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华
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内科,江苏南通 226007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由于患者高血压状态的持续存在,会造成心脏左室后负荷增加,而长期的压力负荷又会使心肌细胞发生代偿性肥大,使心肌收缩功能保持正常,故表现为左室腔正常而室壁增厚[1-2]。目前伴有左室肥大(LVH)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的发生率会随着LVH疾病的发展而明显增高。因此利用心电图技术对LVH患者进行诊断,用于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本研究对左室肥大患者采用的参考标准主要是以左室重量指数(LVMI)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判定的,主要从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三个方面对Cornell指数与Sokolow指数诊断LVH的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估,为寻求提高心电图诊断性能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2011年3~12月间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检查的70例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VMI进行分组,正常人群20例为对照组,高血压左室肥大人群50例为LVH组。对照组:年龄65~80岁,询问健康史,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测量血压,SBP<140 mm Hg,DBP < 90 mm Hg(1 mm Hg=0.133 kPa)。 心脏经 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对其他心血管及肺部疾病进行排查,LVH组:年龄 62~83岁,均符合 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均通过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有关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检查,排除肺气肿、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等心肺疾患。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LVM及LVMI的检测 由同一名有经验的超声科室医生采用西门子S-2000超声心动图仪对患者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左室腔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进行准确测量。注意测量部位的选择,主要选取清晰的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按照经典的Devereux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左室重量(LVM) =1.04[(LVEDD+IVSD+LVPWD)3-(LVEDD)3]-13.6 (g), 得到 LVM的计算结果; 根据LVMI=LVM/体表面积(BSA)得到LVMI的计算结果。并根据规定女性LVMI>110 g/m2时,即判定为LVH[6]。
1.2.2 Cornell和Sokolow指数的计算 由同一名有经验的心电图科室医师采用北京美高ECGLA型心电图工作站对患者进行测量并同步记录数据,并计算得出 Cornell和Sokolow指数。记录内容包括RavL、Sv3、Rv5及 Sv1的振幅,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均值作为测量值。计算Cornell指数(RavL+Sv3)和Sokolo指数(Sv1+Rv5)。诊断LVH的电压阈值,Cornell指数标准为女性RavL+Sv3>2.0 mV;Sokolow指数标准为女性Rv5+Sv1>3.5 mV。灵敏度 =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 +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 =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 +假阳性人数)×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LVH组的 LVM及 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 LVM 及 LVMI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 LVM 及 LVMI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LVH:高血压左室肥大;LVM:左室重量;LVMI:左室重量指数
组别 例数 LVM(g) LVMI(g/m2)对照组20150.9±12.690.5±11.3 LVH组50218.4±18.7#128.6±10.8#
本研究结果显示,Cornell指数的特异度(96.08%)与 Sokolow指数的特异度(9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 Cornell指数的诊断灵敏度(75.23%)及准确度(87.58%)均高于 Sokolow指数(60.35%及 72.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2。
表2 Cornell及Sokolow指数诊断LVH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将特异度设置为95%时,Cornell指数中的准确度达到88.32%,而Sokolow指数中的准确度为73.08%,准确度明显低于Cornell指数。见表3。
表3 不同特异度条件下的电压阈值(mv)
LVH是心脏在高血压状态下对伴容量负荷增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由于心脏收缩期后负荷或压力负荷过重所致,是维持心脏功能的一种代偿,也是一个重构过程。LVH不仅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而且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7-8]。LVH是预测心血管病事件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心电图诊断具有重复性好、经济、快捷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左心室肥大ECG诊断标准主要是Cornell指数和Sokolow指数,但两者又存在差别,主要在于两指数采用的导联不同,从而左室空间心电向量也有所差异。Cornell指数反映了QRS波群在横面和额面上投影的振幅变化,而Sokolow指数则反映的是QRS波群在横面上投影的最大向量的幅度变化[9-10]。
本研究诊断LVH以LVMI作为参考标准的,并分为对照组和LVH组。因此,超声心动图LVH标准的选择及测量误差对研究结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正常人的参照标准选择应尤为注意。本研究结果显示,Cornell指数和 Sokolow指数在诊断LVH的特异度方面,两参数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两参数的特异度均 >95%。但在诊断LVH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两方面,Cornell指数优于Sokolow指数,同时还对Cornell指数和Sokolow指数在不同特异度条件下诊断LVH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适当调整电压阈值能否进一步提高心电图的诊断性能进行了探寻。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研究对象主要在老年女性高血压的患者中,是否适合男性、其他年龄段及其他疾病类型的患者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Cornell指数相比较Sokolow指数而言,是诊断左室肥大较好的指标,对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Schillaci G,Battista F,Pucci G,et al.A review of the role of electrocard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on [J].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2012,45(6):617-623.
[2]苑宁.高血压病左室壁增厚50例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99-100.
[3]黎明.心电图动态观察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 77-79.
[4]Esquitin R,Razzouk L,Peterson GE,et al.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by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echocardiography in theAfricanAmericanStudyofKidneyDiseaseCohortStudy[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Hypertension,2012,6(3):193-200.
[5]朱海云.心电图对心尖肥大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3-155.
[6]Casale PN,Devereux RR,Alonso DR,et al.Improved sexspecific criteria of left ventricular and computer 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s with autopsy findings [J].Circulation,1987,75(3):565-572.
[7]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Eur Heart J,2007,28(12):1462-1536.
[8]Vakili BA,Okin PM,Devereux RB.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J].AmHeartJ,2001,l41(3):334-341.
[9]陈卫文,林靖宇,李景霞,等.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3):293-295.
[10]曹李嫒,史浩颖,戴秋艳,等.高血压致左室射血分数正常者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3):3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