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萍
现代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对教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不断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它不仅改变着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也改变着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信息技术运用紧密相联的学科,在这种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应该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并增加新的教学形式。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途径,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手段革新和技术运用提供有效路径和有益参考。
一、立足学生这一根本,通过调研准确把握小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浅入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小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特别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之处,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的原因。
2.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充满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因此,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进行交流。学生在学校学习不仅仅是获得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学学习是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在直观行动思维基础上,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逐步发展的,低年级更多的是具体形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减少,而抽象逻辑成分逐步加大。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要改变教科书的形态在呈现方式上有大胆突破,实现教材多媒体化、网络化;另一方面,教师占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开展活动交流,使学生从经验中、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二、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教师是教育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关键环节。为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必须在数学教师中开展好信息技术培训,引导和帮助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促使他们深入结合自身实际去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信息素养,而应该是全方面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将成为教育技能的一项基本指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策略融为一体,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科学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2.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学开展
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首先,要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如: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等培训。其次,要注重通过观摩教学、辨课、高校课堂研讨,让外出学习的老师与国内小学数学领域的专家、特级教师近距离交流,让他们感受课程改革的热潮并把课改的新信息、新动态带回来,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
三、用好技术这一手段,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思维因素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要让小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只有创造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
2.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促进思维过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中都有自己的重难点需要去解决,其中有部分内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完成,但也有不少地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有效地完成,这就需要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现行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空间与图形。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概念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对此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此时,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就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能有效地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3.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丰富课堂形式,培养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可以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组成例题的条件和问题依次间断呈现,每次呈现之后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或交流时间,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说一说能想到什么,对一些想象域比较宽的题目就让学生猜想接下去会显示什么。这就是说,学生能否完善认识结构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呈现的知识结构是否清晰,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呈现方式是否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从情感上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将内容整合优化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兴趣。
4.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学习评价,促进思维构建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运用恰如其分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对教学评价提倡的是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基于网页模式的教学中,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内容,在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中,利用“画图”软件完成相应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能力,也能通过作业反馈的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评价的多样性。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