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黄业敏
贵州山美水美,就像一曲人类保存最完整的古老歌谣,成为现代人心灵栖息的和谐家园。于我,则是一场诗意的相遇。未来的日子,它必定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含在我的嘴中,静静呢喃,细细回味……
贵州多山,山峦相伴,秀水相依,青岩古镇依山而建,与其他山城小镇不同的是她多了几分江南小镇的蜿蜒。青岩古镇是一座建于六百多年前的军事古镇,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古韵悠悠。古镇的建筑充满古朴的韵味,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一条石板老街成就了古镇盎然古意。在时晴时雨的意境中,青岩犹如儿时记忆中的老相片。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头柜台和木柜台,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无不引发思古之幽情,走进青岩镇,立即感到一种强烈的时空的差距,青石板铺设的路、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
古镇旧城四周均为城墙,巨大构筑于悬崖之上,巍峨险要,颇富山寨城堡特色。青岩镇古建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道光年间达到了鼎盛。这个小古镇,古建筑比比皆是,其代表建筑有九寺、八庙、三洞、二祠、一宫、一院、一府,以及八座牌坊。镇内石砌的围墙、路面、柜台、庭院及石碓、石磨、石碾、石缸随处可见,极富地方风貌,因此,青岩古镇又被誉为“青岩石头城”。
远在朱元璋时代,出于军事征服和行政扩疆的需要,中原文化向贵州这块偏远的疆域渗透,青岩开始建制。这里曾屯居过大军30万,他们大兴土木修建“王城”。“王城”居高踞险,原青岩堡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王城居住,使王城初具规模……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发展而成石砌城墙、石砌街巷。如今在古镇的尽头还围着一道城墙,城墙巍然,几百年前那些威武的将士就从这里注视着远方。
青岩,最引以为傲的是它掂起来让人觉得沉重的历史。悬崖下的厚土掩藏着明代镇边将士的铁甲,古驿道斑驳的方砖上回响着叮当的马蹄声,路旁不羁的民居,翘檐上朽损的木雕顽强地昭示旧时辉煌的荣光,路边残破的碑石讲述着一段奇异的往事……不长的路程,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人逐渐从远古走来。
如今青岩城成了一座明清风格的文化古城。明清时期,中原儒、释、道德文化也随之在这里驻足流转,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也把传教的种子撒在这块土地上,历史的沉淀使小镇特有一种独特的神韵。整座镇里书院、佛庙、道观、天主教堂等文化教场林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至今这些文化道场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依着自己的“本分”,护着自己的礼仪。
沿着石板路缓缓而行,一会走进幽静的巷道,一会穿门入户,看看古镇人家的古朴,细品门窗间的精雕细刻、石坊上倒立的石狮,让人仿佛徜徉于古时长街。石板路两旁,现如今叫卖各色饮食的店铺,让人感觉到了些许现代的气息。
突然间,迎祥寺的钟声悠悠响起。头顶着一片缤纷的彩霞,整个古镇顿时沐浴在一片祥和和安宁之中,迷离的双眼望去,已辨不清是真是幻,是梦是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