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位移动词的整合概念框架研究——以enter类动词为例

2013-11-04 02:57河南大学
外文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语义学图式语义

河南大学

马应聪 张克定

空间位移动词的整合概念框架研究——以enter类动词为例

河南大学

马应聪 张克定

本文以框架语义学的观点为理论指导,以王寅(2001)的“AT-ON-IN”隐喻微系统和Lakoff(1987)的路径意象图式为基本内容,构建空间位移动词的整合概念框架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英语enter类动态动词的语义框架,以期细化动词的语义框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空间位移动词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动态图式框架“SOURCE-MOVE-(M)-(P)-(D)-GOAL”和方位隐喻框架“AT-ON-IN”构建的,包括4个核心框架元素和3个非核心框架元素。在enter类动词的概念框架中,各个框架元素对应在语言表达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元素之间会出现融合的情况。同时,enter类动词既有“点动词”又有“线动词”,“AT”层面的“点动词”既可以表示SOURCE,也可以表示GOAL,“ON”和“IN”层面通常是移动路径和方向多样化的“线动词”。

空间位移动词;enter类动词;整合概念框架模型

1.引言

动词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根据它们所表达的情景特征可以被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前者是表示相对静止状态的动词,后者则是表示运动状态的动词,两者分别是“静态空间关系构式”和“动态空间关系构式”(张克定 2008,2009a,2009b)的主要构式成分。英语中的空间位移动词(spatial motion verbs)就是一种动态动词,其基本特征是表示空间位置的改变(change of spatial position)。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的观点为理论指导,以王寅(2001)的“AT-ON-IN”隐喻微系统和Lakoff(1987)的路径基本意象图式“SOURCE-PATH-GOAL”为基本内容,构建空间位移动词的整合概念框架模型(Integrated Conceptual Frame Model),并据此模型分析英语enter类动态动词的语义框架及其认知理据。

2.理论背景:框架语义学理论

框架语义学是由Fillmore(1968, 1977)从格语法发展而来。有学者指出,框架语义学是格语法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格语法理论的系统化和具体化,从格语法发展到框架语义学,标志着Fillmore从心智主义转向了经验主义。(陶明忠、马玉蕾 2008)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格语法属于生成语法学派,而框架语义学属于认知语言学派,Fillmore“从他的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存在一个明显的认知转向,这种转向包孕丰富的认知语言学思想,对认知语言学具有开创性作用”(陈忠平、白解红 2011)。

Evans & Green(2006: 221)认为,框架语义学是意义的百科观理论,旨在探讨词汇的知识结构特征和这些特征对语义模型构建的影响,词汇和语法构式在它们所嵌入的语义框架中是相互关联的(relativised),离开特定的、由人类经验构建的语义框架,意义将无法理解。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是,人们是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的。

在心理学中,知识的最基本单位是概念(concept),知识表征就是概念及其关系的表征,其中一种表征方式是特征列举法(feature list approach)。但是列举法的问题是: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无法摹状。认知语义学提出图式表征法,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就基于该表征方法,将“框架”(frame)作为知识表征的基本节点(basic node)(Evans & Green 2006:222-224)。“框架”是框架语义学中的核心概念,最初是心理学的术语,指人类经验(即知识结构)在概念层面的图式化表征,储存于长期记忆当中。Fillmore认为,“框架”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提供给我们理解一组词汇及其语法结构的百科知识;“认知框架”是“由概念组成的系统,系统中的概念相互连通,理解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以理解整个系统网络结构为前提”(Fillmore 1982:111)*对这一术语含义变化的详细解读,参见陈忠平、白解红(2011)。。如,我们要理解“星期六”、“早餐”等概念就必须要调用星期周期框架和一日三餐的日常背景知识,如果脱离这些语义框架,“星期六”和“早餐”的意义将无法理解。同时,“框架”还给我们提供一种理解某一事体或事件的具体视角。如:

(1) a. 房顶上有一只狗。

b. 房顶上有一只苍蝇。

在以上两个例句中,方位词“上”的不同意义体现在识解者的认知参照视角不同,前者是以房子整体为认知参照,后者是以说话者本人为认知参照。此外,同一情景可有不同的框架构建方式,从而突显框架的不同要素。如以下对话中,B的3种不同回答方式分别突显了位移事件框架中的起点、路径和终点。

(2) A:你怎么来的呀?

B:我刚出机场就上出租车了。/我打车过来的,路上堵了好几处。/我刚下出租车。

综上所述,人们通过对真实话语场景的反复体验,以及与语篇或交际语境进行互动,会在大脑中形成对事件认识的抽象概念框架。当此类话语事件再次出现时,就会激活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相应事件框架,事件框架提供我们理解当前话语事件的背景知识。从分析中我们发现,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就相当于认知语言学中Lakoff、Talmy等学者提出的“意象图式”、“力动态图式”的概念,而“事件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不同框架整合构建的。据此,位移事件的概念框架理应由相互关联的不同认知图式整合构建。为系统描写和解释语言中有关空间位移动词的各种用法,对位移事件的概念框架及其内部组构图式的细致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3.空间位移事件的概念框架

3.1 “AT-ON-IN”方位概念域和“SOURCE-PATH-GOAL”路径意象图式

首先,位移事件的概念框架以静态的空间方位概念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方位性概念是人类与客观外界以及人类自身进行互动体验所形成的最初的概念,也是最根本的概念,源于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本质,人类的很多概念都是通过方位性概念域来构建和发展的。(Lakoff & Turner 1989:99-100)王寅(2001)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详细阐发了“AT-ON-IN”空间方位概念域的“点面体微系统”,指出英语中这3个介词原是表示空间方位“点—面—体”概念的,当它们一起映射到表示时间、动作、抽象思维等概念域时,也大致遵循着“点—面—体”的对应映射规律。这些介词短语所形成的“点—面—体”语义结构,构成了一个跨概念域的“AT-ON-IN”隐喻微系统。同时,他得出方位性概念的基本原则,即方位论(Localism):用空间性概念域来喻指其他概念域是人类概念化的最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产生隐喻性映射时最重要的基础。(王寅 2001: 302-326)

其次,位移事件的概念框架与动态的认知图式概念密切相关。“图式”(Scheme,Schema)最早始于20世纪20到30年代的完形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是指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把有关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能够较为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特征。认知语言学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Lakoff & Johnson(1980)将“意象”和“图式”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并将其应用到隐喻分析之中,形成了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意象图式理论。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在人们日常的感知互动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动态样式,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它既是特定的、体验性经验的心智表征,具有非命题性,又不仅限于某一具体的体验或活动,更强调了这种意象的概括性、抽象性、规则性和结构性,与特定环境无关,同时还具有无意识性。(参见王寅 2006: 173-175)

“意象图式”有基本意象图式和复杂意象图式之分。基本意象图式可相互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经过反复不断的循环,人们就能基于基本概念不断形成复杂概念,通过日积月累和文化沉淀,逐步形成复杂的概念系统。许多学者曾就基本意象图式及其分类进行过研究。Talmy(1988)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对空间运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力量—动态意象图式(the Image Schema of Force Dynamics),这种意象图式在人们的认知和语言形成过程中起着普遍的、核心的作用,是基本意象图式。Lakoff指出,动觉是人们实现体验的主要手段之一,动觉意象图式与空间概念紧密相连。基本动觉意象图式主要包括五类,即容器图式(The 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式(The PART-WHOLE Schema)、连接图式(The LINK Schema)、中心—边缘图式(The CENTER-PERIPHERY Schema)、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The SOURCE-PATH-GOAL Schema)。(Lakoff 1987: 272-275)动态图式“SOURCE-PATH-GOAL”主要是基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得出的,即人在走动时有始源、路径和目的地的移动过程;其结构成分是移动的起点SOURCE、移动的过程路径PATH和移动的终点目的地GOAL。

3.2 位移动词的整合概念框架模型

由上述可知,“AT-ON-IN”和“SOURCE-PATH-GOAL”都是人们在与客观外界以及人类自身进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意象图式,表达基本的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基本的空间概念框架。不同的是,前者是动态的空间移动框架,后者是静态的空间方位框架。我们认为,移动动词的动态图式不仅包含移动的始源、路径和目的地,还应包括移动的方式和方向,细化的移动动词图式可表示为“SOURCE-MOVE-(M)-(P)-(D)-GOAL”,其中,P、M和D分别表示路径PATH、方式MANNER和方向DIRECTION。鉴于“AT-ON-IN”隐喻微系统在跨概念域映射时对抽象的移动概念框架构建的基础性作用,这一隐喻微系统能够与空间移动概念框架进行整合来构建空间位移动词的语义框架模型。

整合的空间位移动词的语义框架模型基于以下理论假设:语义框架及其网络的存在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是具有心理现实性的。人们通过内省体会到的对同一个语义框架的认识在宏观上基本是一致的。因此,人类基于隐喻性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外部世界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推理、总结,会在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个互有联系的意象图式。这些图式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已有知识储存在人的大脑当中。图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民族甚至个体而异,也会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变化、提高呈动态发展趋势。图式既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果。人类正是基于图式知识,不断根据新信息来扩充或修正已建立起来的图式框架,或再建新的图式框架,从而实现信息的处理和认识的发展。此整合模型可图示如下:

图1 位移动词的整合概念框架模型图

整合模型有以下3点具体内容:1)对应于空间方位框架AT的动词通常是“点动词”*有关“点动词”(Dotted Verbs)和“线动词”(Linear Verbs)的概念和阐释详见王寅(2001: 257-274)和马应聪(2011: 39-41),此处从略。,既可以突显移动的始发地SOURCE,也可以突显目的地GOAL;2)位移动作MOVE包括3个要素,即方式M、路径P和方向D,它们和移动共同构成空间框架中的“面”ON,移动路径和方向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其他非直线形式的(在图中由加粗的虚线表示),ON层面的动词是“线动词”;3)空间方位框架中的“体”IN同时包含了“点”和“面”及其他元素(对应于图中的整个外部矩形框),既有“点动词”,又有“线动词”。

除此之外,不同的语言会突显不同的动词移动要素,所以移动的方式M、路径P和方向D在各种语言中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Talmy(1988)根据位移事件类型将语言分为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和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卫星框架类语言更注重叙述中的动态活动,动态动词内含“移动”和“方式”,需要用其他句法成分来表示“路径”,如英语、汉语等;而动词框架类语言则更注重语言的静态性描写,动态动词内含“移动”和“路径”,而往往须将“方式”独立出来,如法语、日语等(参见王寅 2005: 87-89)。故在上图位移事件的概念框架中,路径P和方式M是置于括号中的。下例(3)和(4)(转引自王寅 2005: 88)分别表示英语和西班牙语中方式和路径的融合: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如动词内含方向或表达中不需明示时,移动方向D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亦可以为缺省值(default)。如例(5)中,动词climb意为“to go up sth towards the top”,内含方向D。

3.3enter类位移动词的概念框架分析

动词语义框架的探析一直备受广泛关注。Levin曾将动词按照语义和语法分为49类,其中位移动词有7个次类,enter属于其中的“直接位移动词类”(verbs of inherently directed motion)(Levin 1993: 263-270)。本文将其简称为enter类动词。这类位移动词的总体特征是:词语本身含有直接移动的意义,且大多包含移动的方向。如enter表示由外及里的移动方向,exit表示由里及外;而descend、fall和ascend、rise分别表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位置移动。这类动词同时包括移动的方式、路径和方向3个概念成分。例如:

b. Someone came from some place, covered some distance and went into the room behind me.

在例(6a)所表达的位移事件中,移动的路径、方式和方向概念成分均被融入到enter一个词当中。(a)句的完整理解为(b)句,即“某人从一个地方、经过某一路程,最后走进了我身后的房间”。当然,在现实的语言表达中,我们却用(a)句中的一个动词enter就可以简单明了地表达(b)句中3个动词才可以呈现出的效果。

根据框架语义学的观点,概念系统结构中任何单个概念的理解都离不开系统本身,词汇系统和词汇意义的产生就根植于人类的经验和感知所形成的概念框架中。框架语义学把概念框架与场景结合,并将场景中出现的语义角色分为“参与者”(participants)和“道具”(props)两类,分别构成核心框架元素与非核心框架元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Fillmore 1982)据此,就可基于框架语义学的框架网络实现对句子核心成分和非核心成分以及缺省成分的全面研究与标注。

在enter类位移事件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主要有4个:参与移动的事体、出发地、移动和目的地。这4个元素共同构成位移事件的基本语义框架,我们用“E-SOURCE-MOVE-GOAL”表示。其中,E是移动感事EXPERIENCER(即参与移动的事体),SOURCE是位移事件的起点,MOVE是位移动作,GOAL是移动的终点目的地。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起点和目的地的顺序是灵活的,如下面的例(7)将目的地前置。另外,元素之间也会出现融合的情况,如例(8)和(9)将移动的起点和目的地融合在一个事体之中(主要源于移动所跨越的物体的性质所致)。

位移事件框架中的非核心框架元素主要有3个:移动的路径PATH、移动方式MANNER和移动方向DIRECTION。在图1中,我们分别用P、M和D表示。因此,一个完整的位移事件框架就该包括4个核心框架元素和3个非核心框架元素。

本研究提出的“E-SOURCE-MOVE-(P)-(M)-(D)-GOAL”位移事件的图式框架公式继承发展了Lakoff(1987)和Talmy(1988)有关动态图式的思想,并细化出动态位移过程中的3个影响元素:路径、方式和方向,旨在全面系统地描绘动态事件的概念语义框架。

研究发现,enter类动词当中既有“点动词”,又有“线动词”。“点动词”有arrive、come、depart、enter、escape、exit、flee、leave、plunge、tumble等。在这类动词中,有的突显始发地SOURCE,如depart、escape、exit、flee、leave、plunge等;有的突显目的地GOAL,如arrive、come、enter、tumble等。这与上节我们构建的“位移动词的概念语义框架模型”的第一条内容是一致的。具体见下面例示:

例(10)中,动词escape突显始发地the burning car,而例(11)中,动词arrive突显目的地New York。

“线动词”有advance、ascend、climb、cross、descend、fall、go、recede、return、rise等。这类动词既有突显平面直线移动的,如cross,也有不具化路径方向的,如recede。同时,在空间立体方位中,enter类动词既有表达向上移动的,如ascend、rise;又有向下移动的,如descend、fall;还有由里及外的,如exit;由外及里的,如enter。这与理论模型的第二条内容是一致的。我们将其分别例示如下:

(12) I waved and shecrossedthe road towards me.

(cross在句中表示“横穿马路而过”,是近似直线的移动。)

(13) The sound of the truckrecededinto the distance.

(recede表示“声音逐渐远去”,不具化方向。)

(14) Mistascendedfrom the valley.

(ascend表示“从山谷底部向上的曲线移动”。)

(15) Smoke wasrisingfrom the chimney.

(rise表示“从烟囱底部沿烟囱向上的移动”。)

(16) At this point the pathdescendssteeply.

(descend表示“顺着某处向下的移动”,不具化路径。)

(17) Several of the books hadfallenonto the floor.

(fall表示“从某处向下到达地板的移动”。)

(18) The bulletenteredher back andexitedthrough her chest.

(enter表示“进入某一空间里面”,而exit表示“从某一空间出去”。)

以上例子中的“点动词”对应于空间方位中的“点”AT,“线动词”对应于空间方位中的“面”ON,移动结合路径P、方式M、方向D对应于空间方位中的“体”IN。概念语义框架为enter类空间位移动词的理解提供了背景知识,它共时地存在于言语社团的知识结构中,是人们对位移事件经过反复体验的连贯性图式化表征。如果脱离此语义框架,enter类空间位移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构式将无法理解。同时,对位移事件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历时的过程中人们会实现对语义框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 结语

本文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和Lakoff、Talmy等人的图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动态图式框架和方位概念隐喻框架提出了空间位移动词的概念语义框架模型(即图1),这一模型包括4个核心框架元素(移动的事体(EXPERIENCER)、移动的起点(SOURCE)、移动动作(MOVE)和移动的终点(GOAL))和3个非核心框架元素(移动路径(PATH)、移动方式(MANNER)和移动方向(DIRECTION))。需要注意的是,语义框架中的各个框架元素对应在语言表达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元素之间也会出现融合的情况。

同时,本文应用此模型研究了英语enter类空间位移动词的语义框架。研究表明,enter类动词一方面在空间方位上以“AT-ON-IN”为基础进行三维立体构建,另一方面基于移动图式“SOURCE-MOVE-(M)-(P)-(D)-GOAL”进行动态构建。两个方面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位移动词的语义框架构建。enter类动词既有“点动词”又有“线动词”,“AT”层面的“点动词”既可以表示SOURCE,也可以表示GOAL,“ON”和“IN”层面通常是移动路径和方向多样化的“线动词”。这一模型同样适用于所有位移动词的概念语义框架研究,能够为它们的语义框架的构建过程和认知理据提供解释。位移动词构成一个最抽象的上位框架、总框架;enter类动词的语义框架是其中的一个组构部分,是其下位框架、分框架。

Evans, V. & M. Green. 2006.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A]. E. Bach & R. Harms (eds.).UniversalsinLinguisticTheory[C].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88.

Fillmore, C. J. 1977. 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A]. P. Cole & J. Sadock (eds.).SyntaxandSemanticsVol. 8:GrammaticalRelation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59-81.

Fillmore, C. J. 1982. Frame semantics[A]. D. Geeraerts (ed.).CognitiveLinguistics:BasicReadings[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373-400.

Fillmore, C. J. 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diSemantica6 (2): 222-254.

Lakoff, G. 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M. Turner. 1989.MorethanCoolReason:AFieldofGuidetoPoeticMetaphor[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vin, B. 1993.EnglishVerbClassesandAlternations:APreliminaryInvestigati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lmy, L. 1988.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J].CognitiveScience12: 49-100.

Talmy, L. 2000.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Vol.I[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陈忠平,白解红. 2011. 框架、场景与视角: Fillmore语义理论认知观探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5): 65-75.

马应聪. 2011. 英语现在完成进行体构式的多重互动压传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外语学院.

陶明忠,马玉蕾. 2008. 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J]. 当代语言学(1): 35-42.

王 寅. 2001.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 寅. 2005. 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 寅. 2006.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克定. 2008. 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解释[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1): 1-8.

张克定. 2009a. 空间表达的认知语用解读[J]. 外语学刊(2): 33-36.

张克定. 2009b. 空间关系构式及其意义建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2): 119-123.

H043

A

2095-5723(2013)02-0009-06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10BYY001)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 任凤梅)

2013-02-26

通讯地址: 475001 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语义学图式语义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情境语义学论的语义质朴性原则探析
语言与语义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