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2013-10-11 02:25陈盛典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控制质量建筑工程

陈盛典

【摘 要】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素,对工程建筑质量的问题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施工阶段的管理与控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建造一个质量好的工程, 可以增强固定资产的耐久性, 延长使用寿命, 减少一次性投入, 节约维修费用, 为人们工作、生产、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反之, 一个质量差的工程, 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延误建设工期, 而且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以下是本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认识。

一、工程质量体系

工程质量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结构组织、程序过程与资源。建设项目的综合性, 工程技术的学科以及工程建设协作关系的复杂性, 增加了工程质量体系的难度。这就要求以保证和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为目标, 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的方法, 设置统一协调的组织结构, 把建设项目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按照科学的原则严密地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合作、互相促进与监督的工程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使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要素

1) 人的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 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机械设备的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 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 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使其达到规定的性能, 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3) 材料的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 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 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 材料种类多、用量大, 一种材料出现问题, 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4)方法的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方法,是指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尤其是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5)环境的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与项目质量管理相比, 其形式、内容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两种质量控制时要分析两者的异同之处, 这样才能为项目质量管理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范围, 使项目工程质量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企业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各职能部门, 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机构或职能人员; 企业质量管理的对象是总体施工任务, 而项目质量管理是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及相应的人和物等生产要素, 重点是工序质量的管理; 企业从总体角度出发, 就质量管理的目标、方针、组织、制度、重点工程等进行管理, 而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渗透到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因此, 项目质量管理是工程合格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企业质量管理则是间接管理和控制, 主要以监督、检查、检测、指导为手段。所以, 企业质量管理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主导, 而项目质量管理以控制性微观管理为主导。项目管理克服了传统的企业管理存在的弊端, 使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含义更明确地阐明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因此,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 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管理都是项目质量控制的范畴。

三、工程建筑质量问题分析

要提高建筑质量, 首先要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否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 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 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 无证设计, 无图施工; 任意修改设计, 不按图纸施工; 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 以上种种因素是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房屋倒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 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 地质勘察时, 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 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 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 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 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 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 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 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自然条件影响。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 施工中应特别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回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 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 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 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 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建筑结构使用问题。建筑物使用不当, 亦易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原项目设计单位校核、验算, 就随意改变建筑物的隔墙位置进行内部装饰,改变建筑物的荷载; 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 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 盲目施工, 图纸未经会审, 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不按有关施工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等; 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 缺乏基本结构知识, 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等。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诸如: 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 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 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密实性、抗渗性, 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 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 支承锚固长度不足, 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 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 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四、施工阶段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 这个阶段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效益, 因此, 施工企业应对这个阶段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质量管理, 控制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是指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落实好事先控制, 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方可保证施工成本节约。全面质量管理其原理是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指引下, 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同时理解质量控制是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PDCA为质量管理手段,有效进行质量的事前预控, 事中控制及事后纠偏控制, 从而达到动态控制,不断提升质量水平之目的。二是推行精细化管理,以管理创造效益。即通过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正确确定施工方案; 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 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 有效地组织材料供应并以较低的价格采购, 减少二次搬运和材料消耗;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安排均衡施工,避免大抢大窝和人海战术, 力争少用人力和资金, 从而有把握地降低工程成本。

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管理行为有章可循

质量控制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建立健全一套质量控制制度, 制定管理程序, 用制度去管理, 按程序去操作。1) 审批制度。材料设备进场、工序交接等须经监理审批同意。2)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在施工过程中, 隐蔽工程验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这部分工程须在其被覆盖前进行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 施工单位在自检的基础上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 由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质监站共同验收, 合格后方可隐蔽。3) 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凡是设计变更, 施工单位须将有关变更申请提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派驻工地的项目管理工程师审核,再经设计单位核定后方可实施。4 )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对一般质量问题, 由监理工程师发出整改指令; 对质量事故, 由监理工程师提出事故原因、责任分析及事故处理方案, 报业主批准执行。5) 工程计量质量否决制度。利用计量杠杆, 调节工程施工质量。6)工程质量动态报告制度: 每月一次月报,重大质量事故或有关质量的重大事宜, 随时报告; 日常不定期向业主驻工地项目工程师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总之, 建造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 是个多方面、全方位非常复杂和艰辛的过程。工程施工质量涉及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 只有加强对决定和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的控制, 认真把好每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建造优质工程。

猜你喜欢
控制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睡个好觉