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生道德滑坡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使得人们又一次把眼光聚向学校道德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持久弊端依旧明显,学校德育教育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明显不够。让德育融入学科,让德育回归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共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德育 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而精神文化生活却不容乐观。在社会生活中中学生道德滑坡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不够刻苦、不够诚实、没有目标、好吃懒做,严重的甚至是犯罪等。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这一难题又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教育中德育情况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德育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德育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不足,一是德育时间不够,德育时间仅靠班主任在每周一节的班会课进行,其他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很少考虑德育。即使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大部分时间用来安排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很少进行德育。二是德育素材不够。目前的德育可以说没有什么新鲜素材,只有老师的命令试要求。这样进行德育学生很难接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不仅要关注教书,更应关注育人。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可见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规律都是从多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学和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的知识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么,如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与德育教育一体化呢?
一、遵循教育规律,教学与德育并重
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性,其中德育工作在地位上“虚”,内容上“远、大、空”,形式上“单调、呆板”,显得苍白无力是原因。物理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物理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即“润物细无声”,要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增强德育的渗透性效果。课堂教学中进行无声的德育渗透,避免口号式的说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所以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总是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意志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品德和思想教育。
二、精心选择德育素材,做到因材施教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应针对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素材,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贴形式主义标签。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地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物理课程中有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介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在学习“速度”时,介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交通的改善;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时,介绍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注重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加强情感教育
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许多实例说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浓厚,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可以使学生减少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增强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对客观事物产生激情。但他们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又容易偏激,故一定要以理服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他们的人生信念才会树立得坚定持久。法是学生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教育切忌简单化,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但没有法,情有时变得没有原则,理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法,才会使他们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须的,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三者并用,德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德育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教书的过程必然是育人的过程。物理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因素,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