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新春,王义成,温德惠,刘俊峰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上肢肿胀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应用,对上肢肿胀的原因可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现就58例上肢肿胀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2010-02—2012-08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8例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33~88岁。采用Aloka SSD-α1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7.5MHz,5~13MHz。嘱受检者仰卧位,采取适当的体位,应用二维及彩色Doppler检查双侧上肢静脉,观察静脉结构及血流状况。
在本组患者中,单侧上肢明显肿胀26例,其中静脉血栓9例 (深静脉血栓3例,浅静脉血栓6例),皮下水肿13例,锁骨下静脉受压2例 (肿大淋巴结压迫锁骨下静脉1例;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异常,压迫锁骨下静脉1例),肌间组织囊实性包块压迫腋静脉2例;单侧上肢局部肿胀28例,其中局部淋巴结肿大4例 (其中压迫肱静脉伴血栓形成1例),局部血肿6例,肌肉损伤4例,肌层异常包块8例,动静脉瘘3例,局部脓肿2例,肘关节积液1例;患者自己感觉肢体肿胀麻木4例,但超声检查未探及异常。
临床上较为多见,临床表现类似于静脉血栓。因肿瘤或手术引起的淋巴管阻塞,导致上肢肿胀、疼痛明显,尤其乳癌术后患者,皮下组织水肿,淋巴回流障碍,其皮下脂肪层出现网格样改变,这是由于组织液在皮下脂肪团之间积聚所致,在肌纤维间,同样也有组织液积聚,超声表现常常不明显[1]。
静脉淤血大多数是由于静脉受压引起的,如肿大淋巴结压迫锁骨下静脉,引起静脉淤血,导致肢体肿胀。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异常,压迫锁骨下静脉,导致上肢肿胀。长期静脉受压,也可导致血栓形成。肌层内异常包块如果压迫相邻静脉 (图1),也会导致静脉淤血,超声可见静脉受压变形,血流速度偏高,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
图1
高频超声能对软组织、静脉具有良好的分辨力,能清晰地显示软组织与血管结构、静脉血栓[2]。根据管腔堵塞程度将血栓分为完全血栓或部分血栓,静脉管腔内径增宽,血管内可见部分或完全实性回声充填,彩色多普勒显示内可见部分血流信号或没有任何血流充盈 (图2)。根据血栓病程长短,将血栓分为新鲜血栓和陈旧血栓,新鲜血栓回声偏低,并可见血栓头浮动,彩色多普勒显示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陈旧血栓回声偏强,由于血栓的进一步机化、融解、吸吸,血栓附着于管壁上,管腔内径略有减小,彩色多普勒显示管腔内可见部分血流通过。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浅静脉血栓多见一些,现在由于介入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医源性血栓形成相对较多[3],我们通过超声检查技术,评价支架附壁是否良好,有无附壁血栓,管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图2
大多数有外伤史,如果患者看病及时,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欠均匀,随着时间延长,超声表现为血肿呈囊实性改变,无回声液体包绕血栓,随着血栓溶解,血肿可以变为完全无回声区 (图3)。大血肿可以压迫静脉,导致静脉淤血[1]。有2例患者因为做完按摩之后,突然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经超声检查发现局部肌层有血肿表现。
肌肉损伤,由剧烈运动或突然肌肉收缩导致肌束撕裂,可出现不同程度血肿表现。脓肿和蜂窝织炎,脓肿是由脓腔包裹的脓液积聚,超声可发现病变部位;蜂窝织炎为弥漫性软组织感染,无局限性脓液积聚,边界不清晰,超声检查不明显,需要结合临床;两者均可导致上肢肿胀,皮肤红斑,疼痛和触痛。淋巴结肿大也较为常见,肿大淋巴结压迫相邻静脉伴静脉内部分血栓形成 (图4)。关节积液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为关节周围红肿、疼痛,超声可见关节上方少量液性暗区 (图5)。动静脉瘘发现3例,均手术证实,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可听到杂音,触及搏动感,超声可见病变处血流杂乱,静脉扩张,静脉内血流频谱呈双向动脉样频谱形态。
图3
图4
图5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上肢肿胀、红肿、疼痛,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直接发现病变部位及原因,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是上肢肿胀病因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1]温朝阳.血管超声经典教程[M].第5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00-305.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816-817.
[3]区文财,柳建华,谢艳林,等.彩超评价上肢静脉PICC术后上肢肿胀的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9):1409-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