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焕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
汇率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化对一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活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005年7月我国进行的汇率制度改革不仅扩大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同时扩大了银行自行定价权限,取消了银行非美元货币挂牌的汇价限制,对美元挂牌汇价实行差幅限制,令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大。2010年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央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大部分学者主要研究汇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分析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来检验我国的贸易收支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减轻和化解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已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经济问题之一。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特化系数及其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原来的8.2765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值2%左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不断向我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到2010年6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达到6.8左右。2010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快速走弱,且对其他货币的贬值幅度大大低于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使得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由1美元兑6.8279元人民币(2010年6月18日)升至1美元兑6.4862元人民币(2011年10月),升幅达到5%,且屡次刷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2011年,在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慢升值。2011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2940,突破6.3大关。
图1 2010—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趋势
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贸易特化系数来测量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贸易特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是用以论证产品周期中进口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出口扩张阶段、成熟阶段到逆进口阶段进程及反映一国各种贸易商品比较优势的指标,通过观察其变化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贸易特定化系数是一国某种贸易产品或贸易部门的净出口与该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之比,计算公式为:
其中,TSC表示i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Xi、Mi分别表示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特化系数介于-1和1之间,从-1到1的上升运动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变化过程,从1到-1的下降运动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从净出口到净进口的变化过程。
表1 TSC数值分类
如果高级贸易部门贸易特化系数呈上升趋势,且低级贸易部门贸易特化系数呈下降趋势,即可得出该国的贸易结构呈优化趋势的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贸易结构,即指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是在一段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包括十类商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SITC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SITC3),动植物油脂及油(SITC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5),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杂项制品(SITC8),未分类的其他商品(SITC9)。本文将SITC1、2、3和4类确定为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0、6和8类确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5和7类确定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9类未分类。
图2显示2010—2011年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的走势。
1.从资源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趋势来看,整体走势平稳,但在2010年第三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出现相对较大的波动,说明我国资源密集型商品出口减少。
图2 2010—2011年我国三类产品TSC值
2.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在此期间波动上升,尤其是在2010年年初有明显地升降。但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普遍技术含量较低,缺乏创新和自主品牌,竞争力不强。
3.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在整个区间波动幅度不明显,基本呈直线上升的态势,但上升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还要依靠从国外引进。
通过图2所描述的三类商品贸易特化系数的走势可以推断,汇率波动对基于SITC标准进行分类的产品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影响程度按汇率波动系数的大小依次为资源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减少我国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净出口,增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净出口,人民币升值对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影响比较复杂,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影响效果明显。
本文选取了2010—2011年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商品贸易特化系数的月度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选择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指标,是由于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经过贸易权重的几何加权,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的影响,因而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 Fuller)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分别用TSC01、TSC02、TSC03来代表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将实际有效汇率取对数记为LNR。采用ADF检验方法对TSC01、TSC02、TSC03和LNR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实际有效汇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对数值的ADF检验都大于5%的临界值,因而这四类数据是不平稳的,存在单位根;而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都小于5%临界值,说明这四类数据的一阶差分平稳,不存在单位根。
表2 三类产品贸易特化系数和实际有效汇率的ADF检验
分别检验变量LNR和TSC01、TSC02、TSC03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估计LNR和TSC01、LNR和TSC02、LNR和TSC03三个方程并得到残差,然后对这些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R和TSC01、LNR和TSC02以及LNR和TSC03之间分别存在着协整关系,这表明所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表3 方程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分别对TSC01、TSC02和TSC03三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下列方程:
由以上方程可以看出,实际有效汇率与资源密集型商品呈反向变化,即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资源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减小1.5636%,我国资源密集型商品的竞争力减弱;而实际有效汇率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同向变动,即实际有效汇率每增加1%,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特化系数将分别增加0.0149%和0.0164%,汇率上升则这两类商品竞争力将增强。
实证结论与2010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三类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的走势相吻合。可以证明人民币升值将会使我国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减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增加,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目前,应在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基础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由互补型转变为竞争型。
第一,将人民币汇率改革看作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过程中实现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的弹性,使人民币汇率真正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第二,由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以美元结算为主,在应对汇率波动造成的汇兑损失及出口风险时,要积极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契机,如减少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资源能源类产品的进口,既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又能节约能源,对我国自然资源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第三,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增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保持其国际市场份额。利用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及其土地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将东部沿海等地的传统出口型生产制造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 冯正强,杨晓霞.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J] .经济经纬,2007(4).
[2] 田旭.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09(9).
[3] 费代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J] .广西金融研究,2008(1).
[4] 王鹰.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07.
[5] 廖洪浩.中国转型时期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分析[D] ,重庆大学,2006.
[6] 汪林.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贸易结构互动关系[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
[7] 刘连营,邓卫.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山东为例[J] .金融发展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