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登山户外救援体系的比较研究*

2013-10-24 11:35:10董伦红
体育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登山救援

沈 纲 董伦红 刘 勇

(1.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四川大学户外运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5)

1 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登山户外运动从从一项少数人从事的专业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积极参与的运动,成了群众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面对每年几千万人参与的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如何保障是登山户外运动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世界山地和高原资源大国,对全球户外运动和旅游爱好者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从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来说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潜力,但近年来户外运动爱好者遭遇安全意外、旅游者罹患高原病等消息却屡屡见诸报端。以往事故发生时多是临时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救援队,缺乏专业的救援队伍,非专业队员实施的救援,都很难达到满意的救援效果,有时还会贻误时机,错过最有利的救援时间。因此建立完善的登山户外救援体系对于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将会有很大价值和非常积极的意义。

2 中国、法国登山户外救援体系比较分析

2.1 救援组织结构的比较

2.1.1 中国的登山户外救援的管理体系

中国登山户外救援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和登山户外运动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与自身日益发展的山地资源大国形象也不协调,迅速建立覆盖全国的登山户外救援体系建设已经势在必行。中国在西藏、四川、青海和新疆等登山运动比较集中的省区,利用地方登山协会和景区管理当局等,建立区域“互救机制”,以便在山难发生之初,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援。此外,中国还将在深圳、杭州和北京等户外运动开展活跃的城市,建立城市救援体系,与区域“互救机制”共同形成中国登山户外区域救援体系和救援机制。目前,我国西藏、青海、福建、四川、新疆已建立登山户外救援培训基地,民间救援队有40多个,陕西、甘肃和云南在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1]。

2.1.2 法国登山户外救援的管理体系

在法国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建救援组织,由政府出面,私人企业经营管理救援直升机公司,保险公司提供相应费用,形成了政府提供政策和条件,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管理,保险公司提供经费保障的救援体系。目前,在法国提供登山户外救援的专业救援直升机公司就有10家。

2.2 保险体系建设的比较

2.2.1 中国登山户外保险现状

登山户外保险的设立可以为户外爱好者减少后顾之忧,为救援队救援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推动山地救援工作规范化、商业化运作,保障登山户外救援可持续发展。中国登山户外保险的特点是“三少一高”:提供登山户外保险公司少、设立登山户外保险险种少,参与登山户外人群参保人数少,保险费用高。目前国内提供专业的登山户外保险的公司只有北京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中体保险)和太平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一个“登山户外运动专项保险”。 在中国参加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当中,大部分人不愿意加入专业的户外俱乐部,因为专业俱乐部组织的活动,通常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些网友自发组织的活动,以至发生意外的概率增加。而政府和民间团体的专业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

目前中国每年 5万多参与户外运动爱好者中绝大部分处于无保险或无有效保险的状态,这大大影响了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我国近年来的登山户外运动风险事故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重大事故都发生在爱好者或非正规机构组织的活动。因此,加强登山户外参与者的风险意识,使其积极参保,是保证参与者利益和救援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

2.2.2 法国登山户外保险现状

法国登山户外运动历史悠久,参与人数众多。法国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一,保险业历史较长,也相当发达。专业登山户外运动的险种也很多。目前我国很多保险经纪公司代理的登山户外运动保险大多是法国的保险公司。他们的提供的险种多,保障好。例如,法国安盛保险公司针对中国客户,为不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不同的保险品种,品种多,保障到位。

法国保险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已占有重要位置。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法国保险业的作用是重要的,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量开办的生命与健康保险,不仅为法国人民解除了后顾之忧,更为法国政府省去了许多麻烦。法国保险密度高达2541.13欧元/人,而中国保险密度反为318元人民币/人,按1:10的汇率来计算,法国保险密度相当于中国保险密度的79倍[2]。

在法国不仅参加保险的人数多,而且保险的险种也多,我国保险费对于紧急救援和自然巨灾险几乎为零,而法国的紧急救援险占了总保险经费的2.2%,这意味着与我国相比,法国有大量的救援经费保障山地救援活动的开展。在法国对于严重的登山户外事故一旦出现,法国的救援直升机公司直接进行专业救援,保险公司支付所需的救援经费。

2.3 救援培训形式和内容的比较

2.3.1 中国登山户外救援培训形式和内容

中国救援培训形式有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班和民间团队组织的培训班。根据培训的对象以及目标的不同,培训班的形式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见表1)。

表1 中国救援培训机构、部门和内容

虽然各部门职责不同,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中国救援培训的核心力量。近年来,由于国家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频发,各地的救援培训发展迅速,效果明显。江苏、河北、广西、重庆、北京、内蒙、贵州、浙江、安徽、广东每年相关救援培训就超过10万名。各地救援培训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政府购买服务:北京、上海等;第二,行业委托(主要是公安消防、交通运管、民政部、红十字会、中国登山协会委托培训):西藏、重庆、河北、贵州、云南等;第三,市场化运作:各地救援队广泛开展,自愿参加。

最近五年,仅从中国红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员培训而言,全国平均每年培训救护员 300万,救护普及人数超过1000万(2011年培训救护员365万,普及人数超过1900万)。这些参加过专业的培训的救援人员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参与了历次的灾害救援和重大活动服务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2.3.2 法国救援培训形式和内容

就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而言,阿尔卑斯山区已有近2个世纪的经验了。法国是山地、乡村旅游、户外运动方面救援培训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而它成功的经验及其中一些失败的教训都尤其值得像中国这样,处于旅游、户外运动业发展初期的国家借鉴。在法国的山区和农村,许多当地农民和手工业者都从事着山地向导,接受了系统的山地户外救援培训,从事漂流、滑雪教练等工作。在法国除了有法国民防学院培训专门的救援人员外,针对法国山地资源丰富的现状,有专门的法国警察救援学校培训各类救援人才。

3 建议

山地救援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各地区海拔差异大;地区间地形差别大;救援队建设差异大。因此需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开展登山户外救援,保证户外运动爱好者生命人身安全,促进登山户外运动健康发展。

3.1 加强法规建设,注重政策的落实。

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加强登山户外运动的组织和管理,保证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规避登山户外运动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制定了《国内登山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各地部门高度重视登山户外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和各地方有关登山户外运动的法规及大型体育活动的相关规定,建立各种登山户外运动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突发山难紧急救援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要立即组织救援,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3]。各地政府应加强应急救援法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国家应急救援和民间登山户外救援相结合的登山户外救援法制体系,做到登山户外救援有制度、有宣传、有监督。同时注重相关政策的落实,保证各地登山户外救援组织的合法化、正规化和网络化。

3.2 建立登山户外风险控制体系,探索登山户外救援的商业保险。

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对登山户外运动的认识不足,保险费用较高,险种较少。政府部门应该为国民健康安全出发,引导保险公司介入户外运动,利用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以及各种慈善资金设立专业的险种支付户外救援队进行救援的费用。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将高山探险、户外穿越以及救援系统纳入商业保险体系。[4]

3.3 与部队合作,探索直升机救援的可行性。

3.4 加强全国救援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及时就近救援。

通过加强救援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只要有人呼叫,就有相应的救援队在最短的时间到达。首先从救援演习和比赛入手,宣传登山户外救援的理念和知识;其次是在大众初步具备了登山户外救援的理念和知识之后,按照区域救援的思想,推动建立区域救援体系;最后在完善登山户外区域救援体系和救援机制的基础上,以局部带动整体,逐步在全国建立形成登山户外救援网络,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筹划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的、以基金会为基础的全国登山户外救援组织;建立登山户外救援组织机构,最终目标是在全国建立山难预防和登山户外救援体系[5]。重视和加强登山户外救援技术设备的研制、救援技术的普及和培训。同时,加强登山户外救援技术设备的研制、救援技术的普及和培训。

3.5 加强与国际救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利用政府和福利机构提供经费,积极开展国际组织,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多年来山地救援方面的经验和实力,可在技术教学和制度建设方面提供支持。

3.6 注重专业救援人员培训,提高救援队伍整体素质。

在对专业救援人员培训方面,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和公安部消防部队、中国民政部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更多的登山户外救援培训基地,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出更多的地方性、民间的专业救援和救护人才。并且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召开更多山难调查及救援技术培训研讨会,给与会人员提供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研讨会逐步建设和完善各地救援网络,推动中国登山户外救援事业的发展

[1]http://www.lvye.info/modules/article/view.articl e.php/13829/c84.

[2]王洪涛.中法两国保险业务的比较分析[J].上海保险.2006(01):45-47.

[3]http://tyj.hnloudi.gov.cn/item/91.aspx.

[4]龚君良.中国户外运动立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3)210-212.

[5]霍本烜,马宁波.论我国户外运动救援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4):93-95.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登山救援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冬季户外运动
登山
登山有几人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多用登山杖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金色年华(2016年10期)2016-02-28 01:41:41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