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更流动已成为社会常态。随着我国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失业人员骤增,就业问题突出。本文从分析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入手,探讨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作用。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工作;作用
职业指导是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大学生职业指导,主要也是围绕着职业指导目标而进行的。一方面要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及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则是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做到“人职匹配”,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1.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国家就业工作中的重点,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高校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指导工作机构,面向全院学生提供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辅导;而有一些高校虽未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但其原来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也开始承担起职业指导的工作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由于对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认识存在局限性,导致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与咨询服务中介
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的工作内容上,把重心放在了就业指导上,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课时偏少且停留在课堂教学,缺乏个性化指导,不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职业咨询服务和帮助。部分高校还未建立职业咨询室,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来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与辅导。
1.2在职业指导的信息传递中,缺少联系与沟通
高校与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的联系不紧,沟通不畅,不能及时向学生提供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等。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非常渴望了解社会上的职业信息,比如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职业的入职要求等。
1.3对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在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中,主要是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其他人员的参与很少,特别是缺少社会人士的参与。而职业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是整合社会资源,需要更多有工作阅历的社会人士参与。另外,高校的职业指导没能调动如专业课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其他人员来共同参与职业指导的过程。另外有的学校还没有建立职业指导工作平台,缺少了上下联动系统,全员参与的理念无法得以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1.4对职业指导更深层次的工作目标重视不足
职业指导对劳动者一方的工作目标有三点: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更注重实现就业这第一个目标,经常忽视第二和第三个更深层次的目标。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最主要指标是就业率,学校往往为了提高就业率,只顾将毕业生推出去,而不论单位好坏与否,专业对口与否。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得毕业生将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当成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跳板,把第一份工作作为积累社会经验的场所,以至于就业稳定性下降。
2.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其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与应有的重视,导致职业指导的缺位。因此,只有将职业指导的理念和方法始终贯穿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指导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保障作用
职业指导促进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的这种积极作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对在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中,要帮助他们了解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政策,了解职业培训和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促进其顺利实现初次就业。
2.2中介作用
职业指导所具有的中介作用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作为架在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既维护三者的利益,又促进着三者的改革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与学校的沟通,有助于职业指导人员对学生素质状况的了解,有利于毕业生今后的就业。职业指导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促进了大学生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主要来自学校,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是学校输送来的。职业指导就是一个纽带,把教育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职业指导课程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质。而学校也可以通过职业指导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2.3传递作用
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职业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学生、用人单位、学校形成紧密联系。高校职业指导人员通过各种渠道采集丰富的职业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而后将职业信息反馈给毕业生、用人单位与学校,使三者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2.4催化剂作用
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让大学生通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方向,并实施有效的行动与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帮助大学生就业的目标。职业指导就如同一种催化剂,通过它的努力,劳动力市场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帮助、引导,使劳动力的供需双方真正达到择业自由、用人自主,实现人职匹配,使劳动力市场中介服机构在动态过程中实现良性循环、充满生机和活力。
2.5桥梁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内容,就是架设了一座连接学校教育培训和社会需求的桥梁。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理想;第二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多种就业途径和职业情况;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就业环境与形势;第三方面是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就业期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进行自我评价。高校一般通过职业指导课程、讲座、班会、网站宣传、个别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就业观念指导工作。在就业观念指导工作中,改变毕业生的偏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部队建功立业,积极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拓宽了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的政策,扩大就业选择机会。通过职业指导,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抓住机会实现就业。而职业指导对帮助就业稳定和职业稳定目标的实现更能体现出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2.6援助作用
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帮扶是其中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职业指导人员要对他们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帮助解决问题,早日实现就业,解决毕业生中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职业指导,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职业指导是就业的“金钥匙”,是推进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的重要润滑剂。职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化、全程化、规范化。只有在学校达成这种共识,并形成自觉行为,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职业指导工作才能溶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