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娟1,王学臣2,刘福娟
(1.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900;2.蓟县植保植检站,天津 301900;3.宝坻区生物中心,天津 301800)
为了明确高效氯氰菊酯10%水乳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笔者对高效氯氰菊酯10%水乳剂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试验得知,本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较理想。
高效氯氰菊酯10%水乳剂(天津施普乐农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高效氯氟氰菊酯2.5%乳油(陕西省西安常隆正华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棉花棉铃虫。
该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①高效氯氰菊酯10%水乳剂30 mL/667 m2(制剂量),②高效氯氰菊酯10%水乳剂40 mL/667 m2(制剂量),③高效氯氰菊酯10%水乳剂50 mL/667 m2(制剂量),④高效氯氟氰菊酯2.5%乳油30 mL/667 m2(制剂量),清水对照。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重复4次,处理间有间隔,周围设有保护行。
试验于天津市蓟县官庄镇南营村进行,试验地四周均为棉花,各试验小区栽培条件相同,管理水平一致,灌排方便。试验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无杂草覆盖。
试验人员于2012年8月4日,使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S-16P型喷雾器,施药一次。喷雾器操作正常,施药基本无偏差。试验地病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正值发病初期。
药前和药后1 d、3 d和7 d分别调查标定植株上棉铃虫活虫数;药后7 d同时调查各处理标记棉株上的蕾铃总数和受害蕾铃数,计算防治棉铃虫效果和保蕾铃效果。每小区中间6行随机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有卵或幼虫的棉株,共调查25株上的卵数及幼虫数。
药前在空白对照区非标记棉株上采集有卵枝条和叶片,在室温下保湿培养,测定1 d及3 d的卵孵化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药效按式(1)至式(7)计算:
生物统计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表1 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防治棉花棉铃虫试验结果
药后1 d,供试药剂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对棉铃虫的防效随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3个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3.26%、73.40%和76.15%,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效为72.88%,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除处理③即供试药剂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50 mL/667 m2在防效上显著好于处理①即供试药剂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30 mL/667 m2外,各个处理的防效相互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药后3 d,各个处理的防效均显著提高。供试药剂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3个剂量的防效分别为74.27%、80.77%、82.32%,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效为78.95%,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处理的防效相互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药后7 d,各个处理的防效均显著提高。供试药剂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3个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1.80%、82.01%、87.52%,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效为83.43%,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除处理①的防效较差,显著不及其它处理外,其它处理的防效相互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期保铃效果,供试药剂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3个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7.41%、77.30%、82.96%,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效为76.36%,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处理③在保龄效果上显著好于处理④,处理②在保龄效果上与处理④相当,处理①的保龄效果较差,显著不及其它处理。
在棉铃虫低龄期或发生初期应用高效氯氰菊脂10%水乳剂,田间制剂用量为(40~50)mL/667m2,兑水60 L均匀喷雾,即可有效控制棉花棉铃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