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举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847)
《素问·平人气象论》疑难词句札记4则
朱鹏举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847)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无他”“脉瘦”“肝不弦、肾不石也”四处疑难词句“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意谓在一呼一吸构成的一息之时,常人之脉搏动5次,这是因为呼吸较长以近脉跳余数的缘故;“无他”即“无它”,本义是指没有毒蛇,犹今之所谓“没有危险”“脉瘦”当作“脉蝆”,言脉象之沉,不可据《素问·玉机真脏论》校为“脉沉涩”“肝不弦、肾不石也”当是“肝不弦、心不钩、脾不弱、肺不毛、肾不石也”的脱文,而“不”即“丕”,为大之义。
素问;平人气象论;疑难词句;研究
《素问》一书,向称文简理博、意奥趣深,加之历经传抄刊刻,脱简讹误,在所难免,故颇不易读。兹不揣浅陋,谈谈笔者对《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四处疑难词句的理解。
此短句出自本篇如下记载:“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对于“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的理解,注家大有不同。王冰注云:“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1]109其虽未对“定息”作明确解释,但其认为“定息”是与“呼”“吸”并列的一个词语则显然可见。其后,明清诸多注家关于此句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多受到王冰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注解当推明代的吴?与张介宾。吴?注云:“呼,出气也。吸,入气也。定息,定气而息,将复呼吸也。……闰以太息,言脉来五动,则可余以太息也。”[2]张介宾注云:“常人之脉,一呼两至,一吸亦两至。呼吸定息,谓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也。脉又一至,故曰五动。……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而又不止五至也。”[3]115这里吴氏所言“定气而息,将复呼吸”与张氏所谓“呼吸定息,谓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也”含义无别,所异者则在于吴氏认为“闰以太息,言脉来五动”,而张氏则云“闰以太息,而又不止五至也”。
在这些注家看来,所谓“呼吸定息”是与“呼”“吸”并列的一段时间。然依笔者之见,如此理解“呼吸定息”实有错误之嫌,殊不可从。考“呼吸定息”一语,本篇之外,又见于《灵枢·五十营》:“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虽然结合《素问·平人气象论》的记载,我们很难看出将“呼吸定息”解作“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如何不妥,但若结合《灵枢·五十营》之文,则此解之误一目了然:我们总不能将该篇的“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理解为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人体之气又运行了第六寸吧?
那么,此句究竟当作何解呢?笔者认为,明末医家李中梓的注释已经基本阐明了本句的含义。李氏云:“一呼再动,一吸再动,一呼一吸合为一息,是一息四至也。呼吸定息,脉五动者,当其闰以太息之时也。”[4]也就是说,“呼吸定息”即“一呼一吸合为一息”之义,一息之间,常人之脉既可四至,亦可五至,而一息五至发生在人太息之时。若细思其理,则不难得知这是因为人之呼吸深受情绪等因素影响的缘故。虽然“平息以调之”是本篇明确提出的诊脉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医者,诊脉时也很容易出现无意识的较平素呼吸略微深长的呼吸亦即太息,如此,则极易出现在一呼一吸也就是一息之时脉五至的诊察结果,这就是本篇所谓“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可见李氏注语所云“此言平人无病之脉,当以四至为准,若五至便为太过,惟当闰以太息之时,故得五至,苟非太息,仍四至也”[4],堪称精当至极。遗憾的是,这一准确解释并未引起学者的注意,甚至为人所误解,如日本人丹波元简即评价说:“张(介宾)注详备”,而李说“不可从”[5]91。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李中梓准确解释了“呼吸定息”以及全句的含义,但其又将“闰以太息”与历法上的闰年相比附,云:“历家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人应天道,故三息闰一太息,五息再闰一太息。”[4]所云“三息闰一太息,五息再闰一太息”,因系根据天人相应之理,由历家之法简单推论而来,故与临床所见严重不符,不可不察。
要之,“呼吸定息”非指“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而是“一呼一吸合为一息”之义;“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意谓:在一呼一吸构成的一息之时,常人之脉搏动5次,这是因为呼吸较长以近脉跳余数的缘故。
“无他”二字出自经文“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对于此二字,张介宾注云“虽曰有病,无他虞也”[3]138,以“他虞”释“他”;高士宗注云“无他,无他变也”[6],以“他”为“他变”之义。然以笔者管见,其二人关于“无他”的解释虽然不同,但都犯了增字为释的错误,故不可遵从。
“脉瘦”之语出自经文“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而注家多以“脉瘦小”释之。然从全句来看,“脉瘦”与“脉浮大”对举,二者含义当以相反为是,故以“瘦小”释“瘦”,实有未安。或因此之故,有学者主张此“脉瘦”,当据《素问·玉机真脏论》“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之文改作“脉沉涩”[10]。然依笔者之见,《内经》本非一时一人之作,各篇用字未必整齐划一,改“瘦”为“沉涩”,虽合乎经旨,但毕竟尚无确切证据。考王冰注云“春夏脉瘦,谓沉细也”[1]114,说明其所见古本《素问》并非“沉涩”二字。而据“沉细”二字,笔者则有如下推测:此处之“瘦”字当是“蝆”之误字,因“蝆”“瘦”二字形音俱近,故在传抄刊刻中误“蝆”为“瘦”。“蝆”为隐藏、隐匿之义,与下文之“浮大”相对为文,甚是相谐。而据笔者研究,误“蝆”为“瘦”于顾本《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语即有其例[11],故此“脉瘦”之“瘦”亦极有可能是“蝆”字之讹。我们甚至还可以推测,王冰所据古本《素问》本当作“脉蝆”,否则,王冰必不会以“沉细”释之。
“肝不弦、肾不石也”出自本篇经文“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古今注家,歧见纷呈,兹不赘述。其中,今人谢季祥先生提出“不”通“丕”,作“大”解[12],可谓精当不移。
若深思之,则仍有疑问,亦即清代医家姚止庵所说,经文“止说肝肾,而不及心肺脾何也”?对此,姚氏的解释是,此“言弦石而钩毛代在其中,盖省文也”[13]。然细绎经文,本篇对四时、五脏脉象及其与胃气关系的描述着墨甚多,可谓是极尽铺陈之能事,何以唯独此处惜墨如金,而所省不过区区九字?故笔者姚氏“省文”之说实在是难以服人。
考诸元代广勤堂刻本《脉经》,王叔和曾引述本段文字,作“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但弦、心但钩、胃但弱、肺但毛、肾但石也”[14],与本篇甚是不同。无独有偶,丹波元简亦曾提及在其所见“谢缙翁及袁表校本《脉经》”中,“肝不弦、肾不石也”七字“作肝但弦、心但钩、脾但弱、肺但毛、肾但石也”[5]97。参考这些版本《脉经》所引文字,结合本篇前文所载“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之文,笔者推测,在古本《素问》中,“肝不弦、肾不石也”七字当作“肝不弦、心不钩、脾不弱、肺不毛、肾不石也”,因后人不解“不”为“丕”之义,故结合“但弦无胃曰死”等文字,改“不”为“但”,乃有《脉经》之异文,而今本《素问》作“肝不弦、肾不石”则是在辗转传抄刊刻过程中文有脱遗所致。至于改“不”为“但”是否即王叔和所为,则尚待进一步考证。
要之,今本《素问》作“肝不弦、肾不石也”并非“省文”,而是“肝不弦、心不钩、脾不弱、肺不毛、肾不石也”在传抄刊刻中发生脱遗所致,当补之。
以上所书,是笔者在学习《素问·平人气象论》时的一得之见,正确与否,尚祈方家裁正。
[1]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明·吴?.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84.
[3]明·张介宾.类经(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4]明·李中梓.内经知要[M].王体,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2.
[5]日·丹波元简.素问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6]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孙国中,方向红,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7.
[7]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677.
[8]汉·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
[9]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2版.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78.
[10]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3.
[11]朱鹏举,陈士玉.顾本《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语“瘦于玄府中”考误)[J].光明中医,2009,24(10):1681-1682.
[12]谢季祥.“尺脉缓涩”与“肝不弦,肾不石”析疑[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3):5-6.
[13]清·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67-68.
[14]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9.
R221.1
A
1003-5699(2013)06-0638-03
朱鹏举(1980-),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黄帝内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