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数学教学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3-10-14 08:45莫红映
卷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摘 要:培养数学创新思维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值得高中数学一线教师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高中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自已从事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较强的思维能力,逐步达到辩证思维,初步掌握和运用定向与变向、正向与逆向、纵向与横向、抽象与形象、求同与求异、交错与交替、扩散与集中、跳跃与规则、自由与有限、同步与单一等思维方法,这样才会有创造力。培养数学创新思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值得高中一线教师研究的一项课题,对高中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我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下面,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已的见解.

1 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新颖性的思维,通过创新思维,不仅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也就是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2.1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加大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数学学科内部有不少的问题情境,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也是人们常常忽略的资源。帮助高中学生了解、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很好途径。这是因为,良好的创新思维能使得学生提出问题,而问题源于情境,情境又能引入到实际生活中,此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相关。通过这情境的设置,使高中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我们理解和表达现实生活的需要,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2.2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人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我国数学教学一向不太重视数学的应用,现代数学的发展证明数学的工具性越来越明显,同时数学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当然数学的应用不仅是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应该说数学的应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作为一种语言、可以作为一种思维、可以作为一种策略等等,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展现知识的发生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让高中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达对他们来说是生活现实的问题,从而建立数学关系式(即建立数学模型),并获得合理的解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識。

3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 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启示我们,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哪么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使学生置身于渴望得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创新的环境和机会。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往往呈现螺旋发展的态势,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新的问题情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又提供了契机。所谓“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模式,也就是根据问题解决活动的发展态势,由问题引入知识,再由知识产生问题,通过进一步解决问题再产生新的发现,或者引起对前面问题的质疑,倒回来重新思考,因此把它看成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渐递进的过程。可见,这种问题模式重视以问题驱动教学,不仅要在新课导入部分创设问题情境,而且把数学问题贯穿于课堂始终,通过不断引发新的数学问题,使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携手并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层层深入的探索精神。

3.2 通过开放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创新思维。

开放探索型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四种能力”并举进行立意,可是不高职学生对考查创新意识的开放题,考查实践能力的实际应用感到棘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善于发现、分析、解决现实世界中能用高中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灵活应用,要对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总结与归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有关知识,设计一些开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3.3 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侧重于知识本身的学习,而轻视实践应用,导致高中学生只会读死书,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分离开来。同时,学生并不缺乏生活经历,缺乏的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的转变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上几节专题应用课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贴近生活,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地把知识与相关联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介绍数学知识的同时分析生活现象,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长期进行这方面的熏陶,就可以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思维习惯,富有创新性。

3.4 通过归纳总结,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解题过程,而轻视甚至忽视解题后的归纳总结。事实上,在解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及时归纳总结,既能梳理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的技巧方法和规律,又能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通过学生解题之后,认真归纳总结,研究方法,掌握规律,挖掘其内涵和外延,力求创新发展,这样就能使学生走出题海的误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5 注重提高高中一线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扎扎实实的为实施创新教育,加强数学研讨,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高中学生兴趣,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 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1 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这个过程应是积极的、主动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4.2 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

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用教師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教师从自身的角度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4.3 问题情境的设计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则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培养高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既需要提供让高中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永波. 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02.

[2] 戴明宏.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J]. 石油教育,2005-06.

[3] 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穆晓东.关于设计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J].上海:中学数学,2008-3.

作者简介

莫红映(1978-)女,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新课改方面。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