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志伟
摘 要: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因此,打好小学数学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才能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把学生的根基打造好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建;课堂;有效;策略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注重课堂的教学形式及课堂质量。数学在很多学生印象中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加上小学生天性好动,所以,耗时长、效率低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无效率的教学局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便成了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教学经验,在如何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这一问题上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小学数学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指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识、修养等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但是,目前有很多教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教学方法上不能进行创新、坚持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沉闷的课堂氛围加上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失去了对这门课学习的兴趣。有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想法有创新,但是跟学生互动交流这一问题上没有引起重视,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体,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这样很有可能会阻碍小学生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小学课堂上存在问题还不止这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实施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以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工作顺利进行。
二、创建有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上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上新教材中有很多新知识的注入和新问题的提出,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所以,创设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展开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手段。在创设情境时,我们可以多引入一些小游戏、小故事,以此引出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主要角色,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学会新知识。一般与日常生活贴近、易理解、易接受的数学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不仅能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上课,给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要给予学生特别的关心,及时跟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距离感。只有创建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对于低年级领悟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小学生来讲,更是一件难事。对于那些理解能力欠缺的学生,可能一道简单的计算题都要好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去批评讽刺这些学生,不仅会在学生心理上留下阴影,更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没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勇气和自信。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很调皮的小男生,不爱做作业,成绩很差,老师批评他还爱跟老师顶嘴。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对他进行批评和谴责。小学生的心理很单纯,爱顶嘴可能是在性格上比较顽皮一点,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用平和的态度跟他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教导他这样是不对的,及时完成作业、跟同学和睦相处、当个听话的学生,老师才会喜欢他。还要告诉他他很聪明,只要好好学习成绩一定很优秀。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进行适当地表扬
小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心理不一样,他们思想简单、喜欢让老师表扬自己,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多一些赞美的话,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紧张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小规模的数学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几道数学题的演练,对于那些按时完成的学生奖励几朵小红花、给予几句夸奖赞美的话,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的抵触心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是一件缓慢的工程,我们不能一蹴而就。通过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适当奖励等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无限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正宪.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霞峰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