑酮为SNRI的代表药,其小剂量合并SSRI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丁螺环酮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激活脑内5-HT1A受体产生广泛抗焦虑作用,长期使用不产生镇静作用,无戒断反应,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突然停药不会有不良反应,不影响患者生活状态。此3种新型抗抑郁药在我院用量较大,且增长趋势迅速。
安非他酮、瑞波西汀及度洛西汀等由于其DDC较高,目前在该地区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由表3可见,新型抗抑郁药的DDC普遍较高,但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以SSRI和SNRI的下降幅度最大。这可能是该类药在此地区用量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药品政府挂网定价机制、基本药物制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等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药品的价格逐步趋于合理,人民医疗负担大幅减轻。这极大地提高了抑郁症等慢性病的救治率及新型药物的使用率。
综上所述,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DDDs均呈上升趋势,新型抗抑郁药逐渐取代传统TCA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销售金额及DDDs呈上升趋势。我院抗抑郁药应用的结构和层次相对合理,并逐步接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应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患者更广泛、优质地接受治疗成为趋势。临床应根据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经济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引导药物的个体化应用,确立最佳治疗方案,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马丽娜,李耘.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4):3777-3779.
[2]江开达.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
[3]赵瑞,徐中山,井智勇.DDDs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78,184.
[4]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Third Edition[EB/OL].http://psychiatryonline.org/content.aspx?bookid=28&sectionid=1667485.
[5]郝红兵.北京地区36家医院2003年—2005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20):1559-1561.
[6]Lanza di Scalea T,Wisner KL.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use during breastfeeding[J].Clin Obstet Gynecol,2009,52(3):483-497.
[7]Berle JO,Spigset O.Antidepressant Use During Breastfeeding[J].Curr Womens Health Rev,2011,7(1):28-34.
[8]徐俊冕.抗抑郁药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4):197-201.
[9]史轶.我院2008年至2010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0):82-83.
[10]季建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起效与疗效评价[J].世界临床药物,2012,33(7):385-38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