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华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科部,沈阳 110136)
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接受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各领域研究者的关注。进入21 世纪,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本领域的接受研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成果逐渐积累起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里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博士、硕士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既可以归纳出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总结出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入数据库,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作为关键词,分别进行主题、题名和关键词3 次精确检索,依次得到学位论文57 篇、29 篇、7 篇。再以“接受”作为关键词,进行“题名”的精确检索,共得到1352 条结果,其中,学科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53 篇。经过查重筛选,最终得到的样本论文共计63 篇,包括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57 篇。所有样本论文的数据将利用EXCEL 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首次被作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始于2002年。截止到2013年6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始终作为博士、硕士研究关注的主题之一。具体走势见图1:
图1 各年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可见,2007年之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出现观望状态,增幅较缓,且有升有降。但在2007年之后,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尤其到2011年达到顶峰,2012年出现研究热点降温的趋势,但仍具有一定的被关注优势。这种发展变化与其他学科接受研究的总体态势大体一致[1]。
进入博士硕士全文数据库,选择“题名”,输入“接受”为检索关键词,时间从2002年到2013年,共精确检索出1337 篇论文,在分组浏览里选择“学科专业”,可以看到各学科对接受研究的一般情况,按论文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见表1:
表1 各学科涉及接受研究的情况概览
其余还有30 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接受研究,论文数量均在15 篇以下。可见,接受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哲学、教育学和管理学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的接受研究为接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起到必不可少的促进作用[2]。
通过统计样本论文的所属院校发现,热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主要是高等院校,而且重点集中在师范类、综合型和理工科这3 种性质的学校。具体见图2:
图2 不同院校类型的论文数量分布图
从图中可见,在样本论文中,师范大学占了一半,以32 篇的数量远超出其他类型学校,其中以东北师范大学(6 篇)为领军,河南师范大学(4篇)和华东师范大学(3 篇)随其后。综合类学校和理工类学校的研究数量相仿,但与农业、医药、林业、政法、财经等院校相比,还是占据了明显的研究优势[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3 类,第1 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进行的接受理论研究,这一部分占到了研究总量的63.48%;第2 类是关于德育的接受研究,占样本论文总量的20.63%;第3 类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接受研究,占样本论文总量的9.21%。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接受机制、接受过程和规律、接受心理以及接受效果的研究上[4]。研究者借鉴接受美学等相对成熟的接受理论用于思想政治领域里的接受现象分析,并能与时俱进结合热点问题进行接受研究,如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接受等等[5]。
思想政治教育里的研究方法种类较多,为研究方便,我们把样本论文按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两种较为宽泛的研究方法分类[6],结果见图3:
图3 各研究方法所占百分比图
图4 各年的研究方法数量比较
从图3 可见,63 篇样本论文中,77.8%的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实证研究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图4 可见,2009年之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不多,从2009年起,实证研究逐渐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青睐,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访谈法等大量使用[7]。
从时间发展曲线走向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研究会处于缓慢增长的态势。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具体表现在:(1)热点研究的规模化。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内容上看,目前涉及到的研究面比较广,但有些热点问题并没有形成规模研究,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研究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形成明显反差[8],在知网的博士、硕库进行题名检索,前者数量仅1 篇,但后者有百余篇之多,这为未来提供很多的研究空间。(2)研究视角的细致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的视角有待进一步深入到某一具体领域或针对具体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在已经出现由因材施教到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细化,而目前的接受心理研究还仅局限在纯粹个体的接受心理,而群体中的个体以及群体作为整体,其接受途径、规律等有待创新研究。(3)研究领域的扩大化。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学生群体,鲜见针对少数民族、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不见犹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军队等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研究对象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既深入又广泛得研究才会真正建立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体系。
(References):
[1]刘新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18-121.
[2]唐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陈成文.回顾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进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09.
[4]王嘉.近二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述评[J].探索,2010(1):120-124.
[5]高中建.德育走向与德育接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6]徐永赞.接受理论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及模式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7):150-154.
[7]赵继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闫华.接受视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