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朱泥手拉壶之形式美

2013-10-26 12:08:58曾万春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手拉壶壶嘴壶把

曾万春

(韩山师范学院 陶瓷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潮州工夫茶被誉为中国工夫茶的 “活化石”,潮州朱泥手拉壶是潮州工夫茶艺的主角。潮州朱泥手拉壶是模仿宜兴“孟臣壶”,再结合潮州本地的泥料,依靠工匠深厚的制陶技术创作出来的,与潮州工夫茶道相融合的茶“冲罐”[1]。

潮州朱泥料产自“枫溪之东,有飞天燕、大旗山,西北有白水、赤岗……,本地朱泥资源取之不尽”[2]12。另外,凤塘、浮洋、龙湖一带也有丰富的贮存量。朱泥属紫砂泥料一种,是天然矿料,绿色材质,氧化铁含量高,呈土黄色,烧制后成红色,质地细腻,坚韧而不含砂[2]17,可塑性、光滑度高,泥土色泽美,其物理性质是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出黯然之光,是其他陶土无法相比拟的。近年来,壶艺师在潮州青龙山又发现了风化石,谓之“石中泥”,其铁、硅、锰及金属、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含量比宜兴紫砂更高,制成手拉壶后,保鲜能力更强[3]。这一发现,使潮州手拉壶的品质由此产生历史性飞跃。

潮州朱泥手拉壶成型手法有异于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一般是用拍身筒和镶身筒的方法成型,而潮州朱泥手拉壶采用的是古老的辘轳手拉方法,将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内外翻转,构成塑造技艺的运动空间[4]。成型时手指和手臂相对的捏、压、按、挤,促使坯体绞转多姿。而塑造运动之快或慢、沿弧线止旋或沿直线上提、按压或捏挤,使器物的形态或端庄圆弹,或挺拔秀丽,或节奏鲜明,或韵律柔美,显示出技艺美与形态美的融合。手拉成型法,灵活多变,随意而就,造型的变化在一刹那间完成。朱泥手拉壶工序繁多,先拉壶身,后拉壶盖,再装附件,等壶坯干透后进窑烧制,壶坯的烧制多为一次性完成。近年随着制壶技术的改进,采用高达1 000度以上窑温,每次连续烧制十多小时而成。

壶的外轮廓,壶的形式美,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的美,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这样几种内涵:

第一,“精细之美”。潮汕人家家户户、世世代代均有饮茶习惯,因此,作为工夫茶具的“台柱”——潮州朱泥手拉壶,其器形亦带有市井意识,制作尽现“精”、“巧”、“细”、“薄”。

图1 贵妃壶

潮州朱泥手拉壶具有壶身小、壶体薄、密封性好,蓄热时间长,与外界热交流快,善发茶香,美感效应明显等特征。壶嘴(出水口)、壶把、盖钮三点成一直线,用茶壶装水约1/2-3/4,用食指紧压盖纽上的气孔,倾壶倒水时,滴水不流;放开气孔,则出水顺畅,水束长而圆,倾倒壶水时,壶中滴水不剩;手握壶把时握感轻盈、舒适,不费力。壶内壁有明显手拉痕迹,更现质朴典雅,内敛,不张扬。

制作拉坯后,用篾条来修坯,使坯身均美、光滑,造型更精致。由于坯体变形率小,因此茶壶口盖往往能与壶体契合得天衣无缝,相当精密。壶的整个制作流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60道工序,真可谓技艺单绝(见图1)。“贵妃壶” 质地细腻、滑润,壶壁薄而均匀,如拿壶盖轻碰壶身,可发出清脆铿锵的金属声;从正俯视角看,壶嘴、盖钮和壶把三点笔直成一线,钮孔、钮、盖、身同一圆心,四圆均匀对称,远远胜过机械制作。壶嘴和壶把、上下略变,左右对称。壶盖与壶身契合精密,完美近似一体。嘴、把、盖钮与身的组合毫无痕迹,天衣无缝。就连壶嘴与壶身连接内壁部分的几个出水孔也大小相同,相当精致,透露出潮州人儒雅精巧、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

第二,“和谐之美”。潮州朱泥手拉壶是手拉坯轮转成形法,只限于同心圆的范围,故其基本形状为圆形,这与“潮州工夫茶”之茶道关系密切。朱泥手拉壶,体现了潮汕人以“圆”、“和”为贵的生活哲理,体现了工夫茶“和、敬、精、乐”的精神。

图2

虽然其外形为圆形,但若将几把圆壶相置一处,却发现其造型变化无穷,其器形曲线已突破几何圆之常规,向外扩展,展现了曲线之“形变”,圆中带方,柔中见刚,真可谓“圆非一相”(见图 2)[5]。壶体大方端庄、珠圆玉润、匀净轻快、自然流畅、回环呼应,浑然天成,具有东方传统的艺术特色,向人们展现出和谐之美,给人以极高的艺术熏陶。如“龙珠千环壶”,两壶一紫一红,壶嘴相对,犹如一对甜蜜的伴侣谈情说爱;红壶壶把由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相切而成,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紫壶采用提梁式手把,与盖钮形成大圆包小圆状,包容世间万物的胸襟,展露无遗。整对壶又让人联想到鱼游碧水的惬意,以及天地人和的和谐(见图3)。

第三,“平衡之美”。潮州朱泥手拉壶讲究“稳”、“匀”,体现于平衡之中。平衡有两层涵义:

其一为“对称”,它不是机械的对称,而是一种视觉心理的平衡,壶身讲究对称、均匀,壶身与各附件 (如壶口、壶把、盖钮)之间相互推拉,相互交织,从而产生一种等量等形、等量不等形的对称,此乃静中融动之美,这在制壶过程中尽显技师之功力(见图 4)。

其二为“非绝对对称”,是一种不等量不等形,出现较大的体量和空间的差别,但体量适称,达到平衡的视觉效果。壶的左右上下不相同,附件与壶身变化大,但它们连接自然,不会产生一侧过重的感觉,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这是富有变化的不规则的平衡;壶口平而圆,具有落落大方的空间感;壶盖与壶身高度契合,天衣无缝。不同附件与壶身在视觉上保持平衡,相得益彰,各部分组合比例匀称,体现一种活力和秩序的完美平衡,此乃动态之美,可见技师审美之水准。如“腾飞壶”,采用了切面形式,壶身如两片弧盖对合,呈飞碟状,饱和有气势。壶把只有一个支撑点,圆带方的壶把、三角带弧度的壶盖、三角的壶嘴同趋一向,体现了力量的统一,展现了聚跃腾飞的意境,更具动感(见图5)。

图3 龙珠千环壶

图4

图5

图6 太极百岁壶

图3 龙珠千环壶

正是这种“物感”对称均衡,不失重心,朴实无华,素静深沉,让人洞悉了潮汕人凡事求稳求妥的处世观,对地方文化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愉悦体验,沉浸在美的意境中。

第四,“线条之美”。潮州朱泥手拉壶是拉坯而成,其工艺一气呵成、流畅自如,形成拉势流动的美感,其气韵美、旋转美应运而来。壶体端正庄重、洁净深沉,富有重量感,与附件错落组合,主次分明,虚实对比,明暗相照。附件的线条有来龙去脉,起伏有致,长短搭配,曲直相间,有立有破,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壶的线条粗细结合,粗有厚重之美,细有轻盈之韵,舒展流畅,刚柔相济,各现其美,相得益彰。如“太极百岁壶”,自盖钮至壶身,自上而下由近200圈阴阳线组成,所有的线圈都均匀细致,可谓细线缠绕,如春蚕吐丝,软如水滴,至柔至阴,而壶梁、壶嘴又有棱有角,雄阳刚健,将阴阳、刚柔完美结合,格调高雅,意境无限,充满生命力,寓指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至无穷的运动规律,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辩证思想(见图6)。又如“龙珠千环壶”,它线条起伏,犹如音乐节奏和旋律,壶把、盖钮、壶嘴、壶身环环紧连,宛如碧水,线与线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就像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一呼一应,彼此声气相通,相互间顾盼生姿。线条繁简疏密,穿插得体,具有松、紧、张、弛的意态意味,富有节奏之美。这种节奏强弱、顿挫,富有变化,产生了线条与节奏韵律的美感,极富想像空间(见图 3)。

第五,“装饰之美”。潮州朱泥手拉壶成形时按工艺习惯施釉,成型后器表光洁且釉光照人。也有的不施釉、不彩绘,以天然底色产生肌理效应,不上釉的手拉壶,在工艺和技术的要求上是近乎苛刻的,容不得半点的瑕疵。传统装饰相对简单,多在壶底刻款、印款。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潮州朱泥手拉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在泥料采用上,有的将几种色彩接近的泥料融合,叫绞泥,产生变幻无穷的大理石纹理效果,似风似雨似雾,如木如水如山,空灵飘逸,虚实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如“环环相扣”壶,黄色的纹理在壶盖与壶身的连接,简炼、明晰、自然,使之融为一体,轻盈流畅,天然柔美,可谓妙哉。壶身圆中带方,不同环形黄色线条随意组合,古朴自然,给人一种环环相扣、心心相印的寓意(见图7)。

现代朱泥手拉壶逐渐迎合文人雅士的品味,刻款、印款并用,壶身雕诗刻文,有的还借鉴宜兴与西方的艺术审美,使整个壶体既有面的变化,又有线的变化,富有视觉冲击力(见图8)。有的采用浮雕手法,在壶身、壶把等处装饰动植物和山水风景,装饰内容蕴含着深厚的潮州文化。如“广济桥”壶,壶身呈飞碟型,线条流畅,整条“广济桥”就环绕在壶身上,20个桥亭、18艘木船和系木船的绳子,一件都不少地呈现在壶上,栩栩如生;侧观手拉壶嘴,宛如凤凰展翅,代表了“凤城”潮州;壶盖把子的造型就是广济桥上那头“鉎牛”。桥亭上的砖、瓦、梁、柱都有详细刻划,甚至连系木船的绳索都有清晰的纹理,桥亭的栏杆雕空,融入了潮州陶瓷闻名于世的镂空工艺,造工之精细令人咋舌;但最令人吃惊的还是壶盖上那头鉎牛,嘴里的牙齿清晰可见!这种独特、新颖的构思,极好地把潮州的人文、陶瓷艺术和茶文化融为一体(见图9)。有的则采用镶嵌金银的装饰手法。如 “轨道壶”,盖钮、壶盖、壶身镶上有如绳索状的一圈圈锡箔,质感不同、相互陪衬。装饰面由锡箔线和不同的泥色相间组成,线条简炼有序,色彩明晰协调,富有现代的图案装饰美感(见图 10)。

图7 环环相扣

图8 飚壶

图9 广济桥

图10 轨道壶

这种壶与装饰的珠联璧合,自成一种幽暗深邃、隽逸洒脱的美,意境独特,韵味十足,壶的艺术性与人文性相融合,生机盎然,美不胜收,令人震撼,大大丰富了潮州朱泥手拉壶的内涵。

潮州朱泥手拉壶是创作者舒发情怀的载体,制作过程中作者将个性、素养、审美倾注于壶中,赋予壶以灵魂、神韵。创作者往往秉承“壶小乾坤大,形以载神,神以形托,形神兼备”的创作理念,“小”事“大”做,每个款式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和感情。工艺师常常借壶托情,以形传神,富于联想,用壶来诠释对生活、对美的理解,达到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1]谢华.潮州朱泥壶与宜兴朱泥壶之比较探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3):26-28.

[2]陈香白,陈再粦.潮州朱泥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3]潮州手拉壶登上大雅之堂[EB/OL].http://gd.people.com.cn/n/2012/1024/c 162729- 17626503.html.

[4]潮州手拉壶[EB/OL].http://wscz.chaozhou.gov.cn/features/template/feature/feature.aspx?theme=410.

[5]房永华.浅谈紫砂壶的造型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7):40.

猜你喜欢
手拉壶壶嘴壶把
潮州手拉壶的工艺美学价值分析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创作灵感来源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佛山陶瓷(2020年12期)2020-02-21 00:59:06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日用电器(2019年1期)2019-01-29 08:16:44
老夫妇10年免费供开水
历 练
东方剑(2014年11期)2014-11-14 0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