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洁,周 微,刘博强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99)
·针灸推拿·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刘 洁,周 微,刘博强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99)
目的:观察对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的30例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主穴联合穴位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对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效果肯定。
眼肌麻痹;针灸疗法;穴位注射
眼肌麻痹,也可以称之为麻痹性斜视,在眼科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由于病因复杂,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10年7月-2011年10月对30例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眼肌麻痹患者30例,全部为单眼发病,年龄35~68岁,均出现双眼复视、头晕、头痛的症状。其中眼外伤7例,糖尿病12例,脑血管病6例,炎症引起的3例,不明原因2例。排除由颅内占位、眶内占位、鼻咽癌及重症肌无力引起眼肌麻痹的患者。诊断结果:外展神经麻痹9例,动眼神经麻痹21例,其中累及上睑提肌者7例。
1.2 诊断标准 主要具有:①眼位偏斜。②眼球运动障碍。③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④代偿头位。⑤复视、头晕。
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配合全身给予扩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
2.2 穴位注射 选取患眼3个穴位,常规消毒,用2.5mL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垂直刺入皮下穴位约0.2寸,每个穴位注射药液0.1mL。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d后,继续下1个疗程。
3.1 疗效标准 治愈:眼位正,眼球运动自如,复视、头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眼位偏斜减轻,眼球运动欠灵活,复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占80%),有效5例(占16.7%),无效1例(占3.3%,患者未坚持配合治疗)。
眼肌麻痹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先天性者是先天发育异常或产伤及出生后早期疾病引起,后天性者多由炎症、血管性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外伤等所致[1],临床中颅内肿瘤术后也可遗留眼肌麻痹[2]。本文所有患者均为后天性眼外肌麻痹,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风邪入络,邪气在眼部结聚后气血运行不利,气滞血瘀所致。因此,可以依据眼部的解剖结构结合经络理论局部取穴,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眼肌麻痹。太阳和球后是经外奇穴,能够疏通眼周的气血,是治疗眼病的常用、有效穴位。选取患眼周围的穴位进行针刺能够直接刺激麻痹的眼肌,兴奋受损的神经,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麻痹眼肌恢复功能[2-4];将药物直接注入穴位可以直达病灶,能够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营养眼部神经及肌肉,使麻痹眼肌尽快恢复[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论是针刺还是穴位注射,都要求医者足够熟悉眼部的解剖结构,行针技术熟练,动作轻缓并注意针感。针下得气,气达病所,才能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因球后穴的位置较特殊,所以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刺入之后不需捻转[6]。我院治疗的30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中,年龄轻且体质较强者针下得气快,年龄大且体弱者针下得气相对慢,治疗效果相对差些。另外,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患者是否配合有很大关系,患者配合度高,则疗效好且疗程短,相反则不然。
[1]徐亮,吴晓.同仁眼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63-364.
[2]李丹.头针加眼周穴治疗眼肌麻痹1例[J].吉林中医药,2012,32(7):740-741.
[3]李红伟,孙申田.电针治疗眼外肌麻痹16例临床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10(5):35.
[4]欧阳应颐,张锡芳,尹勇,等.针刺治疗眼肌麻痹76例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8):454.
[5]何云.穴位注射为主,针刺为辅治疗眼肌麻痹2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46.
[6]武玉和,李铁,段晓英,等.针刺球后穴治疗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6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30(5):424.
R246.82
B
1003-5699(2013)06-0620-02
刘 洁(1982-),女,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各类眼科疾患。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