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的仙花寺今安在

2013-10-26 12:08:58刘明强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利玛窦神父肇庆

刘明强

(肇庆市质量监督局,广东 肇庆 526040)

2006年9月8日,肇庆市近百名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崇禧塔东侧的仙花寺遗址,为《利玛窦仙花寺遗址》纪念碑揭幕,以纪念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矗立在崇禧塔东侧的纪念碑镌刻一段文字:“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于公元1583年9月10日(万历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抵达肇庆,在肇居留六年。公元1585年11月24日(万历十三年十月初四)在此建成仙花寺,这是中国较早的欧式风格建筑。公元1589年8月15日(明万历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利玛窦离肇后,仙花寺被改建为刘公生祠。”落款为“肇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时间为“公元2006年9月10日”(见图1)。一直以来,史学界以此为据,认为仙花寺已荡然无存。然而,笔者《利玛窦在内地的第一所教堂位置考》《“番鬼屋”就是利玛窦的仙花寺》等文中提出:现位于肇庆市区西江河畔崇禧塔西边30米处的两层楼古建筑即是仙花寺[1,2]。今天把仙花寺遗址定在崇禧塔东面,作者认为考证有误。

一、仙花寺建在崇禧塔的西面而不是东面

1.《利玛窦全集》记载的仙花寺位置

《利玛窦全集》记载仙花寺位于崇禧塔的左边,即西边。据史料记载,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到肇庆时是一身僧侣打扮,剃光头,身穿和尚服。因此,官府和老百姓都认为他们是西域来的高僧。在肇庆知府王泮的大力支持下,传教士们在肇庆崇禧塔 (又称“花塔”)旁获得一块地,并立即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教堂就是仙花寺。

《利玛窦全集》有这样的记载:“我们知道,神父寓所在花塔的左方不远的地方。花塔建造之目的是为附近百姓休闲之用,百姓可自由出入。……民众不满意神父们的另一件事是寓所的门在建筑中常常开着,供人参观,但现在已经落成,则依照耶稣会的会规时常关着,闲人不得进入。百姓则把会院看成一般的寺院,任人出入,常发生粗野轻薄的场面。”[3]142

图1 崇禧塔与“仙花寺”遗址碑

这段文字明确表明仙花寺处在崇禧塔的左方。那么,以崇禧塔为中心,“崇禧塔的左方”是指崇禧塔的东面还是西面呢?根据现场地形考察,当人面向西江,背对崇禧塔时,“崇禧塔的左方”即是指崇禧塔的东面。然而,由于进入崇禧塔院落的大门是向南开的,因此,当站在进入崇禧塔的院落大门前时,“崇禧塔的左方”指的是崇禧塔的西面。据利玛窦有关仙花寺的选址、建造过程、建筑风格等文字记载,以及当时的澳门耶稣会会长卡布拉耳访问仙花寺后在书信中对仙花寺的描述,作者认为仙花寺位于崇禧塔的西面。

2.刘公生祠的位置

刘公生祠位于崇禧塔的东面,它不是由仙花寺改建成的。多种肇庆地方史料均清晰地记载,刘公生祠位于崇禧塔的东面。刘公生祠,即两广总督刘继文的生祠,又称刘公祠。据明崇祯《肇庆府志》记载:“刘公生祠,在崇禧塔之东,祀督府刘公继文,万历十九年建,有黄凤翔记载艺文。”[4]445又据清道光《肇庆府志》记载:“刘公祠,在崇禧塔东,为督府刘公继文建。”[5]925清宣统《高要县志》也有记载:“刘公祠,在崇禧塔东,为刘继文建,今废。”[6]21这些方志文献明确了刘公生祠位于崇禧塔的东面。几年前,在崇禧塔的东面出土了有关刘公生祠的石碑,进一步证实了刘公生祠在崇禧塔的东面这一具体位置。

将刘公生祠位置定为仙花寺遗址位置,这是考证上的失误。很多学者认为刘公生祠是由仙花寺改建的,这一错误来源于对利玛窦记述的误读。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里写到:“事实上,作为我们的一个讲交情的敌人(指刘继文),看来很可能他决定了要在我们的住在地为他建祠;至少这似乎是他在百姓的挑唆下给我们制造麻烦的原因,他到来后所发生的事情很可以得出那样的结论。”[7]221正是这一猜测,误导了后人认为刘继文为了霸占仙花寺而把利玛窦等传教士赶出肇庆,并把仙花寺改建为刘公生祠。这些学者忽略了利玛窦的另一段记述:“他(指刘继文)在他夺走教团的房屋(指仙花寺)里面收藏了魔鬼的像(指佛像),立一块石碑,说明房屋的来源以及他使用它的目的。离这所房屋不远,他建立了一座庙(刘公生祠),其中他按照风俗安置了自己的塑像。”[7]260这段文字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仙花寺与刘公生祠是两处不同的建筑。学者宋黎明也认为“刘节斋(刘继文)并未利用仙花寺作为其生祠”[8]。

总之,《利玛窦仙花寺遗址》纪念碑所写“利玛窦离肇后,仙花寺被改建为刘公生祠”无文史依据。

二、仙花寺建成于1584年12月之前,而不是1585年11月24日

据《利玛窦全集》记载,1584年12月4日,卡布拉耳神父(P.Cabral)前往肇庆探望利玛窦等传教士后回到澳门。第二天,即1584年12月5日,卡布拉耳神父写信给上司范礼安神父(P.Valignani),向他报告了肇庆之行的情况。在这封信里,卡布拉耳神父叙述了利玛窦已修建好的教堂情形:“神父们盖房子的地方,也是非常合适,因为它不在城中,而在近郊,位于一条河流之畔,林木茂盛,鸟语花香,另外尚有水池鱼塘,倍增清凉之感,真是一座理想的房舍庭园,所以外来的官员无不参观钟塔与神父们的住宅。这房子是用砖块与石灰所造成,约有十八平方公尺,其型式为中西合璧。两面下方,都有厅堂,为现在已足够使用,将来还可增加。在门之进口处,设有阳台,跨于小河之上,颇为凉爽。由于地点狭小,无处设置教堂,将来若有需要,只希望天主降福,不待三、两年,能有他人来经营,我希望别位神父们再买一些平房,与我们现有的房舍连接起来,那可能要花费几十两银子。若能如此,我们未来的房舍就绰绰有余了,并且还能修一座花园。”[3]465-473从这封信的写作时间上看,仙花寺应建成于1584年12月之前。说“公元1585年11月24日(万历十三年十月初四)在此建成仙花寺”,不知依据何在?

三、现存于崇禧塔西边三十米处的两层楼古建筑与史料记载的仙花寺在建筑风格上基本一致

利玛窦曾回忆说:“房子(仙花寺)很小,但很中看。中国人一看它就感到很惬意;这是座欧洲式的建筑物,和他们自己的不同,因为他多出一层楼并有砖饰,也因为它的美丽的轮廓有整齐的窗户排列作为修饰。房屋的地点和安置也增添了它的美丽。从这里能看见沿水面上的所有建筑物,河上有各类船只,河那边是整整一片树木繁茂的山峦。那是当地出名的美景又加以欧洲新奇的装束,每个人都想一开眼界。”[7]182

现存于崇禧塔西边30米处的两层楼古建筑,在建筑位置、建筑风格、以及周围环境上与利玛窦和卡布拉耳对仙花寺的记载基本一致。作者在《利玛窦在内地的第一所教堂位置考》《“番鬼屋”就是利玛窦的仙花寺》两文中有详论,不赘述。

图2 仙花寺外景

值得关注的是,利玛窦回忆说仙花寺建造时使用了正在建造中的崇禧塔的 “几千块砖瓦和大量木材”[7]166。今天是否可以通过科技仪器对崇禧塔和处于其西边30米处的两层楼古建筑的砖瓦和木材进行年代测定,不失为判定崇禧塔西面30米处的两层楼古建筑是否就是仙花寺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四、重新考证仙花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00年在北京建造的中华世纪坛中的浮雕群像,将利玛窦列为对中华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两名外国人之一。400多年前,利玛窦来到肇庆,在肇庆居住了六年,一边传教,一边学习中国文化,是明末中西文化交融的亲历者和倡导者。在肇庆期间,利玛窦创造了“五个第一”:建造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建起了中国第一所西文图书馆;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制作了中国内地第一座机械自鸣钟;合编了世界上第一部中西文词典。利玛窦自1582年来华至1610年病逝于北京,在中国前后生活了28年,为中西方进行世界性的对话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仙花寺,即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内地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见证了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初期的全部活动,在天主教中国传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象征意义,是研究明末历史、宗教、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化石”。

将刘公生祠遗址定为仙花寺遗址,是考证上的错误。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重新考证仙花寺遗址,以补史阙及误。

[1]刘明强.利玛窦在内地的第一所教堂位置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2(6):32-34.

[2刘明强.“番鬼屋”就是利玛窦的仙花寺[J].韶关学院学报,2012(9):20-23.

[3]利玛窦.利玛窦全集[M].台北: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

[4]陆 鏊,陈烜奎.[崇祯]肇庆府志[M]//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影印本.广州:广东地方志办公室,2009.

[5]屠 英,胡 森,江 藩,等.[道光]肇庆府志[M].影印本.肇庆:肇庆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

[6]马炳乾.[宣统]高要县志[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36(民国二十五年).

[7]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宋黎明.关于刘节斋逐利玛窦出肇庆的动机[J].韶关学院学报,2012(9):14-19.

猜你喜欢
利玛窦神父肇庆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 07:22:36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50
从利玛窦与“天主教三柱石”交往看中西文化交流
丝路艺术(2018年9期)2018-04-01 18:32:22
摔跟头
特别文摘(2017年19期)2017-11-11 18:17:18
祈祷
忏悔
商道(2014年6期)2014-06-19 23:42:44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