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忠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蚕蛹是缫丝副产品,我国每年副产近20 万t 干蛹。蚕蛹中油脂含量相当丰富,约占蚕蛹干基的28%~30%。蚕蛹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水解成各种脂肪酸[1~2],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约71%,包括人体需要的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等。α-亚麻酸是机体合成EPA 和DHA 的必需脂肪酸,而EPA﹑DHA 具有调整血脂﹑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生物膜液体性﹑舒张血管﹑抗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3],从蚕蛹中萃取蚕蛹油并加以利用,有利于提高我国蚕蛹综合利用水平。
超临界CO2对油脂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且无毒﹑无残留。它克服了有机溶剂提取过程中,需蒸馏加热,油脂易氧化﹑酸败,存在溶剂残留的缺陷;也克服了压榨法产率低﹑精制工艺繁琐﹑油品色泽不理想的缺点。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得到高质量﹑高收率的蚕蛹油。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优化条件,并对蚕蛹油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干蚕蛹(购于广西宜州缫丝厂),CO2(纯度≥99.9%),石油醚﹑甲醇﹑浓硫酸均为分析纯。
超临界CO2萃取装置,Agilent 6890 气相色谱仪,FW100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
实验装置见图1。将粉碎后的干蚕蛹均匀填置于萃取釜内,从钢瓶中流出的CO2经过净化后,进入液化器冷凝至液体,经高压泵加压至萃取压力,再经预热器加热至萃取温度后,从萃取釜底部进入流经蚕蛹床层,整个萃取器浸泡在水浴中,以确保萃取温度恒定。携带蚕蛹油的超临界CO2从萃取釜顶部出来,经减压阀减压,CO2退出超临界状态区,蚕蛹油析出沉积于分离试管底部,CO2经湿式流量计计量后放空。
图1 超临界萃取CO2 装置
油脂的物理常数测定方法参见文献[4]。脂肪酸甲酯化方法参见文献[5]。蚕蛹油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为:HP-1 非极性毛细管柱(30m×0.53mm×0.25μm);脉冲分流方式进样,分流比50∶1;载气为N2,流速为36mL·min-1,H2流速36mL·min-1,空气流速360mL·min-1;进样口温度280℃,柱前压13.79kPa;检测器温度290℃;程序升温:柱初温150℃,以20℃·min-1升温至200℃,再以2℃·min-1升温至230℃,保持1min,最后以10℃·min-1升温至280℃,保持5min。
在恒定CO2流量8kg·h-1﹑原料粉碎度0.25mm﹑分离温度30℃和分离压力5.5MPa 等因素固定的条件下,分析单因素试验数据,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表1),以蚕蛹油得率为目标函数,探讨了萃取温度﹑压力及时间对蚕蛹油得率的影响,同时确定一组较佳的蚕蛹油萃取条件。实验结果见表2。
表1 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
表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极差分析表明,在所考察因素的水平范围内,三因素对蚕蛹油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 >C >B,即萃取温度影响最大,萃取压力影响最小,较优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时间为2.5h(7 号实验),该条件下蚕蛹油得率为29.45%。
2.2.1 油品品质分析
参照文献[5]对蚕蛹油进行品质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折光指数是油脂和脂肪酸的特征之一,由于折光指数与油脂和脂肪酸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折光指数常被用来鉴别油脂的纯度﹑观测油脂的反应过程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甲酯在20℃时的折光指数分别为1.4521﹑1.4615﹑1.4713,而测得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品的折光指数为1.4737,比较接近亚麻酸甲酯的折光指数,可以断定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品中含有大量的亚麻酸。碘值为117.86 g碘·(100g 油)-1,说明成品的不饱和程度高。酸价为2.516mgKOH·(g 油)-1,说明油品中只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皂化值为196.96mgKOH·(g 油)-1,油品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过氧化值为4.062,说明蚕蛹油在储存时易发生氧化酸败。
表3 蚕蛹油理化性质
2.2.2 油品含量测定
混合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图见图2。脂肪 酸 组 成(%)为:20.74(C16∶0),5.04(C18∶0),31.11(C18∶1),4.94(C18∶2),35.81(C18∶3)。结果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71.86%。饱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和硬脂酸,总含量为25.78%。
图2 超临界CO2 萃取蚕蛹油的气相色谱图
(1) 采用超临界CO2可有效地将蚕蛹中的油脂类成分萃取出来,萃取效果与传统溶剂提取相当,但蚕蛹油品质高于溶剂提取所得蚕蛹油。
(2)通过正交实验数据分析得知,在所考察因素的水平范围内,对萃取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较优条件为:温度50 ℃,压力25 MPa,时间2.5h,蚕蛹油得率达29.45%。
[1] 陆洪省,冯晓寒,陆洪彩.蚕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世界农业,2003(2):47-49.
[2] 张岫美,邓树海,魏欣冰,等.蚕蛹油α-亚麻酸提取工艺研究和成分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3,24(5):222-224.
[3] 王雪青,苗惠,胡萍.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4,25(11):337.
[4] 卢艳杰.油脂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7-243.
[5] 王肇慈.粮油食品品质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