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泰SAP/IAP项目中的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

2013-10-13 02:23沈映梅杨文伟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专业

沈映梅,杨文伟, 路 敏

(1.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2.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昆明 650092)

一 研究背景

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和科学技术部共同起草发布的《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1]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包括泰国在内的五国继续稳步推进教育合作的战略部署。云南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和参与GMS合作的桥头堡,一直以来把与周边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作为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着力构建‘一家园三平台’和跨国高等教育发展圈”的高等教育总体目标。

红河学院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离边境线最近的“国门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战略要求,落实云南省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建设目标,挖掘自身地域优势,在办学过程中趟出了一条“国际化”办学道路,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国际化、教学型的地方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从2003年学校升本至今,已与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多国近30所高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合作关系。与泰国高校的合作起步较早,合作项目也较多,从2007年就开始实施SAP(Study Abroad Program)国际课程学习项目和IAP(Internship Abroad Program)境外实习项目等短期学习交流项目,还包括近两年起步的中泰泰语专业“1+3”合作联合办学项目(本文不对此项目进行研究)。SAP项目经中泰双方商议制定了双方共同认可的修读计划和课程学分互换管理办法,该项目课程涉及汉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英语、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和专业;IAP项目主要是组织学生赴泰开展短期教学实习,将对外汉语专业、外语专业学生及部分汉语语言和文化功底较强的其他专业学生派往泰国高校或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也有少部分学生在泰从事本专业教学实习工作。从实际情况和效果来看,赴泰SAP/IAP项目不失为一条“国际化办学”、“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快捷之道。

在“国际化”办学目标的要求下,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的人才被视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对于走出国门的高校学子,跨文化适应状况不仅影响他们学业的成败,更影响我国高校在周边国家的形象,进而影响我国教育实力在国际上的声誉。对赴泰学生进行跨文化适应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体制,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人们对现有跨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的认识。

二 跨文化适应

(一)跨文化适应内涵及经典假说和模型

人类学家Robert Redfield, Linton和Melville Herskovits在他们发表的文章中给跨文化适应下的定义是:“这是不同文化群体持续不断的接触给某一方或双方带来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现象的变化”。[2]其他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Kim[3]认为“文化适应”是学习异文化中的各种东西以便能使自己成为其中一员的过程。她认为一旦客居者在新文化语境中与他人交流或是在客居地处理问题时,跨文化适应过程就不可避免、自然发生。客居者在逐渐接受新文化,在被新文化濡化过程中也逐渐丧失自己的母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表达,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为适应客居地文化而改变的过程。[3]跨文化适应实际上应有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个体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不熟悉环境中遇到的变化的多样性和程度;其次是个体面对这些变化采取积极稳定的应对方式,最终接受客居地文化并融入新文化后产生的身心的自如和舒适。

20世纪初期,跨文化领域专家们基于对某些群体的实证研究陆续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相关假说和经典模型。Lysgaard[4]基于赴美旅居学生的跨文化生活实证研究提出了跨文化适应U型假说和模型:对客居地文化的适应往往要经历五个阶段,即蜜月期、沮丧期、困难期、调整期和适应期。但是当一个人已经适应了异域文化后重返母文化又将经历新的文化适应过程。Gullahorns[5]随后提出了re-entry shock(重返母文化休克)概念,两次文化冲击的U型曲线相连就构成了一个W型曲线。Ward[6]提出了“跨文化适应过程”模型,模型概括了跨文化适应的线性过程和影响适应的多层面因素。Ward还明确了个体的文化适应结果分别受到一系列存在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影响包含了个体母文化和客居文化中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个体层面既有个体特征的影响,即人格、外语能力、迁移动机等个体特征差异,又有情景特征的影响,即文化接触的时间、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接触的次数和质量、文化差距的大小和社会支持等多因素。他认为,为了适应客居地文化对个人的要求,个体就会在社会文化和心理两个层面进行调整、改变以适应客居地文化和行为规范,使社会文化和心理两方面达到真正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的研究以旅居者的社会文化困难程度为测量依据,从客居者与周围的文化语言接触来了解他们是否能与当地人正常交流,构建和谐生活;心理适应以文化适应者的心理、情感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为测量依据,从文化适应者的心理状态表现(抑郁程度)了解心理适应状况。由于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群体的跨文化适应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跨文化适应理论的认识并不断丰富了理论内涵。[7]国内也有不少研究者参考Ward的二维理论及分析模式,探讨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9]

(二)跨文化适应相关研究简述

在国外,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对跨文化现象和过程的关注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理论模型的建构。早期的理论成果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10]的“文化冲击”理论:由于失去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信号而产生的心理焦虑。Kim[11]又提出了适应理论,她认为文化适应是一个“压力—调整—推进”的持续动态过程。John W.Berry[12]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基于二维比较划分出四种跨文化适应类型:融合型;分离型;同化型;边缘型。

在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基于国外现有跨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对某些特定群体进行实证研究:一是针对中国赴外旅居者和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性做的研究,陈向明[13]研究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适应;刘炜[14]研究中国学生在英国的适应;杨怡[15]对中国高校赴中东欧四国实习生进行了跟踪研究;单位外派人员的的心理适应和影响适应的因素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6][17]二是对外国留学生在华文化适应进行研究,雷龙云和甘怡群[18]等对来自六大洲 47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唐玉光和陈玳玮[19][20]等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文化适应情况和影响因素。这些研究表现出三个共性:(1)研究对象的母国与旅居国大部分为欧美等发达国家;(2)旅居时间比较长,至少为一年或以上;(3)对旅居者的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针对赴泰学习和实习学生的研究较少,对实习学生的研究尚属空白。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为了了解红河学院赴泰参加SAP/IAP短期学习项目学生文化适应状况,本文主要参考Ward的二维理论进行研究维度的设计,另外还拟对学生在泰实习工作和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1)赴泰SAP和IAP项目参与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整体状况如何?(2)赴泰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和心理适应三者之间是否相关?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参考Ward & Kennedy[21]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包含28个子项目(包括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社会服务、公民意识等),答案用五级标注:1=没有困难;2=很少有困难;3=一般;4=较为困难;5=非常困难;第二部分为学习/实习工作适应问卷,主要从教育环境、工作环境、评价体系、信息获取等方面设计了9个封闭式问题,答案的分级和表述与社会文化适应量表一致,另外还有6个半封闭式问题;第三部分的心理适应问卷主要参考的是Zung W.W.K[22]的抑郁自评量表,共有20个子项目,其中有9个反向题需要向学生特别提醒,此量表答案采用4级评分:1=没有;2=有时;3=经常;4=总是。要求被调查学生对每个部分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回答,用SPSS/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其中,男生19人,女生33人;参加SAP项目学生9人,参与IAP项目学生43人;为研究方便,把涉及到的14个专业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类专业(对外汉语和英语专业)学生19人,第二类为非语言类专业学生33人(小学教育、广电、体育教育等12个专业);问卷主要由课题组教师在项目管理部门召开的赴泰学习总结会上,或是到相关学生宿舍当场发放并及时回收,共发放问卷55份,收回有效问卷52份,有效率为95%。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参与红河学院赴泰SAP/IAP项目的52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四 结果

(一)个人变量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

表1 跨文化适应水平在项目类别、性别、专业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比较均值和跨文化适应水平在参加项目类别、性别、专业上的差异性T检验发现:(1)赴泰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及心理适应均值基本处在中间值或偏下,说明跨文化适应总体情况较好;(2)社会文化适应水平在参与项目类别(T值为1.068)、性别(T值为-0.519)与专业(T值为1.197)上的差异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显著差异;(3)学习/实习工作适应水平在参与项目类别(T值为-1.455)、性别(T值为0.557)与专业(T值为-0.455)上的差异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也不存在显著差异;(4)在心理适应水平上,对项目类别(T值为-1.076)和性别(T值为1.228)的检验也表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专业上的检验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T值为-4.030,P<0.001)。

(二)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和心理适应相关关系

表2 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与心理适应相关性检验

通过相关分析检验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和心理适应相关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1)社会文化适应与学习/实习工作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755,两者为正相关,P<0.01,即社会文化适应与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之间有强相关性;(2)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108,两者为负相关,P>0.05,双尾检验不显著,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3)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111,两者为正相关关系,P>0.05,双尾检验不显著,表明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与心理适应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五 讨论

(一)跨文化适应总体情况分析

根据表1的数据情况,再结合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这两个维度下的各子项目数据看,发现没有一个子项目的均分达到3分(一般),几乎所有子项目的均分都处于2-3分(很少有困难——一般)之间。在心理适应方面,心理适应总均值不到53分,根据抑郁标准分(中国常模)划分,53分为分界值, 53—62被认定为轻度抑郁;63—72被认为中度抑郁;>72认定为重度抑郁。得出的结论就是:赴泰学生跨文化适应总体情况良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泰自西汉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领邦的关系,在民众的长期频繁交往中,双方的文化已发生了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达到了认同,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似之处,故中国学生进入泰国社会后不会产生太大的异文化困惑。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1)赴泰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在性别和参与项目(SAP/IAP)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国内有研究者的结论与此一致:性别不会影响跨文化适应水平。[14,23]项目类别上之所以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首先,是因为所有赴泰学生的学习背景一致,在学业上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其次,学生选择项目的动机比较相似,项目参与学生对泰国社会和文化情有独钟,充满好奇,而且渴望在项目学习中提升专业水平,拓展专业发展空间。(2)赴泰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在专业(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从语言能力看,语言类专业学生有19人(37%),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泰语基础(13人),还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而非语言类学生在语言能力上相对较弱,语言能力的不足势必会影响他们与外界的正常交流,引起心理焦虑与不安。

综合认为:对泰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上的共同诉求,较强的语言能力,勇于挑战的精神,使得赴泰学生能够积极投身新环境,面对新挑战,在母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中找到共同点与平衡点,顺利完成文化适应。

(二)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和心理适应相关性分析

通过前面社会文化适应、学习/实习工作适应和心理适应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无显著相关性,这个结论与林德成[24]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但是与Ward得出的社会适应水平与心理适应水平之间有显著相关的结论是不一致的。在本研究中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没有关联,心理适应的水平不会受到社会文化适应水平的影响。(2)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与心理适应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赴泰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越好,心理适应不一定就越积极。(3)社会文化适应与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社会文化适应越好,学习和工作适应越理想。对于身处泰国的学子们,对泰国文化的共识越强,其学习和工作的效能就越好。

六 总结

(一)结论

本研究主要调查红河学院赴泰SAP/IAP项目中的学生跨文化适应基本情况,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整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较突出的文化适应障碍和问题;在对学生个体变量差异的考察中,发现学生参与项目的类别和学生性别并没有在文化适应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只有心理适应水平在专业(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对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和学习/实习工作三个重要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只有社会文化适应与学习/实习工作适应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二)启示

通过对赴泰学生进行跨文化适应研究,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发现大学生在泰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管理上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体制。针对非语言专业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与语言类专业学生的显著差异,项目管理者应当做好前期支持工作,首先,应把外语语言能力作为一个参与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其次,有必要为项目参与者提供正规的泰语与泰国文化强化培训,尽量减少学生语言上的障碍,增强对泰国文化的认识,减轻后面可能由于交流不畅带来的焦虑感;另外,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可以考虑从学校外派或在当地聘请有较强双语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的项目陪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做好项目质量监控,帮助学生在泰国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设想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参与项目学生人数较少导致样本数量代表性不够,这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有一定的影响和局限;(2)只是对跨文化适应基本情况进行整体分析解释,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研究结果的解释不够充分;(3)定量研究的方法还不足以解释复杂的、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问题,没有结合其他研究范式和工具来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无法获取更为全面的证据是本研究的最大不足。

后续研究的设想:扩大研究样本量,下一步将针对中泰泰语专业“1+3”合作联合办学项目学生群体,从时间阶段上考察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的走向和趋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学生个人视角和个体体验出发深入揭示跨文化适应的状况和影响文化适应的内在因素。

[1]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来自互联网:http://www.gov.cn/jrzg/2011-12/17/content_2022602.htm.

[2]Redfield Robert,Linton Ralph and Herskovits Melville.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ume 38,Issue 1,January-March,1936,p.149.

[3]Kim.Y.Y.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 Integrative Theory.In R.L.Wiseman(Ed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5, pp.109-117.

[4]Lysgaard,S.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1955(7), pp.45-51.

[5]Gullahorn, J.T.& Gullahorn, J.E.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3(19).

[6]Ward,C., Bochner, S.,& Furnham.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East Sussex: Routledge,2001.

[7]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p.49.

[8]林磾美.短期留学过程的跨文化适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9]车笠.美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Oberg,K.Cultural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ments.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pp.177-182.

[11]Young YUN Kim.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olefi Kete Asante & William B.Gudykunst, eds,.BeverlyHills, CA,USA:Sage,1980.

[12]Berry,J.W.A.Acculturation asVarieties of Adaptation.Padilla,A.(Ed.).Acculturation:Theory,Models,and Some New Findings.Boulder: West View Press, 1980.

[13]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刘炜.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5]杨怡.国际交流中的跨文化适应:对在中东欧四国实习的中国AIESEC实习生的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16]刘俊振,张金成.提高企业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能力[J].经营与管理,2007(12),pp.70-71.

[17]孙琴,李艳.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策略分析——以国家公派到南非的教师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与教学研究版),2012(10),p.63-67.

[18]雷龙云,甘怡群.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p.729.

[19]唐玉光.在华美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0]陈玳玮,于馨.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10(6),pp.115-116.

[21]Ward,C.,& Kennedy,A.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9(23),pp.659- 677.

[22]Zung抑郁量表,来自互联网:http://baike.baidu.com/view/954408.htm

[23]王佳蕾.日本旅居者在上海的跨文化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4]林德成.赴泰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跨文化心理专业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心理感受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