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试验性应用为科学家呈现“盛宴”

2013-11-04 07:09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13期
关键词:贻贝碳酸盐航次

正在中国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18日和19日分别搭乘两名科学家下潜,取得了了丰富的海底生物和矿物样品。随船科学家认为大量的样品是给他们的一场“盛宴”,可供他们做很多科学研究。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首位“乘客”,这位海洋专家18日在南海海底见到了一种奇特景观。

他表示新发现的物质不能确定是生物还是矿物,可能是人类从来没见过,甚至从来没听说过的海底景象。

周怀阳介绍,18日下潜的目标点与前一日测试潜水器定位系统的工程下潜相同,都是南海一冷泉区。

但在距离这个目标点600米左右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景象。“在一个20平方米至3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些类似石笋的柱状物,乳白色,大约40厘米至50厘米高,每隔二三米就有一个,这个区域还有气孔冒泡。”他说。

“潜水器像直升机一样,从这个区域上面掠过。我们一直在细心观察,并拍摄照片和视频。当我们准备取样时,发现已经过了这个区域,非常遗憾没有取到样品。”周怀阳说。

周怀阳感叹道:“海底真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有了‘蛟龙’号,我们将发现一个又一个未知的东西。”

虽然没有取到这个特殊区域内的样品,但周怀阳所搭乘的“蛟龙”号并没有空手而归。即使回到母船甲板上,“蛟龙”号左边的机械手依然紧紧地抓着一个碳酸盐样品。

这个潜次中,担任主驾驶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操作“蛟龙”号机械手共斩获了88个贻贝、18个毛瓷螃蟹、7个帽贝和2块碳酸盐样品。

记者看到,海底贻贝与大家食用的贻贝(俗称“海虹”)外形非常相似,只不过呈褐色;毛瓷蟹爪上有明显的毛,壳的表面看上去非常光滑且有光泽;帽贝则非常小,形似斗笠,直径不过1厘米左右。

19日,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邱建文作为第二位“乘客”下潜,他所搭乘的“蛟龙”号不仅取得了大量贻贝、毛瓷蟹和碳酸盐等样品,还在南海海底取回了一个完整的蜘蛛蟹、一株冷水珊瑚、一条多毛类蠕虫、一只铠甲虾和一只长额虾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周怀阳遗憾没有提取到的乳白色柱状物样品这次被“蛟龙”号成功斩获。

“根据我的初步判断,这个柱状物应该是玻璃海绵,我在提取样本时还被扎了一下。”邱建文说,“玻璃海绵在海底沉积物中的根很长,而且很发达。它是非常古老和原始的动物,没有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在进化上也没有别的分支,在进食的时候利用细胞膜将食物包起来。”

18日和19日的海底样品上船后,科学家都非常兴奋。负责样品处理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群慧甚至顾不上吃饭,抓紧分类和分解样品,还不时提醒好奇的航次队员一定不要用手碰这些珍贵的海底样品。

17日至19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连续三次下潜采集的样品都来自南海一活动冷泉区。

随船科学家认为,这个区域的生物样品有利于研究海洋极端环境下的黑暗生物链,研究这些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个生物链不依靠光合作用,而是依靠海底流体中的甲烷和硫化氢等为生;碳酸盐样品则有利于研究冷泉的形成和地下结构。

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含有硫化氢、甲烷及其它富碳氢化合物的流体的渗漏活动,这些流体与海底温度相近,活动冷泉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外,研究冷泉还有利于了解其释放的大量甲烷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周怀阳和邱建文两位“乘客”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潜水器定位功能强,17日至19日连续三次下潜,‘蛟龙’号都非常精确地下潜至预定地点,并且找到了科学家想要去的活动冷泉区。”周怀阳说,“同时,‘蛟龙’号的爬坡能力和长途航行能力在下潜中都得到了体现,非常不错。”

20日,“蛟龙”号将搭载女科学家杨群慧在4天内连续第4次下潜作业,这也是“蛟龙”号创纪录的连续下潜作业纪录。

在此前海上试验阶段,“蛟龙”号最多只在两天内连续两次下潜。

猜你喜欢
贻贝碳酸盐航次
火星缺失的碳酸盐之谜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到底有何区别
噪音太吵,贻贝受不了
邻区研究进展对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勘探的启示
烤贻贝
基于Ⅲumina平台的厚壳贻贝外套膜转录组从头测序
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碳酸盐型滑石物相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