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猪蓝耳病、猪丹毒混合感染的诊治实例

2013-10-14 01:22:56宋雯娟
中国猪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猪丹毒病料菱形

姜 杰 谭 茹 宋雯娟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鑫欣牧业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632)

2013年2月,河南省周口市某猪场的育肥猪群发生疫病。通过现场临床症状、剖检情况,结合实验室诊断判定为猪瘟、猪蓝耳病、猪丹毒的混合感染,猪场及时给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该场疫病得到控制,现将该病的诊疗过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图1 病猪身上有菱形块样变

该猪场发病猪均为育肥猪。发病初期,猪只采食量明显下降,没有引起畜主的及时注意,到发病第4天时有的猪只耳朵发绀,身上出现菱形块样变(图1),呼吸急促,体温达41℃左右。随后肌肉注射安比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等药物,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有更多的猪只发病,并出现死亡。在发病一周时,全场10%左右的猪只发病,且分布于不同的圈舍,全群食欲基本废绝,体温升高,均在39.5~41.0℃之间。

2 病理剖检变化

图2 病猪心脏异常增大

主要症状是肺间质增宽,心脏异常增大(图2),脾脏肿大2~3倍且边缘梗死,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肠道充血明显。

3 实验室检测与结果

3.1 细菌学检查

取死亡猪只肺、肝、淋巴结等处的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后,肉汤中呈轻度浑浊,然后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检出有短小细丝状革兰氏阳性杆菌,呈单个或成双存在。

3.2 生化鉴定

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见表1。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同时结合实验室诊断,判定该分离菌是猪丹毒杆菌。

3.3 病毒检测

取病死猪肝、肺、肾、淋巴结等处的组织病料1~2g,应用Trizon RNA总提取液提取病料中的RNA,然后反转录,做猪瘟、猪蓝耳的双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于363b p(猪瘟)和865b p(猪蓝耳病) 处分别表达了条带(图3),说明病猪感染猪瘟和猪蓝耳病。

表1 分离菌株生化鉴定结果

图3 PCR检测结果

4 诊断结果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综合确诊疫情为猪瘟、猪蓝耳和猪丹毒的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病情确诊后,立即用生石灰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对发病猪进行严格隔离与治疗;对身上有菱形块样变的病猪肌肉注射青霉素,连用3天;在饲料中拌爱乐新(对蓝耳病病毒有抑制作用);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增加猪群的抗病能力,连用7天,7天后不再出现死亡,病情基本稳定。

6 小结与讨论

现在猪场中发病通常为多种因素导致的数种细菌、病毒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从而造成一些猪传染病以非典型或综合征的形式出现,使猪病的诊断和防治难度增加。猪丹毒通常因为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而引起,所以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消毒药要经常更换)。针对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复杂情况,猪场要树立保健和预防观念,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同时对患病猪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正确配伍、协同用药、辩证施治、综合治疗,以“预防大于治疗”为第一准则,才能养好猪,实现全面盈利。

猜你喜欢
猪丹毒病料菱形
基层兽医采集送检病羊、病料的要点
新农民(2023年18期)2023-07-06 08:35:49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西部论丛(2019年31期)2019-10-14 21:30:01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7期)2016-12-01 03:43:36
基层兽医实验室样品采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0
基层兽医病料采集的要点分析
菱形数独2则
意林(2008年12期)2008-05-14 16: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