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君,刘 婷(大连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基于代际差异比较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特征
卢小君,刘 婷
(大连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利用对大连市1011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在进城动机、精神需求、交往意愿、发展定位、城市认知方面的社会心理特征差异。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进城动机,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城市融入意愿,但是也表现出社会交往受限的隔离感、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带来的模糊感和心理落差形成的失落感等心理问题。因此,应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渠道,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平台,提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特点的相关辅导。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特征;进城动机;精神文化生活;交往意愿;发展定位
农民工作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我国实现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 278万人,其中39%为16~30岁的农民工。数量如此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之后,他们自身的乡土记忆和城市生活体验的交互作用,将会形成独特的社会心理特征,并进一步对其社会行为和社会融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对其中的一些负面特征不及时加以引导,则可能引起部分农民工的一系列短期行为,影响政府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可能使个体层次上存在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发展到群体层次上,形成城市不同群体间的“对抗”[1]。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心理作为人们自身所持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反映了个体对社会客观事实的理解和感受。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学者们发现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局面[2],很多人出现了失落感、自卑心理、相对剥夺感和过客心理等[3-5],整体上仍处于一种被边缘化和隔离的“半城市化”状态[6-7]。由于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动机、身份认同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8],他们的社会心理特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也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一些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心态出现了由生存理性向发展理性的转变[9-10]。然而,较为全面、系统地对两代农民工的社会心理特征进行比较的定量研究仍然非常缺乏。而这种代际差异的角度,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社会心理特征内部分化的判断,为政府部门有导向性地制定相关农民工社会融入政策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
1.数据来源
笔者于2012年4~7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内开展了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大连市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之一,目前约有92万农民工,占全市人口的13%左右,在东北地区属于农民工聚集人数较多的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一是通过判断抽样选取4个农民工聚居的社区,每个社区调查150名农民工;二是通过随机抽样选取20个农民工散居的社区,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每个社区调查30名农民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1份,有效回收率为84.3%。
2.样本特征
在调查的1011人中,老一代农民工为469人,新生代农民工为542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6.4%和53.6%。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为个人流动型(占65.1%),而老一代农民工则较多为家庭流动型(占71.2%);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5.4%,明显高于老一代农民工的21.7%;新生代农民工从事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的比例更高(占54.6%),但是可能由于进入城市的时间较短,经济基础要略逊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中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比例为18.3%,高于3000元的比例为19.9%,而老一代农民工则分别为13.9%和29.8%。
1.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动机兼顾谋生与发展
挣钱养家是大多数老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动机,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养家糊口的追求已有所弱化,学习知识和技能、证明自己实力等发展型需求逐渐增强(如表1所示)。他们的进城动机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由传统的、单一的生存诉求逐渐向自我发展完善的诉求转变。
2.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但主动参与学习型活动仍然较为缺乏
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上网、看电影或电视、听音乐、逛街是他们主要的闲暇娱乐(如表2所示)。他们常去的文化场所依次为公园和广场(80.9%)、电影院(35.2%)、体育馆(19.6%)、图书馆(17.1%)、社区文化活动站(4.0%)。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已经逐渐趋近于城市青年人,但是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集中于娱乐活动,主动参与学习型活动的较少。利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和去图书馆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均不足20%。但是有34.7%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免费的文化活动站和图书馆,23.3%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希望获得免费的报纸和杂志,表明了新生代农民工内心是有学习、求知意愿的,也和他们希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进城动机相吻合,但是缺少闲暇时间(43.94%)和较低的工资收入(28.28%),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往意愿更强,但是交往类型较为局限
由表3可知,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与城市人交往。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朋友构成中城市市民的比例要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但是总体而言,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范围较窄,交往类型也更为同质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受原有乡土社会生活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打工的初期更为依赖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比如家人、亲戚、老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工作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7.1%、28.3%和23.6%,而城市本地朋友提供工作信息的比例仅为8.5%;家人、亲戚、老乡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介绍工作的比例分别为15.5%、30.1%和30.7%,而城市本地朋友帮助介绍工作的比例仅为7.7%;新生代农民工平时聊天、逛街、串门、打牌等的对象为家人、亲戚、老乡和城市本地朋友的比例分别为13.6%、18.6%、24.3%和13.9%。这种相对封闭的交往方式会制约他们对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接触和吸收,并有可能产生社会交往上的隔离感,不利于他们在心态上融入城市社会空间。
表2 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时间娱乐活动比较 %
表3 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交往意愿比较
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的意愿较高,但是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仍存在着模糊倾向
由表4可知,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认可自身非农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显著增高,而持有“挣到钱后回家乡发展”的想法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则明显降低。然而,新生代农民工中身份认同模糊、未来归属不明的个体比例也要更高一些。由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比较缺乏农村务工经验,他们对乡村生活的感受没有老一代农民工那么强烈,而进入城市之后又源于自身素质的不足,大多从事较低层次的简单劳动,很难从职业地位上获得城市认可,因此,也更容易陷入一种非城非乡、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
表4 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居留意愿比较
5.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我喜欢我现在居住的城市”这一问题中,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赞同的比例(72.7%)明显低于老一代农民工(87.2%)。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但是由于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为薄弱,在职业地位与收入水平方面与城市居民呈现出较大差距,很难达到他们的预期愿景,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另外,59.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很愿意与城市人打交道,但是在实际交往中有28.1%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36.87%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本地市民对待外来务工人员不冷不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失落感。
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更为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城市融入意愿,但是受限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足,他们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表现出社会交往受限的隔离感、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带来的模糊感和心理落差形成的失落感等心理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渠道。一是利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资源,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通过社区调研的方式,了解适龄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能力和专业方向,通过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经费支持的方式,将同一专业方向的新生代农民工“打包”给职业院校。这样既能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专业的职业教育,又能解决部分职业院校招生难的困境,实现“双赢”。二是鼓励兴办社区学校或社区图书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如法律知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城市生活规范等公民素质讲座。
(2)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通过政策优惠或者政府补贴,鼓励文化企业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低价位文化产品,提供价格优惠的电影票,举办文艺巡演、展览、农民工专场文艺演出等;另一方面,引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文化创造和传播,鼓励他们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或文艺团体,扶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色文化队伍,在活动组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为他们提供深入社区展演的机会和舞台,促进他们和市民的文化融合。
(3)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平台。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在社区层面参与生活居住、劳动就业、公益活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相关管理与服务活动。通过加强和改善社区党建工作,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组织活动,注重在优秀的新生代农民中发展党(团)员,促进农民工党(团)员与城市居民党(团)员的良性互动。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宣传农民工的优秀事迹以及为城市作出的贡献,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
(4)提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特点的相关辅导。引导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辅导领域。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的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心理辅导,降低其不适应感,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和意识提升,进而增强其融入城市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团体工作的方式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建立互助小组,彼此交流和分享各种资源;通过社区工作的方式改变社区中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负面态度,协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1]蔡 禾,曹志刚.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珠三角的实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158.
[2]刘玉连,周芳苓.贵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心理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7-81.
[3]朱考金.城市农民工心理研究——对南京市61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2003(6):7-11.
[4]曾 昱.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探析[J].兰州学刊,2004(4):189-191.
[5]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社会心理科学,2007(1):112-115.
[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7]孟颖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障碍构成原因探析——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阈[J].西北人口,2011(3):11-16.
[8]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兰州学刊,2009(7):71-73.
[9]刘成斌.生存理性及其更替——两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132-135.
[10]郎晓波.从“生存”到“发展”: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问题——基于“60后”、“70后”、“80后”三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差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34-39.
2013-03-18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3lslktglx-12)
卢小君(1979-),女,博士,讲师;E-mailluxiaojun79@sina.com
1671-7041(2013)05-0082-03
C912.8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