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赛日本队攻防特征分析

2013-10-24 11:35陶光华顾家续
体育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前场日本队射门

陶光华 顾家续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近十年来,日本足球运动发展迅猛,足球技战术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日本女足在第六届世界杯赛中首次夺冠及在第29届奥运会足球比赛中获得亚军,这不单单改变了欧美球队在女足运动中的霸主格局,也为亚洲女足的腾飞增添了动力,这都与日本在1996年推出的“百年计划”(即在2050年夺取世界杯冠军)有密切关系,值得中国队学习。本文拟就从日本队的整体进攻情况、射门能力、进球情况、反抢能力以及失球原因等指标入手,分析其技战术打法和攻防能力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女足攻防特点及发展趋势,找出日本女足的制胜因素,也为中国女足的发展提供借鉴,为青少年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赛日本队的全部比赛(6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之相关论文、书籍,为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观察统计法

对第六届女足世界杯中日本队的所有比赛录像进行反复观看,并对其及比赛队的进攻技战术(包括其进攻情况、射门、进球、得分手段等)指标作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日本队及其比赛队的统计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分类整理。

1.2.4 对比分析法

将日本队与其比赛队的技战术指标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日本队整体进攻情况分析

2.1 日本队射门、进球情况分析

表1 日本队与比赛队射门进球统计表

射门和进球都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都能将比赛推向高潮。只有更多的创造和把握射门机会,才能赢取更多的进球,最终赢取比赛。本届杯赛,日本队6场比赛总射门69次,进球 10个,命中率 14.49%(高于本届整体水平10.81%)。从射门时段来分析,上下半时,日本队射门次数均高于新西兰队、墨西哥队、英格兰队和瑞典队;但仍低于德国队和美国队,且差距较大(详见表1)。

进球方面,上半时,日本队进球数仅高于墨西哥(3:0),低于英格兰(0:1),与其他与赛队进球相等,但命中率却远远低于新西兰(9:50)、英格兰(0:33.33)和瑞典(12.5:50)。不过下半时日本队的进攻能力增强,值得肯定的,净胜球数增多,命中率也大大超过上半时,仅低于英格兰队(0:50)。

从射门区域分析,日本队禁区内射门能力略高于禁区外,且进球数多,可见其在禁区内的突破与渗透能力较强,但其命中率却较新西兰队、英格兰队、瑞典队偏低,应引起重视。其次,日本队在禁区外也有两次进球,反映出日本队在禁区外的进攻也对对手形成一定的威胁。

2.2 日本队射门方式运用分析

表2 日本队不同射门方式运用情况统计表

从不同射门方式运用情况来看(表2),日本队6场比赛总射门69次,其中直接射35次,占总射门次数的50.73%,进球8个,命中率为22.86;间接射34次,占总射门次数的49.27%,进球2个,命中率5.90%。整体来看,日本队直接射和间接射的次数相近,但直接射进球数(8个)远高于间接射的(2个),且其直接射的命中率也高于间接射的。另外,从不同射门方式所占的比例来看,足直射(24次)仍是女足采用最多的射门方式,其次是停球射(21次)、头直射(9次)。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队平均身高与对手相比均处下风,但其头直射方式运用的效果则十分突出,进球3个,命中率却高达33.33%,高于足直射,可见日本队队员对球落点的预判能力,快速抢位能力以及起跳时机的掌握能力较强。

2.3 日本队射门效果分析

表3 日本队射门效果统计表

竞技足球比赛的最终目的都是围绕赢取比赛进行的,而想赢取比赛只有靠多射门,才能创造更多的进球机会,不过在射门的同时必须重视提高射门效果,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胜利。表3可见,日本队所有比赛共射门69次,其中射进10次,占射门总数的 14.49%;射正 18次,占射门总数的26.09%;射偏和被挡分别为 34次和 7次,占射门总数的49.28%和 10.14%。日本队虽为本届冠军,但其有威胁的射门(射进和射正)次数仍未超过射门总数的一半,可见在高速度、强对抗、强干扰的比赛条件下,射门的精准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2.4 日本队射门进球手段分析

表4 日本队射门得分手段统计表

日本队本届杯赛共进球10个,从射门进球手段来看(表4),日本队运用中路传切次数最多(34次),且进球数最多(4个),进球率为11.76%。可见日本队队员脚下技术娴熟,凭借默契的地面配合在前场中路给对手带来极大的威胁。其次,定位球(任意球和角球)战术是日本队进攻的法宝之一,从数据统计上可明显看出,日本队利用定位球机会形成的射门多达14次,占到射门总数的20.29%,共进球3个,占总进球数的30%,这充分证实了日本队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能力较强,成效显著,在其进攻战术体系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日本队边路斜传和边路传中分别运用9次和7次,进球分别为2个和1个,进球率相对较高,也不容小视。

3 日本队防守情况分析

3.1 日本队同美国队、瑞典队前场35m区域反抢情况比较分析

表5 前场35m区域反抢情况统计表

大量赛场实践证明,前场反抢是夺回球权、创造威胁进攻以及延缓对方进攻的犀利武器之一。从表5中得知本届世界杯前 3名(日、美、瑞)前场反抢能力较高,前场 35m区域直接夺回控球权率均在 56%以上,尤其是日本队高达64.85%,充分反映出日本队在前场采用逼迫式防守的效果良好,即使在前场进攻中丢球,日本队也能立即展开反抢,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导致对方慌乱失误而反抢得球,给予对方球门最大威胁。前场反抢还能最大限度的遏制对方地快速进攻,瓦解对方快速反击。表5中亦然可见,日本队在前场反抢中,限制对方进攻30次,高于美国与瑞典两队;其反抢失败次数也较少,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日本女足前场反抢的能力和意识较强。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场中路的反抢,尤其是对方禁区内的反抢,若直接断球成功则对对方球门威胁极大。回顾比赛,在日本队与美国队决赛的最后片刻,日本队抓住美国队禁区内的传球失误,断球射门扳平比分,为其夺冠奠定了关键一球,可见,前场反抢必然将成为高水平女足防守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手段。

3.2 日本队防守失球原因分析

表6 日本队失球原因统计表

从表6可知,在日本队6场比赛中,对方射门共59次,进5球,进球率为8.47%。造成对方射门得分的主要原因为日本队防守时盯人不紧(28次)和跟盯不紧(20次),共失球3个;其次为防守时缺乏保护(4次)和守门员失误(1次),各失1球。这说明日本队在防守时还存在着不少漏洞,特别是防守时出现明显漏人、对方从后排插上射门或内切射门等盯防能力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结论

3.1 在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赛上,冠军队日本队以4-4-2为基本阵型。对中场的控制优势明显,以短传配合、地面渗透进攻为主,进攻能力强且效率高。以主动性区域协防为主,分工明确,机动、灵活。赛中换人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针对性。

3.2 日本女足的平均身高虽逊于其他比赛队,身体对抗方面也普遍处于劣势,但其凭借丰富的比赛经验,出色的体能,细腻的脚下技术,流畅的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对比赛正确的阅读能力,最终获取冠军。

3.3 与比赛队相比,日本队的进攻能力较新西兰队、英格兰队、瑞典队和墨西哥队高,但低于德国队和美国队。

3.4 日本队禁区内射门能力略高于禁区外,直接射门能力高于间接射,运用中路传切和定位球进攻战术射门能力较强,成效显著,不过其射门的精准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3.5 日本队主要采用人盯人结合区域盯人的混合盯人防守战术,此外其前场反抢能力较强,成功率较高。

3.6 日本队失球的主要原因为盯人不紧和跟盯不紧,防守时出现明显漏人、对方以后插上或内切方式射门得分。

[1]麻雪田,李仪.足球比赛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皇甫毅,朱小平.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攻防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6).

[3]毛卫国,陶光华等.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足球队进攻能力比较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1).

[4]粟金涛.欧洲队、中国队、日本队进攻手段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5.

[5]毛卫国,张海峰,祝志国,陶光华.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前场 35m区域进攻技战术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6]许在华,袁野.对第13届亚洲杯足球赛日本队传球特点及进攻节奏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5).

猜你喜欢
前场日本队射门
2020—2021赛季欧冠联赛切尔西队射门情况分析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小议青少年男子手球队中远距离射门能力训练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一场比赛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旋风小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